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桥梁建设已经成为市政工程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为了保证市政桥梁施工的质量,适当降低工程成本,市政桥梁施工中通常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优点,论述了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要点和常见问题,旨在为施工单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而促进市政桥梁施工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市政桥梁;钻孔灌注桩;优点;技术分析;问题
一、市政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优点
(一)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性价比较高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很少会被其他不良因素影响,施工较为稳定,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工期;另外,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各种材料、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同等资金投入下,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效果更好,产出值往往更高,因此工程的性价比特性优。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地点的客观地理条件要求较低,施工过程中也很少受到环境影响,因此施工过程限制较小,自由性高;对于目前的市政桥梁施工而言,钻孔灌注桩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桥梁工程基础设计,因此适用性较强,对于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控制也可以方便地实现。
(三)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承载力较强
虽然市政桥梁施工很少在河面或者海面上施工,但是由于我国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性,城市桥梁施工又大多数在水下施工,水底的地质环境和具体情况各异,因此施工条件复杂。而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能够针对具体工程情况,进行桩体的加固,为上层建筑提供充足的支撑力,从而保证桥梁的稳固性,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四)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抗震性较高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地基与桥梁的融合度,使二者成为一个稳固的整体,桥梁的水平承载力提升了,其抗震性能也会得到明显提升,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市政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一)护筒预埋设施工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最先进行的就是护筒的预先埋设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护筒的选择,保证护筒直径要大于桩体直径20毫米以上,一般以20到40毫米为佳。为了保证护筒高度,我们一般采用上、中、下段护筒拼接的方式完成护筒的预埋设,在护筒连接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每段上加入一道加劲肋,以保证护筒的坚固程度。另外,在护筒埋设过程当中,要时时注意保持护筒的垂直程度,使护筒中心线与桩体中心线保持一致,误差应小于50毫米,而护筒的倾斜和偏移程度也应控制在1%左右。当护筒埋设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固定检测,并用黏土将护筒底部填实。
(二)灌注泥浆的准备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当中,灌注泥浆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常见的泥浆有两种,一种为原土造浆,由于其操作性能较差,工程牢固度难以保障,因此已经很少被市政桥梁施工所采用;另外一种为人工造浆,它是指将水、黏土和各种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和管控,以满足不同工程施工的使用标准。人工造浆方法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最为常见,为了缩短泥浆搅拌时间,提升混凝土质量,在材料加入之前,我们可以先将黏土打碎,或者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直接以膨胀土为材料,以保证泥浆的准备符合正式施工要求。
(三)钻孔施工
在钻孔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钻孔位置和钻孔机的准备工作,一方面要通过放线的方法保证钻孔位置的准确,另一方面要认真检查钻孔机的工作能力和位置摆放,防止工作过程中,钻孔机出现沉降和偏移的问题。
钻孔开始之后,我们要掌握好钻孔的速度,根据孔洞发生的位置,调整钻孔的快慢,并随时做好循环泥浆的清理工作;在钻孔过程中,要做好工作数据的收集和记录,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技术操作规范,减少失误的发生,同时能够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对于市政桥梁施工而言,要保证钻孔的品质,就必须处理好成孔孔距与孔心之间的偏移,一般而言群桩的偏移应在50毫米以下,而单排桩则一般要求100毫米以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钻孔完成之后,我们要进行相应的清孔工作,常见的方法有换浆法、抽浆法和砂浆置换法,通过对孔洞内沉渣和沉淀层的清理,保证孔内水头不会出现塌空,避免后续混凝土灌注中与地基出现分层现象。
(四)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钢筋笼的制作应该参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要做好钢筋笼制作的原材料控制,一旦钢筋出现锈蚀现象,就要立即进行更换;钢筋笼制作一般采用分段进行的方式,并根据运输条件确定每段长度,运输过程中要保证笼体不损坏、不变形,必要时可采用外部添加保护垫块,内部放置三角形钢筋加强的方式;在钢筋笼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其位置,保证其放置过程中的垂直状态,避免与桩基发生碰撞而导致的桩基不稳和钢筋笼损坏问题。
(五)混凝土灌注施工
混凝土灌注施工,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关键步骤,在这一操作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注意做好混凝土的强度控制工作,同时在灌注中控制好灌注速度和混凝土的顶面高度,保证导管下口与孔底的距离(一般应控制在40厘米左右),同时根据灌注需要,及时提起导管,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压力和密实程度。
三、市政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技术性问题
(一)坍孔问题
在钻孔作业中,如果钻孔机自身不稳定,或者与护筒发生碰撞时,就容易造成钻头的偏移,发生坍孔现象;钻孔速度过快、泥浆与要求不符或者清孔工作不及时也是造成坍孔问题发生的原因。另外,当钻孔过程中钻头遇到较为坚硬、且体积较大的石头时,由于钻头受力不均会产生偏差,进而导致弯孔问题的出现,如果对于弯孔问题不够重视,处理不够及时,那么也很可能会造成坍孔问题的发生。
(二)偏移问题
桩体位置错误、钻机不稳或者钢筋笼中心位置偏移,是造成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偏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施工中一定要严格落实位置数据,并做好问题发生地点的细致检查工作。
(三)断桩问题
断桩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混凝土灌注不力造成的,有时是因为灌注机械故障、灌注进行时停电或者停水,造成设备突然停工;有时是因为泥浆悬浮物回沉,造成混凝土堵住导管,使得混凝土灌注难以进行;还有时是因为混凝土凝结时间不够或者灌注时间过长。在施工时,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放生,我们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
(四)钢筋笼上浮问题
钢筋笼上浮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钢筋笼安装不够稳固;混凝土灌注导管提升时卡住钢筋笼,从而使二者同时提升;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混凝土凝结时间不够;或者清孔泥浆中的悬浮物太多造成的。因此在施工中我们一定要做好混凝土导管的控制,做好钢筋笼放置和清孔工作。
(五)导管阻塞问题
混凝土灌注导管的阻塞问题,也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之一,造成阻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导管位置距离孔底位置过近,使混凝土坍落度太小;也可能是混凝土灌注时间或者凝结时间过长,影响了混凝土的流动性。施工中我们要做好隔水栓和导管内壁的检查工作,控制好混凝土搅拌和灌注时间。
参考文献:
[1]王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344.
[2]栗丰春,钱可可.探析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及其问题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1812-1812.
[3]贾红雨.变截面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在城市桥梁中的应用[J].公路与汽运,2017,(1):152-156.
[4]吴迪.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的防治与处理实践[J].科学与财富,2017,(7):214-214.
[5]解伟加.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6,(21):70,72.
论文作者:宋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钻孔论文; 桥梁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导管论文; 市政论文; 泥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