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论文_刘立芳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论文_刘立芳

河北省隆尧县北楼校区北楼中心小学 055350

摘 要: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原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兴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

关键词: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

一、采取探索合作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致使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很多学生都感到数学学习吃力,这也是长期以来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因此,课堂教学中废除“注入式”“满堂灌”教法,采取主动探索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点拨、启发、诱发、调控让他们自主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思想,重视思维的训练,思想和方法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独立研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经常有成功感,在快乐中研究数学,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习难度。

二、开展动手操作练习,引发学生兴趣

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得知:上课时,小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一般能维持15-25分钟,时间一长,注意力便会分散。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则更短。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想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间隔一段时间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动手操作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动手操作练习,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知知识。例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实物素材(乒乓球、皮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各种包装盒等)。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摸一摸,玩一玩。然后问学生:“这些东西你们认识吗?那这些东西里有没有形状相同的呢?”随即对学生提出要求:“那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学生马上动手操作,进行分类。各组分完后,组织学生交流:“你们小组把物品分为几类?是怎么分的?”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给它们起名字(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形状的物品,它长什么样?引导学生动手摸一摸、滚一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它们的特征,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动手操作,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使学生享受到通过动手操作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更乐于学习数学新知识。

三、让数学问题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兴趣

说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是具有鲜活力的,一切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和学都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学生都没有做过生意,自然就不会知道生意之道。如果在讲这类有关生意的题前,教师利用学生中的家长、亲戚、朋友等熟人中做生意的资源,分小组,联系好以后,开展一些数据的调查、收集,然后再与店主进行交流,实地观察、采访一些顾客等一系列的活动,我想到那时,教师想让他们沉默,他们也都不会愿意。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小调查、小实践、小试验、小研究等应用性的活动,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鼓励学生应用生活的经验解决数学的问题,提高数学的理解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专题性的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有必要赋予学生一双“数学”慧眼,培养学生具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的意识。

四、即时多元评价,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中,缺乏教师的激励性和肯定的评价,教学是算不上成功的。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每一个合理的想法都给予肯定,可以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的目的。然而,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对成功的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那么,怎样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呢?笔者认为,归根到底还是要改革教法和学法。首先,在教学设计中,不能只设计知识的传授方式,还要设计评价方式。在什么地方评价,是老师评价,还是同学评价,还是自我评价……这是要花大力气思考的问题。其次,学法尝试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机会真正地去发现,不断探索、不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和激励,从而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彬坤 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1,05。

[2]杨德华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黑龙江教育,2005,06。

[3]郑宇环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13。

论文作者:刘立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论文_刘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