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的处世之道与中国现阶段的道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训论文,之道论文,现阶段论文,中国论文,道德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模式,一个家庭、家族要想自立于社会并获得发展,既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外人和社会的关系,因而以“教家立范”、“提撕子孙”为宗旨的传统家训教化,在强调睦亲齐家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子孙进行立身、处世之道的教育灌输。传统家训内容丰富、朴素而又闪烁着哲理的光辉,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概括起来,大致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爱众亲仁,博施济众的博爱精神。传统家训在教诫子弟家人处理好与社会他人的关系时,始终将涵养爱心、“做好人”(高攀龙:《高子遗书·家训》)放在为人处世之首。明代官吏姚舜牧提出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智术仁术不可无,权谋术数不可有”。他认为家道长久的根本是“仁”,“创业之人,皆期子孙之繁盛,然其本要在一‘仁’字”。他告诫真正为子孙考虑的家长,应重“心地”、“德产”而不是田地、房产(姚舜牧:《药言》)。许多家训还要求家人要将爱心付诸行动。《郑氏规范》等家训要求家人除非特殊原因,不得延请乳母喂养孩子,以免使乳母之子忍受饥饿,缺乏照顾。郑板桥自幼家境贫寒,为官以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他并未将所得俸银留作自家使用,而让其堂弟分给亲友、乡邻,并要全部分完:“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大数既得;其余邻里乡党,相周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止。”(《郑板桥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页)
第二,救难怜贫、体恤下人的人道思想。家训作者都把尽自家财力、物力资助贫苦族党乡人,关心照顾鳏寡孤独视为处世做人的基本准则。认为“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高攀龙:《高子遗书·家训》)。许多家训中都积极倡导家人热心公益事业,大到造桥修路,小到免费供应茶水,几乎无不涉及。这种人道思想还鲜明地体现在对待奴婢、佃户的问题上。不少家训作者在坚持封建尊卑原则的同时,要求家人善待家仆,关心他们的衣食冷暖,体恤他们的辛苦,在人格上平等地对待仆人及其子女,不可虐待奴婢,不能增加佃户田租。蒋伊的《蒋氏家训》规定:“不得逼迫穷困人债负及穷佃户租税。须宽容之,令其陆续完纳,终于贫不能还者,焚其券。”袁采的《袁氏世范》要求家人在婢女成年以后要还其父母,仆人年老无家可归者要养其老。
第三,近善远佞、慎择交游的交友之道。许多家训作者都注意到了社会环境和友邻品行对子弟成长的重要影响,告诫子弟谨慎择友。他们认为“人生以择友为第一事”,“保家莫如择友”(张英:《聪训斋语》卷二),反复告诫子弟交友要谨慎,近君子,远小人。要交“敦厚忠信,能攻我过”的“益友”,不交“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的“损友”(朱熹:《朱子文集·与长子受之》)。
第四,好生爱物、物人一体的和谐意识。家训伦理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万物一体”观念的影响,也教育家人子弟“爱惜物命”,将人道主义的处世思想推人及物。家训名篇《袁氏世范》指出:“飞禽走兽之与人,形性虽殊,而喜聚恶散,贪生畏死,其情则与人同。”因而,“物之有望于人,犹人之有望于天也”。袁采要求家人天气寒冷时,经常去检查一下牛马猪羊鸡狗鸭的圈窝是否遮风挡寒。他认为“此皆仁人之用心,见物我为一理也”。不少家训都抨击了滥杀动物以满足口腹之欲的行为,甚至将“爱惜物命”提到了“养心”、“求仁”、“积德”的高度。如高攀龙就说:“少杀生命最可养心,最可惜福。一般皮肉、一般痛苦,物但不能言耳。不知其刀俎之间何等苦恼,我却以日用口腹,人事应酬,略不为彼思量,岂复有仁心乎?”(高攀龙:《高子遗书·家训》)因而,他要家人待客时少用肉肴,兼用素菜,以少杀生命,积德行善。
第五,中和为贵、文明谦恭的修养观。乐群贵和、文明谦恭是中华民族处世哲学的基本内容,几乎所有的传统家训都一再叮嘱家人子弟要涵养品德,加强礼仪修养,宽厚待人,谦恭谨慎。要“遇事须平和处之”蒋伊:《蒋氏家训》);对乡亲邻里,更要“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郑文融等:《郑氏规范》);“处宗族、乡党、亲友,须言顺而气和。……宁人负我,无我负人”(庞尚鹏:《庞氏家训》)。康熙皇帝教训皇族的《家训格言》中甚至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修养作为规范人行为的根本手段和社会运动的原初动力。他说:“礼之系于人也大矣!诚为范身之具,而兴行起化之原也。”曾国藩47岁时,以自己生平不注意礼仪而到处遇到麻烦的经历,告诉弟弟与人交往中礼仪的重要性,嘱其随时注意这方面的修养(参见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咸丰八年正月十四日《致沅弟》)。
这些仅仅是传统家训处世哲学的几个基本方面,而且是至今看来仍是积极意义的内容。当然,传统家训的处世之道也是良莠并存,其中不乏明哲保身等封建糟粕和唯心主义的俗见,是应当予以摒弃的。
二
传统家训在对子弟家人进行处世之道的教育时,为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教化途径、方法、形式上都作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探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颇具特色的措施和经验,其中不少至今仍值得吸取和借鉴。
第一,举行经常的训诫仪式。比如《郑氏规范》就严格规定每天三次饭前念诵训戒词。做法是:每天清晨,击钟二十四声,全家起床洗漱以后,都到“有序堂”坐下,让未成年的子弟朗诵家传的男女训戒之辞,此外每月初一、十五,家长还要率领全家老小念唱祖训。
第二,建立定期的“民主生活会”制度或通过聚会进行彰德抑恶的规诲。这种制度类似于今天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制度,是一种看来非常新颖而效果不错的方法,不少古代家训中都有类似的规定。庞尚鹏的《庞氏家训》规定,每月初十、二十五两天召开家庭会议,合家老少,都来参加。会上,各人讲述半个月来的劳动生活情况及所见所闻,“或善恶之当鉴戒,或义所当为,或事所当己者,彼此据己见次第言之。各倾耳而听,就事反观,勉加检点”。姚舜牧家训《药言》规定:一是利用祭祀聚会之机表彰先进,惩诫过恶,教育族人。二是利用家庭聚会的形式,来进行“互相规诲”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第三,填写《功过格》,以知非改过。袁黄的家训《训子言》中向家人介绍了自己通过这种形式砥砺德行的具体方法。他将“功格”和“过格”各分为50条,每一条都标有做此事后应得的分数。比如“救免一人死”,“准百功”;“遇一病告救不救”,“准五过”等等。袁黄要求儿子每天晚上认真填写,这样“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仁爱之心就得到了培养,待人处世就会避免许多过失。这种填写《功过格》的修养方法,经袁黄的整理提倡以后,遂大行于世,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运用诗词歌诀、格言箴语对子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诗词歌诀琅琅上口,处世格言生动明快,易记易学,深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如徐奋鹏的《教家诀》、庞尚鹏的《训蒙歌》、邵雍的《诫子吟》、范质的《戒从子诗》、曾国藩的《忮求诗》、陆游的《示儿诗》等等都是很有名的,其内容包括教子立身处世,修身做人。还有一些以箴言、格言、警语的形式写成的家训,如曾作为蒙学读本、流传很广的朱柏庐《治家格言》,以及明朝官吏吴麟征的《家诫要言》等就是这样的家训著作。
第五,刻石立铭,时时对照检查。明代陈继儒的家训著作《安得长者言》的导言中说,他平日将生活实践中的所思所闻随手题在屏风上,以便子孙们躬耕之余阅读,受到教育。吕坤将他为家人子弟制定的居家做人、积德行善的《孝睦房训辞》撰刻在“戒石”上,要他们“朝夕诵思”,检查自省。再如,左宗棠要儿子将他信中关于如何处世做人的训示,贴在墙上,经常检查反思。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通过向儿子们解释“孝友堂”匾额的来历,教育儿子时时记住“孝友”的含义,莫污家声。
第六,“陈达世故”的实践锻炼,以增长处世经验。曾被明代皇帝多次旌表过的郑氏家族的《郑氏规范》中规定,为了开阔子弟们的眼界,使之通晓人情世故、积累处世经验,并培养其治家、谋生的能力,规定“凡子弟当随掌门户者,轮去州邑,练达世故,庶无懵暗不谙事机之患”。这确是非常必要的。
三
探讨传统家训中有关处世之道的内容及其实施途径和措施,是为了现实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养和正确的处世态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国民的需要。这里试就传统家训作者对子弟家人有关处世问题的教诲和指导给我们的启发谈一些看法。
首先,认真寻找传统家训的处世之道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契合点。笔者认为,传统家训的处世之道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最佳契合点应该是社会公德领域。诚然,我们今天的生活交往的范围与古人的生活圈子决非同日而语,但是,处世哲学与社会公德一样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积累,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生活准则。“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列宁选集》,第3卷,第247页),传统家训的处世教化及其实践在今天也必然有它存在的一定根据。在扬弃传统家训的处世之道为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服务的时候,需要我们根据时代的特点,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认真探索二者的契合之处,以发挥其对现实的鉴诫作用。
其次,继承古代家训重视处世之道传授的传统,将处世之道的教育作为社会公德建设和人生观塑造的重要内容。传统家训文化对处世问题的重视实质上是对“处人”问题的重视(当然也有对物我关系的重视)。这种精神是应该弘扬的,我们要将处世之道摆在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处理好社会公德建设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同时,处世问题也是处理人生、对待生活的问题,这对我们今天的人生观教育也是一个启迪。树立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是热爱生活、追求幸福人生的需要。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也鱼龙混杂地渗透在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中。对于这些消极的处世哲学的影响,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借鉴传统家训做法,将正确人生观的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此外,在注意加强家庭教育的同时,还应做到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共同完成青少年科学人生观的指导和塑造。
再次,弘扬传统家训处世之道的基本精神和积极内容,利于我们的道德规范建设,尤其是交往中人际关系、物我关系规范的现代构架。传统家训将“做好人”作为人生的基本坐标,倡导爱众亲仁、博施济众的人道主义,乐群贵和、文明谦恭的修养观,以及关于交友之道的许多精辟见解,对人们之间道德关系的调适,对融洽、和睦、温馨的人际氛围的形成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都可以通过扬弃来为我们今天的道德规范建设特别是社会公德规范建设服务。至于传统家训中将人道主义的处世思想推人及物、把“爱惜物命”提到“养心”、“求仁”、“积德”高度加以强调的教化理论,对于培养人们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意识,对于现代生态伦理规范的建构,都是很有借鉴作用的。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世纪。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看,社会越发展,人类的公共生活领域就越扩大,需要调节的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就越复杂,社会交往准则也必然会越多。新的世纪,我们将面临更多的社会问题,人们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交流将更为频繁和广泛。这就需要我们在处世哲学方面具有更高的素养,去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