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工程的造价往往较高,所以必须在工程项目建设全程强化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概述入手,就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阶段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理,需要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直到整个工程竣工验收,对整个工程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主要是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确保工程项目的成本得到合理控制,保障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因而作为项目管理人员,自身必须加强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切实注重全过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最终有效的完成项目管理任务。
1.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内涵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其实施全过程管理模式,主要是从工程立项开始,在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阶段,切实加强对其管理潜力的分析,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切实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模式,最终达到项目管理目标的同时将工程按时、高效、保质保量的交付业主使用[1]。
2.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前提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以下特点:①工序复杂多样;②工期长;③资源消耗大;④人员复杂。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全过程项目管理成效的提升,我们必须坚持分阶段制定项目管理目标的前提,才能优化配置资源,使投资估算、工程概算、设计预算、承包合同价更加的合理准确。而在分阶段制定项目管理目标时,业主应结合设计方案,编制投资估算报告。待投资估算报告编制完成后,还需对估算报告进行修正与细化,形成施工图纸。其次,在招标时确定中标合同价,以便作为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目标。最后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总造价进行审核与结算,并以最后决算结果作为工程的总造价。通过分阶段控制造价,不仅能使各个阶段的投资造价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并能推进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工程的决策结果直接关系着施工的成败与否,关系着造价的高低与投资的好坏。而工程设计的水平与效果,直接关系着工程施工工期、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在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时,重点将决策阶段与设计阶段进行优化,可有效的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强化工程整体质量[2]。
3.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措施分析
3.1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是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的源头,而针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项目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因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直接关系着后期项目施工的决断,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项目管理具有先决性与指导的意义。另一方面,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选择投资方案的主要依据,并也是决定项目可行性与项目审批的依据,是整个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的源头。在投资决策阶段,依据已有的资料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费用进行预测与估算。随着投资决策阶段的深化,还应对动态投资进行估算,以防止价格变动对投资决策造成影响。
3.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也是控制工程项目的主要环节。对于工程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工作,并不是一味的减少资金的投入,而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平衡,并引进先进的技术、功能的优越,才能使投资得到合理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与经济管理人员应紧密合作,对工程项目进行限额设计。加强设计人员的造价意识,并要求经济管理人员及时对成本进行计算,以便达到动态控制投资的目的。以招标的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招标,并编制竞争机制,利用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比较,来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以便达到项目管理的目的。最后,应从诸多设计方案中进行比选,切实加强对其专业性、经济性的论证,确保所选的设计方案的质量最高、成本最低,才能为全过程项目管理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3.3招投标阶段
实现招标阶段的项目管理目的,招标单位首先应结合市场实际变化,并切合实际编制出合理的标底,确保标底的合理性、正确性。其次,业主可结合工程的规模、类型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包方式,以便使工程项目得到控制。还应引入竞争机制,以便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在工程招标阶段,还应制定合理的招投标制度,并确保招投标环节的公开性、公平性与公正性,可避免招标阶段出现腐败或混乱的现象。最后,招标单位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技术等要求,选择具备足够技术、资本、能力的施工单位,才能使工程项目得到合理的控制。在签订合同时,工程项目的合同文件,是发包人与承包商双方必须遵守的文件合同,更是约束双方行为的唯一准则与依据。但由于工程项目具备周期长、数量大,且牵涉面广泛,使工程全过程的造价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应结合工程施工阶段设计不同阶段的合同管理内容与目标。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管理要求,制定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确保工程项目管理的可靠性、正确性。
3.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是各阶段投入资金最大的阶段。在工程施工阶段,做好项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主要组成部分,不仅牵涉了人力、物力、设备等诸多方面,同时决定工程质量的主要阶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一般不能随意变更设计,避免引发成本和进度问题,对于需要变更的设计,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与工程计量有着紧密联系,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工程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核验,以便统计出准确的数据资料。与此还应对照设计图纸、施工进度及现场签证,审核签认计量单,以便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在工程施工阶段,还应结合标书规定,对材料的价格进行审核,并根据竣工调价系数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不仅能使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得到有效控制,还能避免不必要资金的产生,为单位带来更理想的经济效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应结合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与技术,并适当合理的简化施工工序,可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确定材料价格,以便使工程项目得到控制。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体系,适时了解与掌握市场价格、控制工程变更等措施,都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控制。最后,切实强化对施工人员的成本教育,不断的提高其自身的成本意识和成本控制方法,引导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强化其成本控制意识,进而有效的达到成本控制的最优化。
3.5竣工阶段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阶段进行管理时,由于其属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最后阶段,为强化对其的管理,需要我们切实注重对工程竣工阶段管理工作的开展。一般而言,需要切实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审核,切实做好工程质量的验收,进而更好的促进工程项目顺利的完成,同时还要将工程费用汇总,及时的编制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在做好自我审查的基础上才能上交,从而更好地确保其与真实的工程项目一样[3]。
4.结语
综上所述,全过程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全程,从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可有效的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达到项目管理的目的,还能推动我国事业的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吴彦龙.谈建筑施工全过程管理与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S1):71-76.
[2]徐海燕.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9):18+23.
[3]黄志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究与实践[D].南华大学,2016.
论文作者:谢璋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工程项目论文; 阶段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全过程论文; 工程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