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论文_衣春娜,毕朝晖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论文_衣春娜,毕朝晖

衣春娜 毕朝晖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 山东 淄博 255200)

【摘 要】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盆底电刺激进行康复治疗。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结果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尿流动力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和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盆底电刺激疗法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85-02

在临床诊疗中,神经损伤简称为SCI(spinal cord injury)。它的主要病因就是脊髓结构和功能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受到损伤,导致患者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等脊髓神经功能出现障碍。从目前临床诊疗的实际情况来看,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最需要康复治疗的一种并发症。同时,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瘫痪、感染的首要危险因素,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源性膀胱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重要影响,同时也给患者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为了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最佳康复疗法,我院对70例相关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从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对脊髓损伤的修订标准,且病情基本稳定们能够坚持2个月以上康复训练或轮椅活动,所有对象的尿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尿肌反射亢进。同时,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度不平衡的患者,患有严重的肝肾疾病和心脑血管、肾积水等疾病的患者均排除在外。根据训练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为26-70岁,平均年龄为(45.6±10.9)岁。从损伤的类型来看,17例颈髓损伤,15例腰髓损伤,3例胸髓损伤;7例为完全性损伤,28例不完全损伤;14例下运动神经元损伤,21例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观察组共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24-71岁,平均年龄为(45.8±10.3)岁。从损伤的类型来看,18例颈髓损伤,11例腰髓损伤,6例胸髓损伤;9例为完全性损伤,26例不完全损伤;13例下运动神经元损伤,22例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损伤类型等资料,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康复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具体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盆底肌训练,具体操作就是患者在床上取平卧位,按指导进行肛门的收缩和放松,每个动作保持3秒,交替15-20分钟。第二种:逼尿肌收缩诱发训练:患者需要先将尿液排空,然后进行15-20分钟膀胱区的频谱照射,按摩膀胱区15分钟后将灌注的50毫升的常温生理盐水迅速排出。第三种:手法按摩促排尿:在膀胱充盈,且到达脐上两指宽时就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来促进排尿,护理人员用单手,按照由外到内的方法来按摩患者的下腹部位,按摩时应该平均用力,力度可由轻到重,待膀胱收缩成球状之后,可用手拖住膀胱底,然后朝前下方对膀胱进行挤压。

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盆底电刺激进行康复训练,具体操作如下:使用由台湾科隆公司制造生产的ST-608型号的尿失禁治疗器进行康复治疗,仪器的参数设置具体为:波宽为220毫秒,频率为10-40赫兹,刺激的强度为10-15毫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训练时,患者可以取仰卧位或者平卧位,将治疗棒放置在男性患者的直肠和女性患者的阴道内,然后根据患者对刺激的耐受程度来调整刺激的强度,利用电极棒两端的电流来对骨盆底的肌肉进行刺激,每天2次,每次约0.5小时。

1.3 观察指标

接受2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当P<0.05时,则表明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结果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尿流动力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和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流动力学结果对比

组别时间VH2O(mL)Pves(cmH2o)Pdet(cmH2o)BC(mL/ cmH2o)

对照组(n=35)治疗前125.07±28.6363.84±22.3853.71±18.382.41±1.19

治疗后127.44±32.0255.73±16.1651.26±16.143.54±1.19

观察组(n=35)治疗前124.64±27.4265.8±32.4352.66±18.852.65±1.36

治疗后144.85±34.5754.51±17.2742.81±15.834.76±1.05

3 讨论

脊髓损伤急性期常表现为脊髓休克,常可合并肌痉挛、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神经性疼痛、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是病人最迫切需要康复的问题,也是目前康复医学科需要帮助病人解决的主要问题,现在主要康复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就是控制或消除尿路感染;第二种就是恢复膀胱适当的排空能力;第三种就是恢复膀胱适当的控尿能力;第四种就是尽量不用留置导尿管。

从目前诊疗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医生都认为在患者全身一般状态稳定后 ,予以无菌性间歇导尿是脊髓损害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训练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膀胱周期性扩张,刺激膀胱恢复正常储尿、排尿功能,使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减少 ,达到平衡性膀胱的指标。电刺激主要是电冲动传导至盆底肌及尿道周围横纹肌等肌群,配合盆底肌训练,提高盆底肌肉训练效果,进而引起脊髓神经反射对逼尿肌产生抑制作用 。

本组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结果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尿流动力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和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在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联合盆底电刺激疗法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源膀胱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小军,吴建贤.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与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学组、《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学组、《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1.

[2]王晓丹,冯晓东,刘承梅,等.脐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30例临床观察[A].2014年河南省康复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7.

[3]姜丽利,李国艳,庄巧华,等.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个体化康复护理[J].现代护理,2006,04:385-386.

论文作者:衣春娜,毕朝晖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2

标签:;  ;  ;  ;  ;  ;  ;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论文_衣春娜,毕朝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