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货市场论文,对策论文,粮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出现了萎缩现象。从1995年开始,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日趋下滑,交易量平均递减30%左右。尤其是1998年以来,交易量开始加速下滑,全国期货交易量和成交额每年减少4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粮食现货市场也存在着两大困境:一是供求矛盾突出。进入1997年后,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产销基本平衡变为供大于求,粮食市场疲软,销售不畅,粮食积压严重。二是购销体制不顺。在粮食总量供大于求及优质粮食品种相对不足的流通形势下,一直执行按保护价不加限制地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既不利于粮食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的调整,又脱离国家实际的财政能力,造成国有粮食企业的粮食超储逐年增加,既销不出去又增大仓储及管理费用,使得国有粮食企业不堪重负,连年亏损。
走出我国粮食现货市场困境的方法是利用期货市场这一现代市场手段,促进粮食流能领域的市场化进程。粮食期货市场具有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可以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为国家合理制定和调整粮食收购保护价提供可靠依据;可以转移粮食企业经营风险,改善粮食企业经营状况,改变我国的粮食风险一直由政府、农民和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的局面;可以很大程度上克服现货市场的种种弊端,如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合同履约率较低、企业间三角债长期拖欠以及不正当竞争等现象。
粮食期货市场要以服务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粮食现货市场发展为宗旨,进一步在健全法制、加强管理、机构重组、规范运作、功能创新等诸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这是我国粮食期货市场走出低谷,走向繁荣的惟一途径。
一、实施《条例》,完善《条例》。
我国期货市场于1999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简称条例)及配套的四个办法。它的颁布不仅表明在我国发展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同时也推动了期货市场的规范,使期货市场发展进入法制化的道路。《条例》实施一年来,我国期货市场法制环境大大改善,市场运作的规范化程度有显著提高。
但是,由于《条例》是在通货紧缩的初期制订的,很多规定偏重于限制。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不景气的原因,一是粮食现货市场低迷,二是上市品种少、资金少、市场小,再加之《条例》的某些限制,使粮食期货市场的状况更趋恶化。当前,整个金融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对《条例》中的某些限制需要修订。例如,《条例》规定期货经纪公司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自营业务,而我国的期货经纪公司大多有自营业务,《条例》实施后必须终止自营业务。《条例》更规定,期货比纪公司除接受客户委托,从事期货交易所上市期货合约的买卖、结算、交割及相关服务业务外,不得从事其他业务。经纪公司只能靠上述业务的手续维持,在市场低迷时是很困难的。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内期货市场持续低迷,交易规模逐步萎缩,期货经纪公司亏损面增多,亏损额加重,目前全国期货经纪公司的亏损面达85%以上。期货经纪公司的大面积亏损,不但动摇了期货市场的基础,而且极大地制约了期货市场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对于部分资信状况好,管理规范的期货经纪公司,应该允许其从事自营业务。
二、积极培育粮食期货市场的主体。
期货市场的主体是由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构成的。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主体尚未成熟,机构投资者不足,中小散户过多,形成了粮食期货市场以中小散户投机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这个特点决定了粮食期货市场资金规模有限,市场稳定性较差,期货价格极易受到别大户操纵,导致市场价格失真,风险加大,正常的套期保值业务难以运作。培育粮食期货市场的竞争主体,主要是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理性成熟的套期保值者群体和投机者群体。由于粮食期货市场是行业内市场,具有该行为的专业性特点的市场,因此,培育套期保值者应以粮食生产经营企业为主。一方面加大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力度,把企业培育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型企业,逐步进入粮食期货市场,利用套期保值规避经营风险,使其成为重要的竞争主体;另一方面创办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中介组织代表农民利益进入粮食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保护农民利益。应鼓励社会游资及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进入粮食期货市场参与套利保值交易。为防止过度投机,应建立相关制度加以引导和制止。如健全大户报告制度,完善涨跌停板制度,建立最高持仓制度,严格制度裁制度等。
三、优化粮食上市品种结构。
我国期货市场上的“过度投机”,主要出现在小品种的期货交易中,因为短期高额利润的游资对在大品种期货的市场行情进行操纵时具有较大难度,即使这些游资进入期货市场,也只能起到润滑期货市场运行的作用,不可能像在小品种期货交易中那样可以为所欲为地操纵市场进行大户“造市”。大品种期货交易,游资操纵市场的成份相对较少,期货市场功能也能充分发挥。由此可见,期货品种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期货市场对社会游资的容纳程度,也决定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的有效发挥。而我国目前尚在运作的大宗粮食期货品种只有小麦、大豆和豆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期货市场在我国粮食市场的运行和粮食流能体制改革中的应有作用,也给期货市场的后续发展以及未来的生存前景投下了阴影。因此,开发大宗粮食期货品种上市不仅有助于深化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期货市场的整体形象及促进期货市场的正常运作展。
四、适度放开对进入期货市场资金的种种限制。
期货市场建立初期,由于其畸型的快速发展,有关部门加强了对期货市场的规范整顿,出台了很多限制期货市场资金进入的政策。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有关部门的政策和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目前这种政策限制却成为制约期货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对我国期货市场多年的规范整顿,期货市场逐渐步入了健康、有序、安全发展的轨道,客观上要求取消整顿时期下达的诸多限制措施,敞开资金进入期市的大门。我国国有企业入市规定可以在完善机制的前提下逐步放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在建立完善投资和风险控制制度的前提下,也可以有选择地逐步进入期货市场;在此基础上,引进和培育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利用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准确判断,在期货市场获利丰厚,同时也有利于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减少不合理波动,促进了价格回归。中国的期货市场同样需要机构投资者,要以超常规的手段迅速建立期货投资基金,使其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可以允许现有的证券投资基金适度参与期货交易,这在法律上无明确限制。比如《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并没有禁止基金参与期货交易。
五、开展粮食期权交易试点。
我国现行的粮食保护价护价政策,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而实行操作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常常受到损害。有些基层单位在粮食收购过程中,通过虚报收购量、库存等手段,骗取国家大量财政补贴。为改变这一状况,不妨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政府为了避免因农产品价格下跌给农场主造成的损害,于1993年开始鼓励农场主参与政府农业期权交易试点。美国农业部确定部分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生产者自行选购相当于保护价水平的看跌期权,政府代为支付购买期权合约的权利和交易手续费。①这种措施使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补贴通过期权市场直接与农场主发生紧密联系,农场主是农业补贴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我国也可进行粮食期权交易试点,在交易所进行粮食期货交易的同时,再开辟粮食期权交易。对优先进入集约化粮食生产地区,给予粮食期权支持。首先选定某一优质粮食品种为对象,在该品种主产省的某一地区试点。可按如下做法:粮食期权的买方可以是“四自”型的国有粮食企业、农民自己组建的粮食经营企业及国有农场等。期权买方按市场需求,在该粮食品种播种前,与以村或乡为单位,以政府保护价订购所需数量的该品种粮食。期权买方在期权市场上购买按粮食保护价的看跌期权,政府支付期权权利金和手续费。待粮食收获后,粮食价格无论升降,农民总能按保护价卖粮,不会出现打白条或拒收的现象;粮食经营企业规避了经营风险,政府宏观调控政策通过市场直接发挥功效。不仅使政府粮食价格政策更具合理性,政府财政补贴最小化,而且能够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
六、合理确定交割税率,完善交割管理制度。
目前期货交割的税率远远高于现货交易税率,有些在期货交割中征税而在现货交易中免税,这既不符合公平纳税原则,也不利于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而且在期货交割中还涉及到运输费、检验费、仓储费等费用,进一步加大了期货交割的成本,使期现价格的关联性降低,影响了期现价格的聚合的基差的缩小。税收制度一定要结合现货情况和期货市场的特殊性,合理确定税率,对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征税要公平对待。另外,交割管理制度直接影响期现价格的趋同和趋合,结合现货流通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交割仓库,压缩运输和仓储费用,降低期货交割成本,促进期现市场有效衔接。
七、建立独立的期货清算所,完善险管理体系。
目前交易所的结算中心(结算部)还不具有银行的职能,它只对会员和客户交存到交易所的保证金进行划拨和结算,实际只是控制了会员和客户的保证金,对会员和客户交易的外围资金(主要是指存放在结算银行的那一部分资金)未加控制。随着交易的发展,交易所结算中心(结算部)也应转变职能。从国际经验看,为了防范期货风险,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独立的清算所制度。独立的清算所不仅进行期货交易结算,而且参与期货市场的管理。在期货市场中建立独立的清算所,打破了期货交易中交易所与会员之间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形成了交易所、清算所与会员三者之间的三角制衡量模式。其中,会员是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交易所是市场交易的管理者,清算所则承担着风险管理的责任。这种制衡关系对期货市场的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八、逐步开通网上期货交易。
在新经济大潮冲击下,全球期货业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其中网上期货交易是当前发展的主流。目前客户(期货投资者)的期货业务均需委托期货经纪公司代理。期货经纪公司传统的资讯优势主要依托于信息不对称性和信息不完全性。但在网络时代,客户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在时效性和全面性上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是由于在新经济中信息被作为商品进行收集和处理,并借助网络技术以实时的速度,传递到用户的网络技术以实时的速度,传递到用户的网络界面上。这使得人们在获取信息方面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网络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网上期货交易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取代传统的期货经纪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