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大活动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公司开展的供电保障工作也不断增加。当前,供用电双方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供电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制约,本文从分析负荷的重要程度、供电电源和应急电源的配置,应急方案的制定和演练等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提高重大活动电力保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重大活动;电力保障;负荷措施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大政治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对电网安全可靠供电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供电企业不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显著提高,但由于外力破坏、恶劣天气以及设备突发性故障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以及用户侧的设备老化、管理弱化等因素的制约,要想真正做到电力供应不间断,困难非常大,给重大活动的电力供应万无一失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当前供电保障工作开展概述
按照目前的工作模式,开展供电保障主要针对供电侧和用电侧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等制定措施来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供电侧的变电站的电气一、二次及通讯、自动化设备,对输电线路等进行全面的检查、消缺,保障设备健康运行。加强对重要变电站、线路的巡视、测温工作,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二是对用户侧的供电设施设备开展隐患排查,对其高低压电设备防误操作装置的安装、设备运行管理情况、安全工器具的配置、试验等方面进行检查,保证用户侧的设备健康运行。三是开展应急演练,检验供用电双方在突发事故下应急指挥、综合协调和处置等系统运转能力。
3当前供电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电网企业在加大电网建设投入的同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但随着供电保障工作要求的提高,电网侧和用电侧存在的问题开始凸显,有些问题甚至制约了保电共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电源侧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电网结构和供电方式难以改变,部分供电区域存在不合理的供电方式和路径。(2)高温、暴雨、台风等无法预料的较大气象或自然灾难,以及外力破坏等外部因素对供电保障工作影响较大。(3)电气设备存在着不可预测和可控的运行事故,对供电保障带来难度。
3.2用电侧存在的问题
(1)客户不重视自身多电源建设和自备保安电源配置,一旦电网停电,没有自备措施保证应急用电。(2)客户不按计划安排检修试验,设备超周期运行;备品备件未配置或配置不足,导致电气故障抢修时间延长。(3)客户电工人数不足或聘请兼职电工,值班流于形式,电工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业务技能培训不够,缺乏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4)客户电工对建筑物内低压供电路径和供电方式不熟悉,难以对末端用户负荷有清楚的认识和运行准备。
4提升电力保障工作的措施
做好电力保障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上不断的完善,根据不用类型的用户制定有针对性的电力保障方案,根据方案进行演练和不断修正,才能顺利的完成保电工作。下面从五个方面建议如何提升电力保障工作。
4.1 准确分析负荷重要性
在电力保障工作开展前,首先对要保障的对象进行排查和分析,做好用电负荷的分类,针对负荷的重要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保障措施。
4.1.1负荷重要性分类
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严重程度,将用电负荷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其中一级负荷最重要,二级次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2负荷时段分类
根据在重大活动电力保障中某一场所活动举行活动时段的重要程度,保电时段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特级时段最重要,然后是一级、二级和三级。
4.2合理配置供电电源
不同等级的重要用户的电源配置有明确的要求,重大活动用户供电电源的配置至少应符合以下要求:(1)特级用户应具备三路电源供电条件,其中的两路电源应当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当任何两路电源发生故障时,第三路电源能保证独立正常供电;(2)一级用户具备两路电源供电条件,两路电源应当来自两个不同的变电站,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能保证独立正常供电;(3)二级用户具备双回路供电条件,供电电源可以来自同一个变电站的不同母线段;(4)临时性重要电力用户按照供电负荷重要性,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通过临时架线等方式具备双回路或两路以上电源供电条件。
4.3可靠配置应急电源
4.3.1应急电源的配置要求
保电用户应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和允许中断的供电时间配置自备应急电源,自备应急电源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自备应急电源配置容量标准应达到保安负荷的120%。(2)自备应急电源启动时间应满足安全要求。(3)自备应急电源与电网电源之间应装设可靠的电气或机械闭锁装置,防止倒送电。
4.3.2应急电源的类型和特点
按照启动时间的长短来分,应急电源主要有柴油发电机、不间断电源(UPS)以及应急电源装置(EPS)等三类,下面分别介绍三类的特点和启动时间。(1)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是一种小型发电设备,指以柴油等为燃料,以柴油机为原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动力机械。自启动柴油发电机能在30秒内投入运行。(2)不间断电源(UPS)。当市电供电正常时,不间断电源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时,不间断电源立即通过逆变器切换向负荷供应交流电。不间断电源采取在线工作方式时,能实现0秒切换。(3)应急电源装置(EPS)。在市电供电正常时,由市电经过输出装置给重要负荷供电,同时充电器为蓄电池进行充电或浮充;当市电断电后,控制器启动逆变器将市电供电立即切换到电池供电;当市电恢复时,应急电源将恢复为市电供电。根据使用场合不同,应急电源装置能在0.25秒--1.5秒的时间内投入运行。
4.4制定应急预案
为了采取预防措施将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出现重大的停电事故,以及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重大活动造成的影响。必须制定供电保障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有组织体系、人员职责分工,处置手段以及备品备件等方面的安排。在应急预案下还应有针对性的现场处置方案,并将具体工作明确到每一个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每一个岗位人员能明确自己的职责。
4.5加强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制定后,还应该对应急预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对不适合现场的情况进行修正,确保预案实用且方便操作。应急演练主要有以下作用:(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对应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5结语
重大活动的电力保障工作需要供用电双方共同努力和配合,在设备运行和管理上改变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才能确保供电保障的万无一失。某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也应该指定临时有效的方案来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的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电监安全[2008]43号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罗朝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电源论文; 负荷论文; 市电论文; 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应急预案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