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人民政府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摘要:现如今,我国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发展战略,例如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振兴等,这些战略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土地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应该从新理念、新高度以及新层面上对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重新的认识,对其职责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并不断提升其内涵,构建土地综合整治从理论到实践的新型体系,从而使土地部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在本文中,首先对土地综合整治理论的创新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创新;实践探索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土地问题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在我国实行城乡二元分离的土地产权管理结构后,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的土地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统筹利用,土地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制约了城镇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土地迫切需要通过有序流转和综合整治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从而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1.科学把握土地综合整治的形势和选择
资源环境是制约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受土地管理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特点的影响,新时期的土地综合整治需要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更为广阔的视野,将原有单一的国土资源开发目标向多层次的开发目标选择,创新土地综合整治理念和内容,通过有效的土地综合整治提升耕地质量、拓展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和土地关系。在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目标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土地综合整治要发挥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在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升,但是从实际来看存在不断增长的环境需求与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问题。一方面,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改善与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环境,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另一方面,通过土地开发与整治,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显著提升,这本身也是对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贡献。二是土地综合整治要发挥出对土地高效利用的作用。针对当前土地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工作的繁重,需要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来转变土地粗放经营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转变土地粗放利用方式、挖掘存量建设用地的潜力,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的同时,也重新调整与优化了城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有利于促进粗放型、消耗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三是充分发挥土地综合整治在落实占补平衡、严格保护耕地、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耕地占补平衡难以为继,迫切需要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加大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拓宽补充耕地来源渠道,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同时,因农业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工业排污等情况的存在,部分耕地土壤受到污染,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对粮食安全形成潜在威胁,也需要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对耕地土壤污染的治理与耕地质量的保育。
因此,全面深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既是国家经济总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体系创新
2.1概念内涵更加综合
经过长期努力,土地整治从最开始的农用地整理逐渐发展到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整治等多个发展阶段。土地综合整治理念发展至今融合了创新、协调、开放等理念,内涵不断延伸,在以往土地整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改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实施手段更加综合
土地综合整治利用开发、复垦、整理、修复等一系列手段,统筹市地整理与农地整治,通过对“山、水、林、田、湖、村、城”七要素的综合整治,改善人类生活和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空间和人居环境,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综合整治理念的创立,使得土地整治从“单项推进”发展到“要素综合”,土地整治的对象从耕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单个要素,发展到综合国土、农委、林业、水利、环保等各个部门的合力,同步推进对山体、水体、农田、道路、森林和城乡居民点、工矿用地等多种类型的土地整治,实现生产集约、生活宜居、生态优美的“三生”目标。
2.3组织形式更加综合
土地综合整治转变了以具体单个项目为整治统筹的形式,转向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和全域整治,形成多对象整治、多部门参与、多形式组织的格局。土地综合整治以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矿地融合等多种组织形式协同推进,以不同的形式针对不同的对象、解决不同的问题,对“山水林田湖村城”进行综合整治、绿色整治,以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调控有序的政策工具,建设宜居城镇、打造美丽乡村、保护生态良田、恢复绿水青山。
2.4目标效果更为综合
土地整治的目标效果从之前的同质化发展逐渐转变为差别化发展,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加强了对土地利用和管理手段的应用,将土地利用转变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关键。在经过土地综合整治之后,农田土地资源更加集中、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大量土地闲置的问题,实现了度废弃垦地的合理化利用。
3.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策略
3.1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加强对内部的土地整治,规范用地的增减挂钩
一是科学编订土地利用计划,统筹安排各个地区的用电。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要加大力度整合周边的农村,形成一定的土地用地规划,优化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二是以“空心村”、“危旧房”为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加大对闲置土地的综合利用和综合整治。在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田园化农村点整治模式的推广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持。三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有策略、有重点地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合理把控增减挂钩规划和范围,加强对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监督力度。
3.2积极推进旧工厂、旧城镇改造工作
一是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需要加大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复垦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复垦被自然灾害影响的土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快还旧账、不欠新账”。同时,在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还需要完善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土地复垦的监管力度,重视对废弃土地的复垦和再利用。二是加大力度改进村民的居住环境,革新城中村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城中村的建设紧跟城市发展步伐,积极应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解决城中村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改变城中村混乱无序的发展情况。三是充分挖掘现阶段工业用地的发展潜力,实现对土地资产的灵活利用,促进改造区的产业升级,为打造产业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基础设施共享的新型工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持。
3.3加大对耕地潜力的深入挖掘,实现耕地的全面保护
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标准,为提升土地质量、农田集约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二是强化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力度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对灾害毁地和耕地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快低产田改造,提高对耕地保护和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三是深入发掘地区农业的多功能性,合理规划地区的功能农业区,确定不同区位的土地功能,明确土地综合整治方向,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耕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地区土地资源管理发展需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持。
论文作者:黄宗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土地论文; 耕地论文; 力度论文; 农田论文; 土地利用论文; 城镇论文; 一是论文; 《科技研究》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