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失踪造成的道德困境及对策_童年的消逝论文

儿童失踪造成的道德困境及对策_童年的消逝论文

童年消逝带来的道德困境与应对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应对措施论文,童年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其《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运用心理学、历史学、人口学和语义学等多方面知识阐释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论题——童年的消逝。童年是如何消逝的?童年的消逝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童年消逝的依据与表征

波兹曼是从传媒的角度分析的,认为导致童年的出现与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在中世纪,人类要借助口语进行沟通与交流,年幼者和成人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年幼者不需要通过专门的教育就能进入成人世界,因而也就没有必要明确区分儿童和成人的概念。进入印刷时代,书面语言成了主要的信息传播手段,年幼者必须通过专门的教育获得诸如识字、阅读等技能,从而步入成人世界。阅读时代的开始成为童年的摇篮期,于是人们开始认同儿童不能共享成人的语言、学识、爱好和社交生活了。在电子媒介时代,“图像革命”正在或已经展开,信息传播方式以图文并茂、具体形象和通俗易懂为主要特点,年幼者能比较轻易地取得步入成人世界的“通行证”。当这种“通行证”的获取变得非常容易,甚至不再需要专门的教育时,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区分就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进而出现了“童年的消逝”。书籍阅读文化把童年的年轮刻画得如此细致,以至于几百年来孩子们都过着非常接近的生活。然而,自从有了电视,信息等级制度的基础就崩溃了。童年与成人的等级及童年本身的层级也随之崩溃了。现在的儿童与几十年前的儿童相比,过着迥然不同的生活。

“秘密”是童年的一个关键词。“为了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得到适合的体验,成年人必须决定隐藏某些东西或使某些东西远离孩子们。因此,我们有了这样的儿童时代的定义标准,就是尚未接触和知晓成人生活的文化秘密。比如,成熟的两性知识、性行为、参与成人娱乐(例如喝酒、赌博)、参与成人机构和工作场所(例如军事、政府、教育),以及使用各种形式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等。”“更具体地说,从教育的观点来看,儿童时代的标准与孩子相对较低的阅读能力、阅读范围相关。通过筛选、组织、编排家庭和学校的课程,父母亲和职业教育者有选择地使年轻人远离成人的秘密。课程开发和设计就可以看作是培养、教育的过程,逐渐地传授孩子们以成人在认知、情感、道德生活方面的适合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知识。”(注:[加]马克斯·范梅南,[荷]巴斯·莱维林.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3,137.) 儿童和成人最重要的区别是,成人拥有某些儿童不宜知道的讯息。知晓这些文化秘密,是成人最重要的特色。而之所以说童年在消逝,是因为在如今的信息环境下很难再有秘密可言,一览无遗的媒介迅速改变着孩子,因为我们的孩子们还没有提问,就被给予了一堆答案。“任何一天任何课堂上的大多数学生们都会在前一天晚上观看到充斥着攻击、性爱、战争、竞技体育等内容的电视节目。”(注: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

电子媒介掀开了通向成人世界后台的幕布,从此开始,伪善的充满欲望的世界又重新成为了爱丽丝镜中神奇世界的组成部分,从此儿童看到的不是精心筛选过的书籍,而是一面如实地反映一切的镜子。从此,儿童与成人分享着同样的秘密。“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的时候,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注:[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214,192,193,194,192,195,214,212,212.) 于是出现了成人化的儿童、儿童化的成人,他们共享电视广告的宗教吸引,从同样的电视节目里发现比真实更吸引人的虚幻人生。在娱乐的世界里,智力开始单一化,成人和儿童的概念同时都在萎缩。我们不无悲哀地看到,波兹曼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描述的美国种种儿童成人化的现象,21世纪初也在我国轰轰烈烈地上演。

当下,各种信息媒介无所不在,欲望叙事和商业修辞轻而易举地占领儿童的话语土壤与想象空间。泛滥的影像文化占据了儿童的目光,进而使儿童的语言和心灵渐渐丧失了儿童的特征。我们的孩子们已经习惯性地使用成人的语言,甚至是成人化的思维方式。很多三四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用恶俗的电视剧语言来武装自己了,这些幼童甚至会使用电视剧的成人社交手法来表达。无论在喧嚣的城市还是闭塞的乡村,儿童的嘴里唱的是港台歌星的爱情歌曲,模仿明星嗲声嗲气地说话,本来应属于他们童年这个年龄段的文化消失了。这无疑是对儿童天真无邪和美德的颠覆性破坏,儿童真正的本能和需求被遮蔽了。更可怕的是,这一切开始被我们习以为常。尼尔·波兹曼说:“我们的文化会忘记它需要童年的存在,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它已经要忘记儿童需要童年了。”(注:[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214,192,193,194,192,195,214,212,212.)

祖先的深度决定了当下生活的内涵和精神份量,而童年的纯度则决定了生活的期待与可能性的大小。“皮亚杰认为儿童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转变是突然的、彻底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是不相容的,是无从比较的。儿童一旦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就不会倒退了。如果儿童失去了他的天真无邪,那么他就永远不可能重新回到天真无邪的境界之中了。”(注:[加]马克斯·范梅南,[荷]巴斯·莱维林.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3,137.) 生活是一个过程,是从童年启程所抵达的生命坐标。而在媒体时代,时间是平面化的,没有了向纵深穿行的历练和刺激。枯竭的童年昭示着茫然的人生。

二、童年消逝带来的道德困境

童年的消逝对原来的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了冲击,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不幸的是,波兹曼列举的在西方社会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现在也在我国一一呈现。

首先是儿童犯罪。“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这个社会,它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不强调成人和儿童的区别。当成人世界以一切可以想像的方式向儿童开放时,他们必然效仿成人的犯罪活动。”(注:[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214,192,193,194,192,195,214,212,212.) 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并且有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据统计,全国2.2亿青少年中,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注:[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214,192,193,194,192,195,214,212,212.)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除了犯罪活动外,其他一些社会趋势也强化了儿童是微型成人的观念。例如,儿童中间的性活动日益增加就是相当完备的证明。”“在一个童年和成人之间没有有效界限的社会里,传统上对青年人性行为的各种约束力,实际上是没有多少影响力的。”(注:我国青少年犯罪逐年增多已呈恶性发展态势.http://www.china.org.cn/chinese/law/467500.htm) 一方面未成年人过早地进行性活动,另一方面他们又缺少足够的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种情况所造成的一个后果,是十几岁的少女怀孕率日益上升。“有研究资料显示,在全国每年100多万例的人工流产总数中。未成年人占到了其中的四分之一。种种迹象表明,少女意外怀孕这个‘全球性问题’已经无可回避地出现在我们的社会里。”(注:少女怀孕率增长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瓶颈在哪里.http://www.southcn.com/edu/xinwenbobao/200404060633.htm) 不仅如此,“儿童世界中发生成人式的性活动所导致的另一个更严峻的后果是,年轻人染上性病的程度也在稳步上升”。(注:[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214,192,193,194,192,195,214,212,212.)

其次是成人犯罪,即儿童遭成人的虐待。“与儿童对社会秩序的侵犯相类似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侵犯。”“如果说儿童遭虐待是因为他们小,这只解释了问题的一半。另一半是,他们受虐待是因为他们不被看作儿童。当儿童被看作尚未自我实现的、脆弱的、并不具备完全的智力和情感控制的人时,正常的成人不会在冲突发生时痛打他们。除非假定在那种情况下痛打儿童的成人都是精神变态,我们可以断定,至少部分的答案是许多成年人对儿童是什么样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这个观点无异于14世纪所流行的观点,即儿童是微型成人。”(注:[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214,192,193,194,192,195,214,212,212.)(注:儿基会与中国联合调查显示:虐待儿童问题普遍.http://www.cnr.cn/home/column/zgjd/jdybt/200506130111.html) 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全国妇联等机构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如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普遍存在着虐待儿童的现象。在北京等六个省市对近四千名大、中专学生进行的匿名问卷调查显示,约四成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身体、情感或性虐待,而且儿时的这种经历对一个人会产生长远的负面心理影响。(11)

再次,成人责任意识的淡薄。电子媒介时代童年的消失并不是童年概念出现前“小大人”状态的简单重复。波兹曼睿智的一面就在于,他发现童年并不是单纯的消失,而是与成人世界融为一体。一方面儿童在变成大人,另一方面成人也在变成儿童。因此,玛格丽特·米德所说的代沟在波兹曼看来,其实根本不是“沟”,简直就是融合。成人承认儿童的合理性,并向儿童学习,这本来就意味着两个世界在变得同质。迪斯尼和梦工厂的动画片,还有日本动画片和各种玩具,目标受众已经不再是儿童,学生装甚至婴幼儿用品也能成为成人世界的时尚流行。类似的趋势表明,“儿童化”的成人现象也在日益严重起来。“年轻的成年人不情愿对父母承担全部责任。照料长辈,使他们融入家庭生活之中,显然被看作是不堪忍受的负担而从原本是成人必须履行的义务中迅速降级。也许更意味深长的是,跟他们父母那一代相比,目前这一代年轻的成人,他们的结婚率急剧下降,生育的孩子也更少。此外,他们的婚姻也不那么持久。”(注:[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214,192,193,194,192,195,214,212,212.)

另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孕育童年的印刷时代自身就潜藏着毁灭童年的因子。虽然新兴的书籍文化打破了“知识垄断”的局面,印刷术让广大群众得以揭开神学、政治和学术上的秘密,但印刷术同时也将中古世纪儿童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世界的经验给封闭了。它限制儿童只能阅读教科书,让他们受制于书本学习的心理,以及受制于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监督,成人借助印刷文字,建立起对儿童的特殊监护权。与此同时,阅读和理解文字本身也成为训练儿童养成线性思维、循规蹈矩地进入成人社会的一个必要学习阶段。对于我国的广大青少年来说,除了现代传媒对童年的消解,功利主义升学考试重压下的童年生态环境也让人堪忧。为了升学,孩子必须牺牲自己的快乐,必须放弃童年的世界。“现在上了学的孩子,多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早熟模样,他们对日出和日落已经没有反应,对春天的嫩草和花蕾上的露珠也无动于衷;很难有什么事物能让他们欣喜和感动。”(注:陈健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4.) 对孩子生活世界的遮蔽与束缚显然是不道德的,非人道的。

三、对童年消逝的应对措施

波兹曼认为只有两个机构对抵制童年消亡问题感兴趣,一个是家庭,另一个是学校。而实际上,整个社会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因为童年的消逝不仅关涉到儿童,它的影响将至深至远。

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及政府应侧重于对大众传媒的操纵者、制作者、经营者的控制,从源头上做积极地应对。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立法和执法。我国已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但法规建设仍属于“粗放型”,规定不够具体,且执法不严,故目前尚收效甚微。今后仍需在立法、执法上继续努力,对在大众传媒方面毒害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予以坚决的打击。二是建立青少年文化消费、交流和文化市场活动准则,引导青少年进行健康的文化消费。我国近年来倡导高雅文化的一系列举措,已经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甚大的低俗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三是发挥媒体的正向功能。因为现代媒体所载附的儿童文学内容对儿童具有正面影响。就电视而言,如可以在原有节目基础上增加儿童节目时间,午后播放儿童电视以满足下午小观众的需要或设专门的儿童电视电视台和电影频道等。与上述具体措施相比更为根本的则是社会要在形成积极向上的伦理实体上花大力气。只有社会风气正、成人社会普遍关心传媒对儿童的影响,具体措施才能行之有效。(注: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1.)

对于学校和家庭而言,大众传媒的影响是一个现实的客观存在,而且也正迅速侵蚀着家庭和学校,如果家庭和学校不能自觉地抵制传媒文化的消极影响,那只能加快童年消逝的步伐。与社会控制不同,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只能对传媒影响的选择和接受环节进行调控以形成德育对象本身的鉴赏、批判能力,从而趋利避害。

首先看家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家庭对童年消逝的推波助澜。其一是在媒介已然削弱家庭在塑造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发展上的作用的情况下,家长对年轻人所接触的信息环境也失去了控制。其二是同过去相比,家庭的结构和权威已经受到严重的削弱,不但很多家庭面临或已经瓦解,而且许多家长对自己抚养孩子的能力丧失了信心。其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拥有了与男性同样的工作权利,当父母双方都走向社会时,会花更少的时间照料子女。然而,要保证孩子们努力学习,成为有文化的人,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代价昂贵。这样儿童就显得成了家庭的累赘,因而人们越来越认为童年结束得越早越好。

家庭为抵制童年消逝所能做到的首先就是父母要保持稳定的婚姻,这本身就是一种抵制童年消逝的行为。因为孩子们跟自己的父母、亲戚住得很近就可以日日感受血缘的意义,以及对长辈尊敬和责任的价值。而除了家长保持稳定的婚姻,还需要家长在抚养子女方面付出极大的关注,他们要坚持让孩子们学习延迟满足感或性行为上的谨慎,以及举止、语言和风格上的自我约束,还要努力控制子女接触媒介的机会。一方面要限制子女暴露在媒介前的时间,不能让子女无节制地接触媒体,另一方面要对子女接触的媒介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并持续为他们提供有关媒介内容的主题和价值方面的批评。但需小心的是,家长这样做的时候应重诱导忌压服,否则会适得其反。“坚定不移地做这些事的家长不只是在帮助他们的孩子拥有一个童年,同时是在创造某种知识精英。短期来看,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一旦成人,会很受商业界、专业领域和媒介本身的欢迎。而从长远来看……他们是在帮助延续了一个人道传统的存在。”(注:[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214,192,193,194,192,195,214,212,212.)

再看学校,学校是应时出现的,印刷时代对童年的呼唤催生了正规的学校,学校的产生也使童年的概念得以加强,并且使得童年也划分出了若干阶段。而在信息如此广泛传播的媒体时代,学校存在的依据受到了挑战。例如激进主义者伊里奇就主张废除学校,认为如果人们可以多渠道地获得信息,并且信息的整理方式也使人们无需复杂的识字能力就能理解信息,那么作为知识源泉的学校就失去了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信息资源唾手可得的环境里,学校反倒成为一个封闭的场所,教育者对他们在学校里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感到困惑不已,学校的权威也因此日益下降。

虽然现代传媒对学校教育及德育造成了很大冲击,学校也无法阻止媒体社会推进的步伐。然而,“它是所剩的唯一的一个承认儿童和成人有重要的不同,成人拥有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教给儿童的社会公共机构”。(注:[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214,192,193,194,192,195,214,212,212.) 在对童年消逝的抵制上,学校应采取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大众传媒,如设立专门课程(如影视鉴赏课)、鼓励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学生小报、学生电台电视台)等。学校仍应保持一种爱与关怀的氛围,不仅要教授学生媒体的技术,还要告以媒体的伦理。“无论学校的努力多么微不足道,学校将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成为防止童年消逝的最后的一道防线。”(注:[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214,192,193,194,192,195,214,212,212.)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童年乌托邦看似无用,像是一段无所事事的时光,却不容许从人的一生中删去。我们经过完整童年的演习,才能安全地进入成人世界。一个人只有在童年时期充分地游戏、幻想,才能够获得一个健康、成熟的人生。我们的文化不能够忽略童年的存在,也不能允许童年的消失,童年的消逝是可怕的,失去儿童,最终必将失去成人。正视童年的存在,尊重童年,呵护童年,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些坚持记住童年的人将完成一个崇高的使命。

标签:;  ;  ;  

儿童失踪造成的道德困境及对策_童年的消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