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专业市场的功能、生成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功能论文,专业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专业市场产生是中国农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企业、乡镇企业、合伙企业的发展等)的又一伟大创举。从其演变过程来看,显然是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迁类似的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虽然政府的作用程度不同)。制度变迁带来的不单是纯市场的收益递增,它必然会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发展。事实上,正因为专业市场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并引起了农村经济结构流程和微观基础及城乡格局的实质性变化,浙江省也因专业市场的发达而被誉为“市场大省”。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对“市场大省”存在着认识误区。经济市场化的真正涵义应该是指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由政府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化、经济交易契约化,宏观调控间接化。就单凭诸多的有形专业市场(商品市场),特别是大量的第一代专业市场作为一种古典式交易制度安排,并不意味着高市场化程度,而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产物。市场经济发达应包括有形市场,但更重要是无形市场(各种要素市场)的发达。故浙江省当前经济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各政府部门应走出办几个有形市场就认为是搞市场经济的误区。因此,要实现浙江省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大省”,提高市场化程度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专业市场发展的有关问题的研究更是尤为重要。然而对专业市场的发展前景,许多学者、专家的观点存在很大的分歧(参见《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其中, 占多数的对专业市场的前景不抱乐观态度,并提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只要把握专业市场自身演变和发展的规律,加快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并协调好其与大商场的关系,仍能发挥专业市场的功能优势,并能继续推动浙江省市场化改革进程。
二、专业市场的功能
专业市场是在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和体制背景下产生的。但它为什么能存续并有所发展呢?这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许多学者已从多方面对其功能进行过分析。笔者在此基础上,将专业市场的功能综合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节约交易费用(信息费用,不确定风险等);二是激励功能,即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功能(特别是竞争机制)。
从节约交易费用方面看:(1 )专业市场具有一个共享式的销售网络,专业市场成了经营者的共有产权(俱乐部式),任何进入市场的经营者都可以利用这一销售网络。在农村工业水平低及其产品难以进入国合商业系统和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的高成本条件下,使他们能以较低交易成本进入流通领域。(2 )专业市场为市场交易提供了特殊的制度环境和体制框架,即存在“体制落差”或“体制灰区”,如税收优惠、公平待遇,社会治安及提供政府信用保障等。这些条件在市场外部是不具有的,从而在场内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安全的制度环境和经营条件,使交易成本降低。(3)信息的聚集。专业市场之所以能节约交易费用,其核心在于它具有信息聚集功能。一方面专业市场将大量的买者、卖者、商品集中在某地点从事交易活动,使交易双方可以节约搜索交易对象和各种市场信息(供求、价格、竞争等)的费用,并提高交易的达成率。另一方面,由于专业市场信息充分,使买卖双方对信息的占有较为对称,因而交易费用的承担亦较为对称。因此,在专业市场初期(第一代)进入市场的企业(经营者)大多数不通过或不靠自己的商标、品牌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拓展市场,而通过专业市场搜集和反馈各种信息,这不但增加了交易量,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单位交易量的交易费用。(4 )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风险成本。由于专业市场具有信息聚集功能且分布均匀、对称,同时在中国农村特有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下,使交易双方易形成“老关系”、“老顾主”之类的隐形契约关系,从而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风险成本(履约成本、监督成本、违约的可能性等)。而且,在专业市场中卖方的摊位是固定的,即为“住商”,采用了较为标准化的交易和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也有利于抑制各交易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以上从理论上定性地分析了专业市场具有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为更进一步剖析这一功能,有必要对其进行定量的分析。假设有N 个参加交换的交易者,他们的住所在地理位置上均匀地分布。在“行商制”条件下,其中任何一个若想获得最高成交率就必须和其他N-1个人都试探一下成交的可能性。又假定这N 个交易者住所的分布能够提供一个最佳的路线,即都住在圆圈上。舍去其它费用,仅花在路上的时间(或称路费)算作交易费用。再假定这个圆圈的半径为r,圆周长为2πr。 由一个若想和其他N-1个人都试探一下成交的可能性,就必须沿着圆圈转一圈,他获得的最高成交率的交易费用为2πr。如果在圆心设一个专业市场,即在“住商制”条件下(有固定交易场所、摊位),他获得最高成交率的交易费用就为2r。可见,专业市场的设立使得一个人获得最高成交率(即通过交换的最高效用)的交易费用节约了2r(π-1)或节约了68%的交易费用。同样可以证明对N个人的社会来说, 获得同样的交换效用的交易费用节约了2r[π(2N-1/2)-N],并随着N的增加交易费用节省也增大。而且“行商制”比“住商制”更易导致卖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因此行商制下卖方具有信息优势,其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成本几乎为零。因而交易费用的分担也是不对称的,交易的达成率也难以提高。这也是在改革初期温州、金华等地区的“鸡毛换糖”之类的行商制转而设立专业市场采取住商制的重要原因。
从激励功能方面看。专业市场具有众多的买方、卖方,商品也是极其繁多的,单个经营者对价格的作用是极其微弱的。因此,专业市场结构被认为是一种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并不过分。一方面,专业市场能充分利用各种市场机制,特别是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使企业利用各种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生产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并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平等的市场主体进行自愿交易在讨价还价过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且双方的选择余地都很大。因此,买卖成交后,执行、监督契约履行的费用是极低的,或者说,经营者因违约或机会主义行为而付出的成本是极高的。此外,专业市场的摊位经营机制(与大商场相比),其更能提供激励监督并分担风险的有效机制。激烈的竞争也往往能使最有才干、实力、发展前途的人或企业成为经营主体。
三、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及几代专业市场的比较
专业市场作为市场交易的一项制度安排,在一定的经济制度环境下,必然会沿着其自身的规律发展、变迁,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其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必然包含着不断的制度创新,因而这也是一个升级换代的过程,否则该制度安排将不为人们所选择。根据专业市场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趋势划分,可将其划分为三代。最早产生于温州、金华等地区的该类农村专业市场,笔者将其划分为第一代专业市场。这类专业市场是原始的、古典式的交易方式,但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在第一代专业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又新出现了家电市场、汽配市场、电子市场、自行车市场、家俱市场(杭州)、电器市场(柳市)等,就单从产品的性质和类型来看已显然上了一个台阶,故将之称为第二代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当然不会仅停留在此阶段,必然会向更现代、更高级的方向发展。温州作为专业市场的发源地,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也当然走在前列。1997年6月温州已形成全国最大的货运专业市场(浙江日报,1997年6月17日),诞生了全国首家民间大型货运信息中心——温州货运信息交流中心。以此为代表的专业市场(为数甚少)〔1〕, 以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为竞争手段,笔者将此划为第三代专业市场。可见,第三代是第一、二代专业市场的发展方向及趋势。从中也可以引伸出政府的职能是引导并推动专业市场向第三代更高级、现代化的专业市场过渡。
以上只对三代专业市场作了简要的描述,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各代专业市场,有必要将这三代专业市场进行一下比较。首先,第一代与第二代专业市场的比较。〔2〕(1)从产生的时间、地点看。第一代主要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前,也即在80年代初形成。主要发端于浙南地区,如温州、金华、台州等地区。而第二代则主要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得到明确,且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体系不断引入之后形成的。主要形成在城镇和大城市的郊区,从整个过程来看具有农村包围城市之势。(2)从商品的来源和去向 看。第一代主要来自农村家庭工业、乡镇企业,这类企业与城市国有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并以农村市场为主要销售地,大城市所占的比例较小,其辐射面也较窄。这是由当时农村基础条件薄弱、技术水平低等客观条件决定的。第二代的商品主要来自城(镇)市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包括部分外国公司的产品,如浙江家电市场、杭州家电城、自行车市场几乎包容所有国内及部分国外大中型企业的产品。由于第二代多处发达的城镇或城郊,因此产品去向也是大城市和发达的城镇。(3)与大商场的关系。从第一代的互补关系转变为第二代替代关 系; 竞争关系也由不明显到竞争趋于激烈的转变。(4)从经营者角度看。 第一代以个体户为主,且多为“前店后厂”或“自产自销”的个 体户,也包括部分中间商,因而其规模较小。而第二代则主要以公司或公司的代理商为主体。在对浙江家电市场、杭州家电城、自行车市场的调查后,发现市场几乎都是生产该产品公司的销售部门或其代理机构。其次,第一、二代与第三代的比较。(1)从其提供的服务来看。对第 一、 二代的管理是一种简单的物业管理,提供的只是保安、水、电等 生活服务。因此,服务水平是低档次的。而对第三代转为以物业管理为基础,实行全方位、多功能的管理,提供的是配套服务。如通过举行展销会、订货会、恳谈会、洽谈会进行宣传,提高专业市场的知名度;通过广告宣传服务,建立与新闻媒介的关系网,扩大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为市场提供各种运输、金融、信息、司法、生活等庞大的服务网络系统,取得规模效益。(2)从竞争手段来看。第一、 二代的竞争主要以投资规模大小、场馆的高档程度、摊位费的高低为手段。实际上是以其负债能力的高低为较量。可见,这种竞争方式是较为原始的古典式的竞争。而第三代主要以提供系统化、高质量的服务、高素质的人才、高知名度、影响力、辐射面为竞争手段。因此,第三代的竞争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竞争。(3)从“专业市场”的进入壁垒高低看〔3〕。第一、二代的产生正值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弱,且为搞活市场、发展经济,国家对专业市场采取优惠措施(即场内外的体制落差和体制灰区)。因而专业市场在政府保护发展下进入壁垒极低。加上近期国家实行市场管办分离,市场经营企业化(并不否认其优点),使进入壁垒进一步降低。市场举办者为获取短期利益,结果专业市场“遍地开花”。其中不乏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缺乏总体布局、规划等问题。而第三代专业市场则是以技术、服务、人才等全方位服务作为竞争手段来吸引经营者。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都具备上述条件,所以其进入壁垒较高。
综合上述比较,可以这样说,第一代专业市场走的是粗放型、外延型的发展路子,而第三代专业市场则走的是一条集约型、内涵型的发展路子。其中,第二代专业市场是第一代、第三代的过渡型或中间状态,它为专业市场现代化(第三代)创造条件。由此也可以发现,许多学者仅从以下几方面即:①经济结构的演变;②体制落差体制灰区的减小;③需求升级;④人口密度和城镇化水平提高;⑤市场交易方式的演变等(详细参见《浙江社会科》1996年第6期), 就认为专业市场功能趋于弱化或前景不容乐观,未免太绝对了。笔者认为这些理由恰好证明了第一代专业市场的功能趋于弱化及其前景不容乐观。而若将结论推及至第二、第三代专业市场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和专业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的。
四、关于专业市场发展的几点思考
归根到底,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特征(产业结构、业态、布局等)及增长方式决定了该地区的市场交易制度安排和选择。浙江省的专业市场(第一代)的兴起和发展就与其“轻、小、集、加”的经济结构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从总体上讲,专业市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如浙江省)专业市场沿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实现升级换代。二是专业市场的区域性转移。如第一代专业市场在某一地区由于难以适应生产力结构、产业业态的调整其功能优势趋于弱化,而它会向适宜其生存、发展的地区转移(如中西部地区)。所以,虽然第一代专业市场的功能优势趋于弱化,但其总的数量可能不会减少(短期内),反而会增加。政府要在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变迁过程中有所作为,必须搞好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把握其发展趋势,并继续发挥其功能和优势,协调并处理好与大商场的关系。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专业市场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布局,对新建的专业市场加强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在市场设计与布局上应在突出规模的基础上着重综合性、配套性和服务设施的多功能化,并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任何超越经济生活规律大肆兴建专业市场的做法必将造成无谓的浪费。因而,应在已建市场的基础上(市场的知名度、影响力、辐射力等),加以更新改造,促使市场升级。所以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一方面限制第一代专业市场的再建,另一方面在鼓励第二、三代专业市场发展的同时,提高专业市场的进入壁垒,实现市场的全面升级。
2.加强专业市场内部监管。针对目前专业市场内部放任自流现象,进入壁垒过低,交易竞争监管不规范,以致于假冒伪劣、无照进场交易、价格混乱、不正当竞争、偷漏税等现象日趋严重,甚至威胁到市场的存在。因此,应增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运行机制,尤其应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第二代专业市场的引导,使其顺利过渡到第三代市场上来。
3.在专业市场企业化、集团化和集聚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应加强引导和管理,鼓励专业市场之间的竞争,使之有序进行。要顺应专业市场自身逻辑演变的规律,不要过多的人为干预,正常发挥其功能优势。
4.搞好专业市场与大商场竞争协调工作,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随着两者竞争加剧,可能会引起大商场之间为保护自身利益或优势而“串谋”,采取一致措施限制竞争。因此,应逐步改变传统的对大商场和专业市场的双重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的政策,使两者在同样的经济制度环境下公开、公平地竞争,通过竞争达到分工均衡。
5.更为关键的是加快产业结构、业态和企业结构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这是实现专业市场升级的前提和基础,并有助于推动专业市场发展的两个转变。也只有实现了两个转变,浙江经济的发展路径即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的路径才不会被“锁定”,反而会沿着此路径向更高层次、阶段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大省”。
注释:
〔1〕该专业市场虽非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第三代市场, 但其某些功能、特征已符合第三代市场的功能和特征。
〔2〕下文的“第一代”、“第二代”、 “第三代”分别表示该各代专业市场。
〔3〕该处进入壁垒是指专业市场作为一个整体进入经济系统, 而非指经营者进入市场的壁垒高低。
标签:市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