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先生公开课的启示_钱梦龙论文

钱梦龙先生公开课的启示_钱梦龙论文

钱梦龙老师公开课的启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迪论文,公开课论文,老师论文,钱梦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钱梦龙老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和谐统一的导读教学思想,可学处甚多,但如果只相遇而不思不悟,钱老师的思想、技能、方法仍然是钱老师的,与我们无关。“见”后有“识”,才能化为“我们”的血肉。公开课,总是包含着执教者甚至团队的思考,内容丰富;也因其公开性,传播甚远,影响非同一般。好的“公开课”,正能量大、传播远;歪的“公开课”,破坏力不可小觑。钱老师的公开课,能给予我们当下的公开课怎样的启迪?

      一、不刻意求异

      公开课特别是赛课刻意求异,以求创新,原本无可厚非,但“刻意”之后,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剑走偏锋,剑走偏锋的背后,往往是教师忙于秀个人的才情而忽视学生。所以,学习钱梦龙老师,首先要学习他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一切从学情出发,重点关注学得怎样,以学定教。

      2005年,76岁高龄的钱老师在“全国第四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主办方的一再邀请下,为参会的老师们上示范课,课题是课外美文《睡美人》。钱老师抓住微型小说的特点,以“教会学生读书”这条主线展开教学:查字典、指导网络资料搜索、理清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这些学习活动,始终从小说语言入手,要求学生“手不离书”“言必有据”,要求学生分析词语不仅瞻前顾后,而且能发掘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他不忌讳教知识——微型小说“新颖奇特的构思、相对完整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尾”这些基本常识,他认为学生不一定已经掌握,必要的知识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阅读——这就是从学情出发。当然,教知识不是教师的全盘灌输、直接奉送,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实践。钱老师的课,不做或少做演绎,善做归纳——这还是从学情出发,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这就解决了学生参与、实践、历练、自得的重大问题。

      可是,这堂少浮华重平实的课,遭到质疑。这说明什么?听课者猎奇、猎新,总希望听到有新意的课——这种心理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但也促使课堂教学走向诡异,是把双刃剑。为求异求新而剑走偏锋,是语文课堂至今没有解决的积弊。

      语文课该教什么?应该教汉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要关注作者说了些什么,又是怎样说的;自己该说什么,又该怎样说。抓住这一缰绳,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钱老师的公开课始终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言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符合语文教育规律。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意识、课程意识,钱老师并不刻意求异,而是因学而教,重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家常便饭”式的“常态课”。

      有位青年教师要上公开课,执教《春》,希望教出新意,但觉得自己想说的都已被教参说尽,而且说得比自己好,不知道教什么、怎样教才能教出一点新意,于是,向钱老师求助。钱老师建议她改变一下备课习惯,先不管“教参”,也暂时不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完全以一名读者、欣赏者的身份,全身心地沉浸到文章中,只想着:像《春》这样的美文,怎样读才有味?钱老师认为:“教参关于《春》的提示不无可取之处,课文段落的划分、重点词句的解说,都是教学可参考的,没有必要故意回避或刻意求‘异’。所谓‘照搬’,指的是结论的简单传递;要避免‘照搬’,要想教出一些新意,结论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结论的过程——是教师‘奉送’的,还是学生在教师启发下从阅读中自悟自得的?教师教育得‘得法’,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率高,教学自然就有新意。”[1]从钱老师指导这位青年教师一事,我们看到:他的不刻意求异的思想,深植于心,贯穿始终。

      让“学生获得结论”,这个归纳的过程一定是因时、因课、因生而异的,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当这些做到了,我们就可以在钱老师《睡美人》的课堂上观察到学生对“失踪”和“鼓掌”的品味、对结尾处“端坐”的发现、对微型小说特点的感受咀嚼等,是自然、流畅、精彩的。这正是低调的奢华,而不是炫目的光彩。事实证明,“教会学生读书”,钱老师让学生反复实践,使这些有用的方法在学生的心里扎根;又针对这特定的一篇,教会了学生如何读微型小说,并在不知不觉中唤起了学生的兴趣。而那位执教《春》的年轻教师,以朗读和背诵训练为线,引领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指导学生分析全文结构时,采用了“教参”的意见,但不“照搬”,如给五幅图定名,教师不仅要学生说出是什么图,而且要说出是怎样的图。这个课上得扎实而精彩。

      只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刻意求“异”,按规律教,过程自然“异”于他人,新意往往由此产生。因此,钱老师的课堂,便拥有无限风光。

      不刻意求异,并不是固守老套。钱老师始终在寻找最适合学生的路径,这种寻找的过程隐含在他的设计中。钱老师执教《中国石拱桥》,让学生就赵州桥挂图说“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引导品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语言准确性;执教《人民英雄纪念碑》,让学生为挂图排序;执教《死海不死》,引导对课文标题的品读……每一课,都包蕴匠心。

      二、不率性设问

      钱老师的课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充分,问答频频,但是,钱老师总是精心设计问题,由主线串起,不致成散珠。批评者卢军敏锐地指出钱老师课堂教学的特点:“我注意到,每到一地开课,他都要让学生提前将问题写到纸上交给老师,然后他再作分类讲解。这样做不仅让学生预习了课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他上课实际上就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中心任务,这使他的课带有明确的目的和实效。可以说,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焦点问题’才是钱氏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2]

      钱老师怎么设计“焦点问题”呢?《睡美人》设计的问题是:它写了个什么故事?正是在音乐响起,演出马上就要开始的关键时刻,突然,A角失踪了!“失踪”为什么要加引号?A角为什么要这么干?主要人物是谁?(众生:B角)为什么说B角是主要人物呢?教《愚公移山》,学生就翻译理解问题质疑后,师问: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根据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妻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愚公究竟笨不笨?先看看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那为什么智叟说他笨呢?智叟这个“聪明老头”聪明吗?在解答有趣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消解了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言文交融,学得实,学得活,学得好。

      这种“设问”与“串线”的功夫,其实就是对学情、教学文本、编者意图深刻把握的功夫。首先,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取舍、定序,饱含着对学情的深度把握。《故乡》一课,钱老师把学生提出的600多个问题分为七类——一般疑问、回乡途中的“我”、闰土、杨二嫂、宏儿和水生、离乡途中的“我”、写景,眉目清楚,举重若轻。执教《论雷峰塔的倒掉》,他挑选一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编号讨论12个,这些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课文重点,钱老师按课文顺序列出问题,便于教学。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其次,他重视在“联系”中进行言语训练。他强调在教学文本内部的“联系”中学习,“不抽出而讲之”,注意“瞻前顾后”“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他重视唤醒学生言语经验与作者表达的比较,如《中国石拱桥》,要学生说教学挂图赵州桥“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学生说得越来越准,再与课文比较,让学生的体验与文本建立联系。他设计此课的练习是说明教学挂图,学练一致——教学环节高度相关,逻辑性强。他不是将学生当成教师表演的配合道具,只顾完成一项项任务,而是积极回应学生,穿针引线,建立教师、文本、学生、教材的高度联系。钱老师虽是小学毕业,未经过什么科班培训,但他有很好的课程意识,他清楚目标、学习者、学习媒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联系”中学习,让学习活动“有机”联系,有意义。

      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其一,我们大多自己设计问题,强力掌控学生。其二,我们往往用PPT整版整版地呈现(逐条呈现便是进步了)问题,课堂“死”了。其三,问题呈现,请君入瓮,追求的是“标准”答案,非此不入法眼——我们不是常常不理“节外生枝”的问题吗?其四,不花太多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匆匆忙忙,奔向答案,倾听学生便成奢侈。

      即便是当年的批判者卢军,在《钱梦龙:方格之内的圆融》中也不得不说:“他的教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问得经典。我以为强烈的问题意识、发问技巧和务实的教材处理方式所体现的教学思想乃是钱氏语文教学的精华。这并不纯粹是个技术问题,它是和‘文心’、学养融为一体的。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师,靠的是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的真正理解和整体把握,靠的是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功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的辐射和渗透,而不是靠那些所谓的教学法和操作技术。”[3]

      三、不秀朗诵腔

      朗诵腔成为一种流行病,上至全国性大赛,下到日常公开课,随处可见,影响不小。朗诵当然是学习汉语的一种手段,但要看如何使用手段。一旦它成为秀教师才情的手段,就变味了。

      回头看钱老师的课,从没有花哨的导入,也没有激情的结尾,质朴无痕,余味悠悠。不是钱老师没有朗诵的本钱,而是他不认同,便不会这样滥情。

      钱老师不秀朗诵腔,是他有自己的本钱,即钱氏的教学智慧——娓娓道来,适时点拨,再来点幽默,让听者如沐春风。

      四、不予学生负面评价

      钱老师不予学生负面评价,而是给予诸多钱氏鼓励。如在某地借班上课《论雷峰塔的倒掉》,有位学生问:“鲁迅这么详细地叙述怎样吃螃蟹,有什么必要?”钱老师注意到后排一男生手举得高高的,便请他发言。他说:“文章用蟹和尚的丑态讽刺了倒行逆施的法海的可悲下场……”学生出口成章,用词老练,当钱老师走到他身边,他慌乱地抬起头,钱老师发现学生用的是教参。一片寂静中,钱老师拍拍他的肩膀:“我建议同学们都向他学习……”话未说完,那学生脸已涨红。钱老师接着说:“他能主动找一些参考书来看,说明他有很强的求知欲,我倒以为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不过,现在我请这位同学不要把参考书上的话说出来,先让大家来说,最后再请他根据参考书提供的结论,评一评大家说得对不对、好不好。你们看怎么样?”同时,钱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大家尽量放开说,发挥集体智慧,我相信你们肯定不会比参考书上说得差。”那位看参考书的学生放松了下来,一边笑眯眯地坐下,一边听同学发言,准备当“裁判”。事情至此,我们可以观察到钱老师呵护学生的爱与智慧。但是,还不止于此,更妙的是,钱老师在临下课时请学生谈对这件事的感想。学生说:“应该像××那样,到课外找些参考书来看看。”“学习要靠自己,参考书可以看,但不要依赖。”那位“裁判”说:“不过,在看参考书之前,最好自己先动动脑筋,也许我们想的不一定比参考书上写的差。”钱老师抓住机会,让学生自己“悟得”,而不是老师“告诉”,更不会强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我相信同学们。”“讲得好极了。”“理解得很好。”“你们都很聪明。”“我马上采纳。”“你敢于和大文豪鲁迅唱对台戏,我钦佩你的勇气。”……钱老师心中自然流淌的朴素语言,温暖了无数学子。

      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一旦冷场,我们便着急:“没有发言的同学要积极啊。”“我注意到,还有5位同学没有发言。”这些言语,还是教师克制自己而过滤了的,若在常态课堂,恐怕要破口责骂了。这些言语,折射的是我们的焦虑,隐含着对学生的批评,阻碍着师生的交流。

      当然,不是不能批评学生,而是要讲究方式、效果。向钱老师学习,学习的是发自内心地呵护学生,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学生的自尊,说到底,是学习他的爱心。有爱奠基,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终走向“术”“道”相融方可期。

      学习钱老师的“不”,绝不止于上述四点,但比照现实,特别希望:公开课,且从践行以上四个“不”做起!

标签:;  

钱梦龙先生公开课的启示_钱梦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