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61)
【摘要】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络现象、腧穴特异性、腧穴—脏腑效应和针灸临床中的具体应用,理论结合实际,认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便捷、无辐射的医学影像学新技术,在针灸—经络系统理论的研究及指导针灸临床实践中具有切实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针灸;经络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353-02
中医学认为经络“内藏于脏腑,外络于支节”,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现代研究认为经络系统可能是一种具有多元结构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的通道系统。红外热成像技术以往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诊断,近年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医学影像学新技术[1-2]。以往对针灸—经络系统理论的研究涉及其内涵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1.对经络现象的观察研究
经络现象内涵广泛,主观循经感传现象和经络的各种客观反应特性都属于经络现象。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热像分布的观察是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经络现象的重要手段。
张栋[3]运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发现,自然状态下健康人体表某些区域即可观察到特殊分布的高温带,许多高温带分布与经络循行路径大致相同,以后正中线督脉区高温带出现几率最高,且与督脉分布重合性较好。陈丽[4]对60例健康人体表红外热像分布的观察得出了类似结论,认为大部分健康人在自然状态下体表可观察到循经分布的红外辐射轨迹,以循督脉分布者出现几率最高,达68.5%,其次是循手三阴经和循手阳明经分布者,出现率分别为40.6%和29.1%。
胡翔龙等[5]、许金森等对健康人分别在经穴和非经非穴部位进行加温后观察其红外热像改变,结果显示:对经穴加温后局部皮温变化沿经双向延伸扩展,而对非经非穴部位加温后,其皮温升高仅限于局部,以加热点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未显示明显方向性,且前者皮温变化扩展速度明显快于后者;进一步对前臂内侧手三阴经穴持续加温,在红外热像仪下可逐渐显示出与经典描述的手三阴经循行路线大致相同的红外辐射轨迹。这说明经络的导热性较非经部位好,经络系统可能是一种具有多元结构、导热性良好的通道系统。
潘晓华等[7]对14名健康人任脉穴、任脉上非穴及非经非穴部位分别进行加温后观察其红外热像图改变,结果显示:对任脉穴或任脉上非穴进行加温可显著提高循任脉红外辐射轨迹出现的几率;持续加温时,从红外热像图上观察,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变连续规整,且沿经扩展延长;对非经非穴部位进行加温一般不能诱发该现象。这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针灸治疗原则提供了一定依据。
此外,刘瑞庭等观察到,50%以上主诉发生沿足阳明经循经感传现象者可出现循足阳明经红外辐射轨迹扩展现象,与主诉无循经感传者比较有明显差异。这为临床观察循经感传现象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2.对腧穴特异性的观察研究
腧穴特异性是指刺激特定腧穴可以对相应组织、脏腑或官窍等病变产生特异性的治疗作用。
赵博文观察50名健康人针刺合谷穴前后面部红外热像图的改变发现,针刺合谷穴后面部多部位温度明显升高,其中口区升温最明显。刘瑞庭等观察到,针刺合谷穴可引起面部多区域皮温升高,尤以与手阳明经循行部位有关区域皮温升高最著,而针刺内关穴无此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张栋对行针刺合谷穴治疗面瘫的患者针刺前后面部红外热像分布的变化进行观察,并分别与针刺外关、足三里穴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针刺合谷穴后75.8%的患者出现面部多部位升温反应,其中19个部位的升温反应具有统计学意义,口鼻部升温幅度明显大于部其它部位;而所设外关、足三里穴对照组针刺后面部升温无统计学意义。
张栋等还对针刺光明穴前后面部红外热像分布变化进行观察,并与针刺外关、足三里、合谷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发现:针刺光明穴后目区升温明显,目—面温差值加大,而各对照组升温不显著。这说明光明穴对眼部有特异性作用,为光明穴治疗眼部疾病提供了一定依据。宋晓晶等将5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患侧光明穴组和针刺患侧合谷穴组,并对各组病例于针刺前后分别采集面部红外热像图。结果显示:针刺光明穴后,健、患侧眼区升温明显,且患侧眼区升温值较健侧眼区大;针刺合谷穴后,口区皮温升温明显。结论认为:光明穴与目区、合谷穴与口区的效应关系比较密切。方镇洙将40名健康人随机分为内关穴组、公孙穴组、非内关穴组和非公孙穴组,并分别对各组相应腧穴及非腧穴对位进行针刺,观察针刺前后脘腹部温度分布变化。结果发现:内关穴组及公孙穴组针刺前后脘腹部温差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而非腧穴对照组针刺前后脘腹部温差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
3.对腧穴—脏腑效应的观察研究
腧穴—脏腑效应是指脏腑病变可以反映在体表相应腧穴上,刺激体表腧穴又可以对相应内脏起到调治作用。这充分体现了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的特性,也是针灸治病的重要原理。
邓海平等分别对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神门、内关二穴进行了红外辐射光谱的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神门、内关二穴红外辐射在多个波段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从物理学角度为腧穴—脏腑效应提供了一定依据。
张栋等[6]对10例急性化脓性胆管胆囊炎模型家兔剪掉皮毛后体表红外热像分布进行连续性观察,其中6例出现躯干双侧面纵向高温带,分布与足少阳经体表循行路线近似,对照组则无此现象。在此基础上,张栋等[7]又对心包炎病理模型家兔体表红外热像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所观察的23例动物模型中,15例出现了前肢内侧面正中高温带,与手厥阴经循行路线近似;8例对照组模型动物体表温度分布变化不显著。上述循经高温带的出现可能与胆囊炎或心包炎的病理变化相关,并与足少阳经或手厥阴经体表循行路线有对应关系,内脏病变可能是相应循经高温带产生的机制之一。
4.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屈箫箫等[8]对30例健康人和4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双侧面部温度分布和血流灌注量对称性及相关性的观察研究显示:正常人面部各区温度分布和血流灌注量有一定对应关系,双侧面部温度分布和血流灌注量对称性良好;周围性面瘫患者双侧面部对应区温差值加大,温度分布和血流灌注量对称性亦较差。提示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温度分布对称性差异可能与其面部血流灌注量的改变有关。张栋等[9]研究认为,健康人面部温度分布对称性良好,双侧面部温度分布不对称是面瘫患者面部温度分布的重要特征,且双侧面部温差值的大小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行针刺治疗后升温明显者较升温不明显者预后好。这为针灸临床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面瘫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热层析技术是一种红外热成像新技术。刘忠齐创新的热层析技术用热—电模拟的方法类比模拟人体内部的传热情况,将红外热成像技术所采集的体表温度分布信息拓展到了体内的热分布信息,实现了对人体内部热分布的三维重构。目前热层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乳腺肿瘤方面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达90%,并对判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有重要价值;在诊断甲状腺疾病、肺部疾病、肝病、前列腺增生、子宫肌瘤等方面具有良好反应;在中医理论研究方面尤其是在对针灸—经络系统理论的研究中,热层析技术因其无损深部测温等特点显示出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5.小结
针灸—经络系统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得出了许多较为肯定的结论,这为该理论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也促进了针灸临床的发展。现代医学红外热成像技术和新兴的热层析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且在针灸—经络系统理论的研究中独具优势,能够指导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显示出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杨爱明,杨宇,余仕汝等.红外热像仪用于医学中[J].红外技术,2004,26(6):97-99.
[2]张栋.针灸原理和经络研究中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J].中国针灸,2004,24(1):37-42.
[3]陈丽.TTM红外热成像技术及其在经络现象研究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刘瑞庭,庄鼎,杨秀珍等.循经感传现象客观显示的研究[J].针刺研究,1990,3:239-243.
[5]赵博文.热层析方法用于针刺合谷后面部温度变化的研究[D].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013.
[6]张栋.针灸原理和经络研究中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J].中国针灸,2004,24(1):37-42.
[7]方镇洙.应用DITI对中医经络学再认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1): 357-359.
[8]刘忠齐,TTM医学评估技术的现状及展望[A].香山科学会议,第207次学术会议报告文集,2003:7-15.
[9]杨爱明,杨宇,余仕汝等.红外热像仪用于医学中[J].红外技术,2004,26(6):97-99.
论文作者:彭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针刺论文; 经络论文; 针灸论文; 面部论文; 体表论文; 层析论文; 脏腑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