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单县妇幼保健院 信息科 27430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为护理产后出血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44例,按照不同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2例。实验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护理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100.00±0.0)分,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6.88±5.44)分,实验组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6.8±7.6)h、(10.1±3.2)d,实验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0.3±6.2)h、(5.8±2.1)d,对照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远远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的护理总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应用常规护理方法。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产科;产后出血;临床应用效果
胎儿在分娩之后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则被视为是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在晚期产后出现一般是指在二十四小时之后,产后1周到2周出现出血大多是为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出血[1]。在手术的过程中,采取人性化的综合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44例,按照不同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44例,按照不同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在知晓的情况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实验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8±2.45)岁,其中有15例初产妇,7例经产妇;10例顺产妇,12例剖宫产妇;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7.6±3.11)岁,其中有14例初产妇,8例经产妇;11例顺产妇,11例剖宫产妇。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分娩方式比例以及产次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吸氧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护理等。
实验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护理工作人员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应该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对产妇的面色、尿液以及神志等状态进行观察,适当的开展语言安慰动作,缓解产妇的焦虑以及不安情绪,确保患者能够处于最佳的放松状态。一旦产妇出现出血情况时,护理工作人员此时应该积极的配合医生展开急救处理,利用静脉通道并且按照医生的指示准备好相关急救物品,严格保证静脉通道的顺畅度,在产妇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输入相关药物,在较为紧急的情况时还能够进行输血。分娩之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严密观察产妇的出血量。一旦患者的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时,则需要立即采取相关止血措施,此时产妇心理压力会比较大,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要以十分的耐心来讲解相关机制,并且让患者的家属能够多多鼓励患者,使得患者的压力能够有效减轻,树立起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出血情况。与此同时,护理工作人员也需要将病房的基本环境设置好,选出患者对病房的陌生感。制定相关的休息制度以及责任护士等,对患者的一切问题均不能够采用不知道或者不清楚等态度,而是要耐心的听患者的诉求,对其疑问尽量解答,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1.3观察指标
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护理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1.4评价标准
非常满意:产后出血患者对护理服务打90~100分;满意:产后出血患者对护理服务打70~80分;不满意70分以下。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100.00±0.0)分,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6.88±5.44)分,实验组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6.8±7.6)h、(10.1±3.2)d,实验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0.3±6.2)h、(5.8±2.1)d,对照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远远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产后出血的发病速度较快、病情进展较为严重,严重危及到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简而言之,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产后出血一般病因为以下五种:其一,胎盘因素;其二,宫缩乏力;其三,凝血功能障碍;其四,子宫内翻;其五,软产道裂伤[2]。所谓的人性化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而开展的一系列护理活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全面的关注到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全面的消除术后疼痛[3]。妇产科中的人性化护理模式以尊重和关怀患者为基础核心,以患者为中心为重要指南,将护理的工作全面地落实到各个细节中,使得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促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100.00±0.0)分,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6.88±5.44)分,实验组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 王红.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41-343.
[2] 罗娜,郭丽.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23):211-211,212.
[3] 张红平.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0(28):518-519.
论文作者:王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产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产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