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堂导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日益增强,学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学习任务,培养数学思维,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合理的安排课堂学习任务,高效的传授学科知识,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学生只有抓住课堂时间才能高效的学好数学,因此,教师需要明确课堂任务,通过独特有效的课堂导入来带领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特点,谈谈如何在课堂中做好合理的导入: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初中数学需要系统全面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打好基础,数学学习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都要借助自己已有知识,通过旧有知识的巩固和铺垫,学生就会登上进步的阶梯。温故知新导入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导入与此相关的新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新知识。此种方法不仅可以巩固旧知识,还可以很好的衔接新知识的学习,将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学习会使学生掌握的更牢靠。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一遍全等三角形的内容,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对之前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再导入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进而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各种判定方式,如何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通过对照全等三角形的方式导入相似三角形,使学生更好的接收新知识,高效的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
二、趣味性导入法
数学发展史是无数前辈的奋斗史,其中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付出的创造史,也是近现代国际数学前辈的探索史,因此我们不仅要继承先辈们的优秀成果,还要学习先辈们勇于探索的奋斗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来讲授新课,这样的方式显的过于直接和单调,学生可能会因为枯燥而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无法及时的跟上老师的课堂节奏,无法保证高效的课堂纪律。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在导入时加入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可以直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保证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函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由于函数知识和往常的知识点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学生在刚接触的时候会感到很陌生,因此,教师在导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讲述函数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函数最早是如何运用的,还有介绍一下为函数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有哪些,然后开始学习函数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这样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设置悬念导入法
好奇心是引导所有爱好科学的人走向成功的灯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具有追根溯源的心理特点,他们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质疑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采取设置悬念的方法导入新课。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例如,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问学生,如果我不小心打碎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我能不能量一下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就能去商店买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回来呢,学生们肯定会对于这个问题非常好奇,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告诉学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课,很顺利的就导入了新课内容。但是设置悬念导入法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提出的问题不能简单,这样就无法起到设悬念的作用,二是问题也不能太复杂,超出了学生的思考范围,这样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和信心。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本文提及的这些,教师利用合理的导入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会有多种导入方式,教师要懂得灵活利用导入方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利用与其认知水平相符合的导入方式,教师采用导入方式还要尽量贴近生活,学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如果导入方式运用不当,不仅起不到预想中的教学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弱化课堂效率,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取。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堂导入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岳代稳.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与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8(06):118-119.
[2]林绮.初中数学课堂的导入设计[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4(06):16-18.
论文作者:任楚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课堂论文; 方式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