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环节,它可有效解决水利工程应用中居于渗水、防护结构开裂的问题,提升水资源人工开发应用的质量。研究发现,合理把握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防渗墙技术的应用要点,不仅可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效率,也可以降低水利工程建设成本,减少后续工程运维投入。由此,关于防渗墙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究,将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全面开展提供方法引导。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墙;质量检测;技术要点
1水利工程防渗墙技术、功能及特点
1.1防渗墙技术分析
(1)锯槽防渗墙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机械切割使土体呈现锯槽状然后通过压力将混凝土进行浇筑。这种技术成墙深,质量好,墙体连续,并可以根据实际的地势特点进行调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射水防渗墙技术。这种技术是使用造孔机来喷射高速水流来切割土层。使土层形成孔洞,再利用成型器对孔洞进行休整。孔槽形成后向其中注入混凝土,形成防渗墙,这种技术一般适用于颗粒较小的粘土和沙土地层
(3)薄型抓斗防渗墙。通过机器将土体开槽,浇筑混凝土形成薄壁防渗墙,主要适用沙土和卵石土层,这种技术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少见,应用范围有限。
(4)多头深拌防渗技术。这种技术是对水泥土使用合理的搅拌技术,在运用多头深层搅拌的同时,在土体内进行泥浆喷射,使土体与水泥浆充分结合,形成防渗墙。这种技术使防渗墙的防渗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成本低,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相当广泛。
1.2防渗墙功能分析
防渗墙的功能是预防渗漏,避免水体与堤防结构直接接触,承担水体冲压力。防渗墙通常会建在堤防内侧质量欠缺部位,弥补堤防质量不足,承担范围内水体冲压力,利用防渗墙的不透水特性,有效阻隔水体进入堤防内部。防渗墙的两种形式是临时防渗和永久防渗。临时防渗,利用防渗墙临时阻隔水体与堤防结构的接触,通过加固技术对质量不足部位进行加固,在堤防质量恢复标准后,拆除防渗墙,多应用在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永久性防渗墙,则直接作为质量改善措施进行使用,同样具有良好的功能性与应用价值。
1.3防渗墙应用特点
(1)不透水性,是防渗墙最为突出的功能特点,因防渗墙的材料为不透水材料,水体只能与防渗墙的外部接触,很难侵蚀到防渗墙的内部,即使防渗墙表面出现细微缺口,内里同样能够对水体冲压力产生良好的阻隔效果,防渗能力十分强大。
(2)结构稳定性。在强大的水体冲压力作用下,如果防渗墙结构不稳定,即使墙体内外不被水体渗透,也会在冲压力作用下发生偏移、倾倒,导致防渗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合格的防渗墙必然具备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3)成本较低。建设防渗墙使用混凝土、钢筋等传统工程建设材料,用量不大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另外,部分防渗墙采用泥浆材料,成本消耗比混凝土更低,经济效益更高,但是泥浆防渗墙因为应用限制较多,所以并不常见。
(4)施工简便。虽然现代防渗墙建设方法、类型较多,但大多防渗墙的施工流程、步骤都十分简短。如射水法,只需要采用射水装置将原有土体破坏之后,再用混凝土对破坏结构进行浇筑即可,施工十分简便。
2 防渗墙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防渗施工的技术落后
经过反复推敲比较,目前我国防渗墙施工中常常采用高压喷射技术、防渗墙技术和排水网固网技术,这些技术虽然已较为成熟,但同样存在缺陷。例如,高压喷射技术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粘土和水的比例,除此之外土壤类型、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对施工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施工中若不注重这些因素,工程建设往往是错误的,工程无法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忽略风险要素的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防渗墙技术,无论其类型如何,均可用于广泛的领域,无论是花岗岩还是高硬度花岗岩。或者可以应用软土地或漂移岩层的低硬度。安全风险是施工的常见问题,几乎存在于所有施工现场,防渗墙施工对技术要求较高,风险隐患也相应较高,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人们常常忽视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安全隐患。安全隐患较大通常是由于施工企业没有实际检查已建工程的地质特征和水文条件。因此,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合施工要求的墙体材料,制订适当的墙体厚度,尽可能降低施工的风险。
2.3防渗施工监管不到位
出于对材料效益的考虑,承包商往往会在中标后将工程分包,而有些分包商并不满足国家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具备施工资格。虽然承包商会责令专家参与工程,但专家只对工程施工起到监督作用,并不实际参与到具体施工中,从而大大降低了施工质量。此外,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施工场地处于地面以下或房屋内部,如果施工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下投入使用,不仅会对企业造成损失,甚至可能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3水利工程防渗墙质量检测技术要点
3.1垂直度
在水利工程防渗墙检测中,垂直度检测一直是重中之重,因为在防渗墙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液压抓斗成槽施工和射水施工方式,其技术要在于提升施工的垂直度。垂直度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防渗墙能否和墙体轴线保持一致。因此,在防渗墙质量检测中,必须把垂直度检测当做重点检测对象。检测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做好左右偏差和轴线偏差的检测和记录工作,如果发现倾斜度超过允许值,就需要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补救错数,避免垂直度不足,而引发导墙质量不达标或者墙低衔接不良等问题,进而引发防渗墙渗漏。
3.2墙体接缝
墙体接缝也是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质量检测的核心环节,通过统计显示,防渗墙发生渗漏,80%以上和墙体接缝施工质量不达标有关,因此,需要切实做好墙体接缝质量检测工作。以分槽段为准,对防渗墙进行全面清洗,避免防渗墙连接位置存在夹泥等问题。此外,防渗墙接缝的搭接长度要控制在1-2m范围中,并在检测中,如果发现前提接缝密封不严,则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引水分渗漏而形成通道。面对此类问题,可以采用钻机做钻孔处理,并进行混凝土浇筑,以达到截漏的目的,提升防渗墙施工整体质量。
3.3检测踏孔问题
在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质量检测时,要重点检测踏孔问题。就水利工程的防渗墙而言,在施工中应用了泥浆护壁施工方式,如果施工工艺控制不当,就非常容易发生塌孔和扩孔问题。主要原因是在涂层施工中存在秸料或者粉砂层裂缝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就会对水利工程持续、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在进行防渗墙质量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踏孔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踏孔问题需要从加强护壁泥浆浓度控制的角度入手,严格控制膨润土添加量,以保证泥浆护壁施工质量。并通过加密的方式,合理设置隔离体,进一步提升护壁的支撑力。
3.4检测防渗墙的外观
充分发挥防渗墙质量检测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全面提升防渗墙的外观形象,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灌溉、防洪、发电的功能,并为周围居民营造一个适合居住的生活环境。在防渗墙检测时,还要注重对周围连接部位的检测,充分考虑人文环境自然生态情况,全面系统的检查防渗墙表面是否存在裂缝,一旦发现裂缝应及时处理,避免引发更大的裂缝,埋下安全隐患,处理后还能提升外观的美观性。
4结语:水利施工中,时间的推移工程主体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渗透现象,相关技术人员要深入研究防渗墙技术,对水利工程的渗漏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因渗漏事故给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相关的施工单位更要加大监管力度,在施工前要对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可以使其很好的处理工程中各种突发状况,从根本上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万柳青.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8(15):192.
[2]陈晓静.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及质量检测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6):296-297.
论文作者:曹新荣,朱朋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防渗墙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水体论文; 墙体论文; 防渗论文; 堤防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