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效果,为强化临床处方分析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抽选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0例中药使用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0例,对照组未进行处方分析,观察组则由年资丰富的中药师遵循医院处方分析路径对280份中药处方进行分析,观察两组中药处方错误,记录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各项处方错误包括用药重复(3.2%)、书写不规范(4.6%)、配伍禁忌(3.9%)、用量错误(3.6%)、用法错误(2.5%)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良事件发生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4.30±2.13vs9.40±2.45)(P<0.05)。结论:在中药调剂中应用处方分析能够减少处方错误,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药调剂;处方分析;作用效果;合理用药
中药调剂指中药师按照临床中药学及处方学相关理论,对处方药物组成、用法用量等进行合理调配,从而提升整体方剂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以满足疾病治疗需求。中药调剂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在中药调剂过程中中药师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包括方剂的适应症、禁忌症、患者需求、疾病特点等,在这一过程中,处方分析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临床合理用药的保障性工作[1]。为进一步观察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效果,我院抽选2014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门诊及病房收治的560例中药使用患者,在查阅中医药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探讨处方分析的实际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接受中药治疗的5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其中药处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进行随机分组,编号偶数者归入观察组,编号奇数者归为对照组,每组各28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55例,女性患者125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9.65±8.21)岁,就诊科室:内科132例,外科98例,妇产科50例,其他科室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38例,女性患者142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0.29±9.54)岁,就诊科室:内科152例,外科103例,妇产科2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科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均衡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关疾病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中药调剂过程中未进行处方分析,观察组则由年资丰富的中药师遵循医院处方分析路径对280份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具体方法:中药师工作年限>10年,具备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与扎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由中药师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临床诊断及患者特点等进行综合、深入、全面的分析,讨论处方中药组成、适应症、禁忌症、预期药效等,将分析讨论结果汇总后与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由于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时不会详细标注处方饮片的规格、炮制方法等,中药师需要基于临床诊断信息确定炮制方法,需注意炮制方法符合治疗需求,同时需要理解临床医师的用药意图。重点需要分析处方药物配伍及剂量的合理性,遵循原则为“十八反、十九畏”,如果发现存在药物配伍禁忌需立即通知临床医师进行及时调整,并分别进行签字确认共同负责处方的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中药处方所存在的错误及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是否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计算不良事件发生频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处方错误信息及用药安全性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中药处方错误分析 具体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频次对比 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快速发展,药物服务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各级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药物服务环节,与西药药学服务相比,中药药学服务更加复杂、多变,这就需要中药师严格开展中药调剂工作[2-3]。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560例患者的中药处方发现,用药重复、书写不规范、配伍禁忌、剂量错误、用法错误等各种错误均时有发生,但是观察组经过处方分析后以上错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经处方分析的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频次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开展处方分析能够避免重复用药,查看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完整,复查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复查剂量及用法是否错误,从而减少处方错误的发生,为配药做好准备,加强合理用药,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4]。在中药调剂过程中,中药师需要重视处方分析,基于处方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包括处方信息核对、药品调配、配伍禁忌核查、用药指导等,促使药学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中药调剂的有效性和科学性[5-6]。
综上所述,处方分析是中药调剂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应当引起中药师的高度重视,开展处方分析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处方错误的发生,消除处方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慧玲.中药调剂中进行处方分析的重要性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3):3265-3266.
[2] 周杰.我院2013~2014年门诊中草药不合理处方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12):142-143.
[3] 朱江波.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影响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3):136-137.
[4] 张丽萍,傅丽琼.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2):121-122.
[5] 刘立丽,张雪莹,牛博彧,等.北京某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1499例用药干预处方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2):1813-1815.
[6] 黄晓巍,杨明慧,叶豆丹,等.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处方临床应用管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0):103-105.
论文作者:陈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处方论文; 中药论文; 患者论文; 错误论文; 药师论文; 发生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