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评改革开放的几个重要理论认识问题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评改革开放的几个重要理论认识问题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对改革开放几个重大理论认识问题的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基本国策论文,坚定不移论文,改革开放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表明,党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迄今还有一些人,包括党内的一些同志,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片面的、绝对化的和简单化的认识,甚至还有人从“左”的或右的方面否定改革开放。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思想上、理论上分清是非界限,以确保我国在新的世纪,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并确保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取得全面胜利。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众所周知,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艰难探索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解放以后的若干年内,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重大挫折,这主要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怎样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办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终于找到了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

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一个边实践、边探索的过程,即“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改什么?向着什么样的体制目标改?怎样改?不仅需要艰难的实践探索,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在2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不仅经历了反复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运动。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经过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过渡性阶段。而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占主流的理论观点,是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掀起了新的思想解放浪潮,到中共十四大,终于把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共十五大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打破了长期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僵化观念。它确立了我国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市场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效率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

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始终存在着一些片面的、绝对化和简单化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改革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改革葬送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之后,一些人,包括党内的一些同志,对改革的怀疑和积虑越来越深,他们坚信“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并把1992年以来的改革开放看作一团漆黑。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改革就是要走出社会主义的死胡同”,“改革是进行资本主义的补课”,“要步入世界发展的大道,就必须摒弃‘中国特色’”。

那种关于“市场经济之路就是通向资本主义道路”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在基本政治制度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与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基本分配制度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形式并存,兼顾公平和效率结合在一起的。这些方面的结合,就能确保我国搞的市场经济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更不会滑向资本主义。

那种主张中国的市场化改革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搞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观点,不仅是天真可笑的,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决不是要抛弃或取消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完善和发展,一是指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过去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历史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不是全盘否定以往社会主义的历史;二是指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方面,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的健全,不断发展人民民主。

我国自拉开改革开放的帷幕那天起,就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必须遵循的政治前提—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的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998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0多年来,党和政府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在各条战线都取得巨大成效,在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好处,因而,这种改革理所当然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那种希望中国的改革开放离开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张,无论其设想多么“美妙”,终究会把中国引入灾难的深渊。戈尔巴乔夫对前苏联的葬送就是前车之鉴。

在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有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虽大声疾呼改革,但他的改革是在西方国家自由主义思想支配下,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和指导而展开的。他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改革目标,在政治上推进多元化、多党制,经济上推行私有化。显然,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是放弃社会主义的倒退,最终导致苏共下台,苏联解体。西方一些政界人士不无讽刺地说:“这位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引发了一场最终把他自己地埋葬的大雪崩”,“他被他自己实施的改革葬送了”。这个严酷的事实,证明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也要求我们要与国内外那种想要把中国的改革开放纳入西方资本主义轨道的企图作斗争,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是后起步者。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些同志曾一度言必称南斯拉夫、言必称匈牙利,曾一度大量考察和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经验。然而,这些改革的先行者们,却发生了90年代初苏、东巨变的历史悲剧。于是一些政治评论家由此“发现”了一个“客观规律”:改革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掘墓,是为共产党掘墓。一些预言家“预言”:改革必将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掘墓。

然而,这些预言家们对中国的“预言”却不可避免的落空了。苏、东巨变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仅没有停止和倒退,而且越来越向广度和深度进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发展,经济增长率高居世界第一,各国投资家抢滩中国。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越来越坚强和成熟,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增强。尤其是在近两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尚不发达的大国为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当代世界上,凡是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必定是言必称中国。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给世界“预言家”的回答。

二、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方针

二十多年前,当我国把改革两个字写在旗帜上的时候,同时也就把开放两个字写在旗帜上了,改革与开放并行不悖,同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开放同改革一样功不可没,当改革处于“胶着”的时候,开放对改革还起着驱动器的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这一重要国策,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外开放,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吸收和运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引进国外资金,学习符合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及时掌握世界市场信息,以加快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的日近,我国必将奉行越来越开放的政策。

由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大多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国门一打开,我们所不需要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也会随之进来。我们的人走出国门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也会接触到大量资产阶级的东西。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有人担心:“对外开放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邓小平同志对此就作过明确的回答:“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见《人民日报》1985年1月20日)

首先,我们实行对外开放,但不会削弱、更不会放弃独立自主的方针。

其次,自从我们实行对外开放那天起,就自觉地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清醒的头脑。

其三,我们也必须正确地认识西方世界的思想文化,我们必须看到,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固然有不少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但也存在许多优秀的思想文化财富,我们积极引进和学习这些东西,有利于我国精神和文化的发展。

三、坚定不移地坚持所有制关系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作为人类社会财产权体系集中表现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决定性环节,也是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决定性环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运动史表明,所有制的变革与劳动者解放的步伐是一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所有制问题同样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不能回避、淡化和绕开所有制问题,恰恰相反,应该把所有制范畴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范畴之一。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一方面,争议和分歧最大的是所有制:另一方面,取得成就最大的也是所有制。可以说,所有制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即在经济体制改革大系统中,高不过所有制改革,深不过所有制改革。对此,我国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

对于所有制改革,一种看法认为,所有制改革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否定,发展公有制之外的多种经济成分实际上就是私有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搞私有化。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所有制的改革,许多重大的改革理论、改革举措和经济政策无不与所有制密切相关。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一再强调要努力改变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前提下,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份。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资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是一个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大会,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大会。党的十五大报告,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也进一步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最基本的经验总结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半个世纪的基本经验总结之一。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还没有“私营经济”的地位。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决定,《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98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义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六条)决定,《宪法》第十一条原内容改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在中共十五大之前党的决议和《宪法》中,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都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而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再讲“补充”两个字,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无疑是中国经济理论、改革实践和立法的重大突破。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注意以下是非界限和原则:我们既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又不能僵化地理解这种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我们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又不能放任自流。

主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走私有化道路的人,认为“只有实行私有化,中国的经济才有出路”。他们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示欢迎”,但觉得这思想解放的还不够,开放的还不够,不过瘾,关键是没有把“公有制为主体”这一条取下来。在中国,只要还肯定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就不是真正的、彻底的改革。

实际上,“私有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晰的概念。如果说,“私有化”是指要大力发展私有经济,那么,我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已经这样做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私营经济的发展政策,一直是逐步放松、放宽:从限制、到允许、到鼓励;从“必要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从“地下”到“地上”;从戴“红帽子”假面具做人,到进入阳光大道堂堂正正做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最大的变化和取得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当推私营经济的突起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量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有较大的增长,但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比重远远大于公有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比重。到1997年,在全国的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77.6%下降到26.5%(包括控股、参股,为35%),集体经济的比重从22.2%上升到40.5%,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从0.2%上升到32.9%。在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54.6%下降到24.3%,集体经济的比重从43.3%下降到18.2%,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从2.1%上升到51.5%。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80以上下降到61%。

如果说,“私有化”是指百分之百地实行私有经济,那么,全世界还没有一个这种私有化的国家。因为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一些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是百分之百的私有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有经济。

由于在所有制改革和调整问题上,我们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思想认识的不断解放,政策上的不断创新,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所有制关系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初步形成了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私人所有、港澳台所有、外国资本所有、混合所有以及其它形式所有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群”,而且还初步形成了公司制企业、集团企业、集体企业、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合伙企业、联营企业、业主制企业等“多种企业组织形式群”。

这些正是我们党的政策所允许和支持的。因为过去我们公有制经济的比例太大,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但我们党既不主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也不主张实行单一的私有制经济。在当代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包括一些老牌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单一的私有制经济,何况社会主义的中国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国有制经济比例和份量太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国家实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改革与调整政策,国有经济要逐步从一些竞争性行业中退出来。这种改革调整战略的力度就够大的了。哪些该退,哪些不该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效率原则;二是社会公平原则。即便是应该退的部门,也要遵循国家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策,不能一下子推到极端。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首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地位,是保证社会公正和公平的强大物质基础,有了这种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两极分化,从而从整体上保证人民的共同富裕;其次,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保证大局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大局稳定了,人民才可能安居乐业;再次,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发展了,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由于我国过去公有制经济和国有制经济规模太大、比例太高,因此,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方针。在今后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中,从总体上来说,是国家的有所不为大于有所为,国有企业的退大于进。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公有制经济和国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会进一步下降。即便是现在,从数量上来看,已有一些地方的非公有制经济超过了公有制经济。而且,这一情况在全国还会继续发展。那么,“公有制为主体”原则是不是就成了空有其名的招牌呢?

对此我认为,在这种大趋势下,我们并不是要抛弃“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而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公有制为主体”的内涵。即要把“数量性”的“公有制为主体”,不失时机地发展为“功能性”的“公有制为主体”。

那么,又怎样看待“功能性”的“公有制为主体”呢?对此,我曾在《民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理论创新与替代》一文作过论述。

就国有经济来说,我们早已不强调主体,而是主导。而“主导”本身就是“功能”的含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实现的:一是国有资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重要产业及社会公益部门占支配地位;二是通过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方式带动更多的非国有资本;三是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和在技术、管理、效益方面的优势地位引导非国有经济。

问题是怎样从“功能”上认识整个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会大大发展起来。传统的集体经济有两种形式:农村集体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了新型集体经济并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而且将继续发展,主要有:社区集体经济,社团集体经济,社会基金集体经济,联社集体经济,合伙集体经济,等等。同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混合经济会广泛地发展起来。混合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并不需要在数量上很大,但只要是处于控股地位(今后越来越多的是相对控股),就会使该混合经济企业在总体上有了公有制的倾向,从而接受公有制经济的调控和引导。

以上公析表明,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从而在数量上超过公有制经济的情况下,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并不是从数量上体现出来的,而是从功能上体现出来的。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评改革开放的几个重要理论认识问题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