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微创新实践与意义论文_孙琳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微创新实践与意义论文_孙琳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 甘肃省庆阳市 745000)

摘要:供电企业作为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各项业务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就给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作为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微创新”是企业内部现今正在倡导的一种新型企业创新模式。本文分析了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供电某公司年度微创新工作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微创新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对供电企业财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保证电力的安全运行。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很多企业并不直接从事生产工作,如何将微创新与企业内部具体的管理工作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供电行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虽然产品单一,但是其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质量。供电企业的财务问题也成为供电企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做好了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推动供电企业向前发展。

一、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国网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观念还比较落后,甚至有些供电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必要的财务管理部门,相关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用粗放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另外,企业的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工作理念,财务、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都不够高,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发展趋势,不能准确的认识到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关系,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2、财务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目前,我国供电企业的产品大都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初级产品,很多供电企业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还不完善,也就导致了供电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学历不高,不是专业出身,也不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部分供电企业的财务主要是由投资者兼任的,既不符合财务法律法规的要求,很难保证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另外,大部分供电企业都不能做到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技术水平等进行相应的考核,导致企业财务人员整体工作水平偏低,财务管理队伍缺乏稳定性。这些都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在新时期,供电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其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必须要更新财务管理工作理念,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财务管理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坚决避免“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错误观念,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合适的条件,企业其他工作人员也要积极配合财务管理人员,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进而改变原先财务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工作队伍是供电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必要保障,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其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明确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树立财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介和网络手段,举办各种电力财务管理知识竞赛,激励财务人员自觉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其次,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保证供电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及时获得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就必须提升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就要求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熟练使用和操作财务管理软件的能力,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高效运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开启“微”联动管理模式,提高公司财务工作效率。“微”联动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即利用微信平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的沟通与共享,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逐步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公司财务人员通过组建微信群组,包括财务部、运检部、客户服务中心、人资部等各关键部门人员,方便各部门员工及时分享数据、沟通业务。每周固定时间安排专人在群组中负责解答员工报销、预算编制等相关问题,节省员工办理业务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数据等资料因多次传输造成的损伤无法使用等问题。

4、开展工作创新,提升管理水平。随着财务集约化和信息化在企业中不断深入应用,对资金、工程、税务、稽核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财务部应通过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寻找不足、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财务稽核,强化成本、资金管控和财务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全面梳理财务规章制度,定期对各项财务工作进行复核与评估,以堵塞管理漏洞,增强财务管控能力,以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和增加资本运作效益为目的,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三、供电企业内部财务微创新工作实践

1、多管齐下推进“两金”压控工作。该公司财务部从健全责任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督办等方面入手,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强化内部精细管理,防范资金长期挂账风险,提升流动资产周转效率与效益,年年超前完成国网公司下达的“两金”压降考核目标。同时,通过这种创新管理模式,扭转了财务部门在管理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实现了管理责任向前端业务部门的延伸。

2、通过软件定制开发推进往来管理。通过利用vba及excel函数的应用,开发形成功能深度集成的往来账款管理小工具。由于sap仅能查询到单个供应商余额而并不能反映往来款项动态变化的过程,而财务管控系统虽能反映往来款项的整体情况,却并不能查询到单个供应商的往来变化明细。此小工具综合了两大系统的优缺点,只需一次性导入期初数并每月动态更新,不仅从横向上能反映往来款项的整体情况,纵向上能直观察到供应商往来款项的动态变化,并通过账龄分析形成预警,及时对相关往来进行清理。

3、探索创新开展投资项目后进行评价。为了适应输配电价改革的新形势,以及满足电网企业集约化、精益化管理要求,投资计划由“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向效益导向的“内涵式提升”发展模式转变,公司财务部统一工作部署,创新工作模式,建立电网投资项目评价机制,为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公司财务部改变传统单个项目评价方式,建立电网投资项目评价机制,开展了公司年度投资后评价前期研究工作。通过积极与各兄弟单位以及业务部门沟通,交流经验,对项目前期可研、招标设计、物资出入库办理等环节建立相应认识和了解,建立初步评价标准,提出公司项目后指标评价体系。电网投资后评价是建立科学化、程序化和民主化的投资决策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改进投资决策管理,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今后电网投资建设提供经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财务管理水平得不到很好的提升,这就需要供电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更新财务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促进供电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为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晋自力, 彭文兵.电力企业财务管理[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2] 王祥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4.

[3] 陈凤鸣.浅析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 .消费导刊• 理论版, 2013(24).

[4] 徐晓辉,余晓峰.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初探[J] .财政监督, 2012(18).

论文作者:孙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微创新实践与意义论文_孙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