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日旅游看旅行社分工制度的调整_旅游产业论文

从假日旅游看旅行社分工制度的调整_旅游产业论文

从假日旅游看旅行社分工体系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假日论文,旅行社论文,体系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辽宁师范大学樊海波提出旅行社在假日旅游期间由于一揽子经营而表现的捉襟见肘从表面看是由过度集中的消费造成的,实际上却是对现行水平分工体系下旅行社职能设置不合理现象的一种鞭挞。如何消除这种不合理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首先作者指出目前水平分工体系的弊端:1、大型旅行社规模优势不明显。难以发挥应有的市场作用,旅行社迟迟不能走出微利阴影。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很多大型旅行社内部实行部门承包,实际上成为在业务上相互独立的小型旅行社的集合体,大型旅行社应有的规模优势被分化了。2、中小旅行社市场定位的不明确。水平分工体系下由于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旅行社无论实力如何都承担着同样的职能。3、旅游产品的重复雷同。水平分工体系下小规模的旅行社通过对产品的复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这种行为严重的挫伤了大型旅行社对旅游产品作深度开发的积极性,不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4、恶性的价格竞争盛行。重复雷同的产品使处于劣势的中小旅行社倾向于通过削价作为招揽客源的主要竞争手段。

进而作者论述垂直分工体系构建的重要性。1、有利于旅行社综合水平的提高。大中小旅行社依据职能分工避免了以同一种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而引起的实力损伤,提高了整个旅行社业的经营管理水平。2、有利于旅游产品结构的丰富。垂直分工体系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由实力强大的旅游批发经营商来完成,小型旅行社不再参与这一职能,使大型旅行社可以集中精力设计出由竞争力的产品,丰富旅游产品的结构。3、有利于平抑市场恶性价格竞争。垂直分工体系下大型旅行社集团的出现起到了行业领导者的作用,它的实力使其担负起平抑市场恶性价格竞争,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的责任。4、有利于旅行社业的合理布局。垂直分工体系下为了更及时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旅行社实行广泛布点,将销售触角延伸到产生旅游需求的各个角落,旅行社的集团化和网络化从客观上促进了旅行社业的合理布局。

在影响垂直分工体系构建的因素中,需要市场、制度、市场主体等多方面的共同推动。作者认为在产业政策方面,政府应当平等地对待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取消或放松相关管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旅行社业,构建大型旅行社集团。在旅游市场的方面,完善市场结构,当市场需求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旅游服务供应商的产业链条整合和市场细分策略才有了现实的基础,旅游市场才会自然形成垂直分工体系。在信息技术的支持方面,科技应该成为旅行社经营必备的基本条件。

标签:;  

从假日旅游看旅行社分工制度的调整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