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_生态系统论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_生态系统论文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循环经济论文,生态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品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对生态经济的比较中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来源、概念及特征的比较

(一)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来源

国际学术界对生态经济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70年代。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该书揭示了触目惊心的环境危机与生态学的经济内涵,他提出了经济学必须遵循的生态学的四个法则:每一事物都与别的事物有关;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自然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第一部生态经济学专著是许涤新、马世骏、刘思华主编的《生态经济学》。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问题。随着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经济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人们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思想。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理论上最早提出“循环经济”思想的是前国家环保局长曲格平。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些年,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才整合为一套系统的以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废物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

(二)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概念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循环是指生态学意义上的循环,主要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物质循环和代谢。循环经济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资源都能不断地在流程中得到合理开发和持久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广义循环经济”往往同时被称为生态经济 因此,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只是“广义循环经济”提出了循环经济更深的理念和更全面的奋斗目标。

(三)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特征。

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时间性,指资源利用在时间维上的持续性。在人类社会再生产的漫长过程中,后代人对自然资源应该拥有同等或更美好的享用权和生存权,当代人不应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换取自己的舒适,应该主动采取“财富转移”的政策,为后代人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同我们一样拥有均等的发展机会 二是空间性,指资源利用在空间维上的持续性。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不应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并要求区域间农业资源环境共享和共建。三是效率性,指资源利用在效率维上的高效性。即“低耗、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它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量和环境代价,来不断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和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

循环经济是与线性经济相对的,是以物质资源循环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和势。一是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充分考虑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净化能力,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二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式增长。三是形成一个生产和消费有机结合的持续发展框架。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联系有机联系起来,这些层面包括:企业内部清洁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共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

二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相互联系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人类发展需求的无限性、环境污染的制约性、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的不相适应性等问题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可称是一种绿色经济,“点绿成金”的经济。

(一)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共同研究内容

生态经济学是由生态学和经济学耦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生态与经济的互相促进与互相作用,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的生态化,现代经济活动与发展过程中,向生态环境领域全方位地渗透与融合;另一方面现代生态环境变迁与发展过程中,向经济生活领域全方位地渗透与融合,使生态环境现象中经济含量日渐明显,形成了广泛的生态经济化现象。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运动规律。它把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的要求相结合,适应了现代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循环经济则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态上。循环经济就是人主动模仿大自然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去高效、和谐地规划、组织和管理人类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随着系统论和生态学的发展,循环经济理论不再是构建在自然食物链灵感基础上的空洞理论,而成为有科学理论依据的交叉学科。根据系统论和生态学观点,经济系统被看成是一个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以从生态系统中取得自然资源来支撑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的体系。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取得动态平衡,实现人、自然与科学技术相和谐、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每个子系统存在自循环,各子系统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经济子系统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也就是生态系统,反过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又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起反作用,对稀缺自然资源的耗竭,破坏生态系统,反过来又制约经济子系统的发展。因此,循环经济理论主要以应用系统分析作为分析方法,把生物链循环作为研究对象,寻找各种控制方法来实现自然资源、人口、环境、生态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也拓展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二)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增长。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循环经济实质就是生态经济,其出发点在于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统一。强调在生产和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按物质代销和共生的延伸产业链循环经济的运行,其核心是“3r原则”。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的运行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三)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共同理念

第一,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第二,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工夫。

第三,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新的生产观。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是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第五,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三 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的区别

(一)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侧重点不同。

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

(二)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不同。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简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当说是生态经济理论。自然界普遍存在食物链,这就是循环经济理论构建的最初灵感来源。因此,循环经济理论主要以应用系统分析作为分析方法,把生物链循环作为研究对象,寻找各种控制方法来实现自然资源、人口、环境、生态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之中,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是处于不断的转换中。循环经济则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态上。

(三)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研究的核心不同。

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以农业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看到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依赖作用,注重经济的可持续性,是对传统经济学只注重经济系统线性因果规律的超越。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尽管属于生态经济学,但与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相比,还是有区别的,有待深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1997年,国际10倍因子俱乐部向世界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领袖发表的卡诺勒斯(Camoules)宣言,提倡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10倍。可见,提高资源效率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指标。

四 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各自存在的误区

(一)生态经济存在的误区

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生态经济是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生态经济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益,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又是生产要素,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总之,生态经济是生态和经济并重、双赢的经济形式,而不仅仅以其中之一为目标。但是目前的一些地方却不是这样来看待生态经济的,归纳起来有两类错误的行为,第一、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和以经济换生态的行为。许多地方本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山清水秀,空气清洁,树木繁茂,资源丰富,但是在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的政策下,资源被过度开发,空气和水被污染,人为的痕迹破坏了自然的风光。第二、则是该地方本来没有可以作为旅游的生态环境,但是地方出于某种考虑,而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生态旅游景点。生态经济实际上可以认为是追求帕雷托改进的经济,在同等的经济收益的经济形态中,我们选择生态经济就可以得到良好的环境,同理,在同等生态环境质量下,经济收益大的经济形式应该被采用。“代价论”往往被作为借口,他们不理解帕累托境界的高尚。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态经济如果不符合帕累托原则,那么这种生态经济就会流于形式而成为个人政绩的资本。

(二)循环经济存在的误区

正如很多人批评的那样,循环经济只是给人们勾画了未来的草图,图画所展示的真正图景是那么模糊,甚至不可信。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类:第一,技术的可行性。虽然魏茨察克展示了实现效率革命的许多新技术,但是,对于发展循环经济来说,似乎还远远不够。从局部技术改进到全面技术级,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相当程度的技术革命。第二,社会生产体系演进的操作难度。如何实现生产技术的更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转移,生产组织方式的更替,消费模式的改变,社会分配机制的变更,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变化,地区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调整等等,这里涉及广泛的利益以及利益实现方式的转变,无疑,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三,制度、观念、习惯势力等造成的障碍。第四,解决其他系统性问题的局限性。也正是这些系统性问题的存在,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更加受挫。我们应避免循环经济概念的泛化和狭义化,循环经济并不是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往里装,有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的产业活动去,不硬算作循环经济。

总之,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都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因此,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按照生态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标签:;  ;  ;  ;  ;  ;  ;  ;  ;  ;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_生态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