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能否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和条件,其中配网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是关键。要掌握配网运维的先进技术,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健全完善的运维管理工作体系,制定出科学的运维工作标准。本文对配网线路运行维护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运行;维护;措施
1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配网结构复杂,设备种类多,运维管理困难
配网运行维护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配网的主要特点就是点多面广、结构比较复杂。各线路、设备互联互供,采购回来的电气设备的形式多样,同一种设备可能是来自不同的厂家生产,性能、功能等都存在差异,不利于运行人员的日常管理。
1.2人为因素影响
电线杆会因为受到车速过快的车辆或者是驾驶员的倒车不小心受到损坏和碰撞;工作人员在安装线路的时候会因为疏忽而将导线弄得比较松弛,呈现与绝缘子分离的状态,出现短路,供电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影响;线路之间的距离因为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安装而过小,在大雨、大风等天气就会碰线,进而出现短路现象。
1.3施工因素
架设配网时忽视安全问题,盲目追求施工进度,比如地基不稳造成杆塔倒塌、附属物脱落等,加上配网架设中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思,安全保护工作不到引发安全问题;配件更换与维护时操作人员违规操作,例如变压器与配电箱等施工引发的安全问题。(1)开关柜开启时,接挂地线、接地线短路等问题,造成瞬间爆炸或电弧灼伤问题,带负荷刀闸引发电弧放电等;(2)杆塔开关装配时,接地刀闸安装被忽视,开关柜中连接在杆塔上开关下的下一级,一旦接地开关闭合,极有可能出现带地刀合开关的危险。
2配网线路运行维护的策略
2.1加强配网线路基础设施建设
如何提高城市配网线路自动化智能化,其中强化建设城市配网线路基础设施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城市中刀闸、变压器等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发现有损坏情况,就需要及时更换,专变用户更是需要注意,要加强检查的力度,配变设备如果长期无人管理,就必须加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特定管理,从而促使电网设备的运转稳定。另外根据上文提到的配网线路超负荷问题,需要及时更换新型导线,避免出现线路老化造成的电力事故。除此之外,传统开关可以进行替换,用新型分解负荷开关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从而使得用户用电更加安全稳定。
2.2抵御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增强
首先需要做的是将绝缘子抗雷击的等级提高,这是因为电力运行容易受到雷击灾害的破坏,并且在故障中最常见的就是闪络故障,而耐张点又是主要的闪络故障出现的区域,因而就需要利用悬式绝缘子的作用,将电网运行抵御雷击的能力加强。随后需要将避雷装置安装在电网运行系统的外方,以此来抵抗雷电的袭击。同时,若有雷击情况时常在配网所在的区域出现,就需要使用更高级别的绝缘子,另外将那些疏于保护的地方加强维护工作,这样才有利于不断优化和完善绝缘子在整个配网中所发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频发雷电的区域一定要加强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安排人前去现场巡视检查,便于能够及时的将故障发现并解决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不断引进先进设备
(1)电力建设以及对故障的处理过程中,应该对高压电气设备以及相关设施实施不停电作业,带电作业还能确保正常的供电,不仅能够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不仅能够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一旦发现系统问题,也可以及时消除;(2)输配电线路实施在线监控,及时了解线路实时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向线路运行人汇报,以便及时的排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极大的缩短停电的时间;(3)继电保护设备动作的正确性,也能够从技术上充分的为电力配网的可靠性提供保证。利用通信网对电力配网实施实时监测,能够实时掌握网络中各个元件的运行情况,在元件还没有出现故障之前及时处理,保障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2.4加强对电缆线路的排查,防止人为的恶意破坏
因为电缆价格较贵,使得一些不法人员为了牟利而盗取电缆进行贩卖,这样一来就会对电缆运行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不仅要对偷盗人员进行处理,还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提升社会公众对保护电缆的意识,进而提升全面的防盗意识,进而保证电缆线路的良好,提升电路运行水平。
2.5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运维自动化水平
自动化故障定位技术。目前,主要的自动定位技术包括:开关设备故障定位技术,是指利用分段器、重合器两大自动化开关设备,当配网系统中出现故障时,开关设备能自动发出动作、做出反应,同时也能参照开关动作时间、次数等来精准定位故障,并为配网故障的排查、分析提供依据。
FTU技术。属于智能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对配网系统遥控、监测、故障检修等目的,可以对配网系统的运行状态、相关参数数据、开关状态、接地故障等做出及时反馈,也能接收并执行来自于配网主站系统的相关操作指示,达到对配网故障的定位、隔离目标,也能实现配网非故障区域的供电自恢复。
2.6做好配网设备安装工作
安装绝缘子时,确保电杆顶端具备良好的封堵,横向移动直线杆时距离最大不超过50mm。当直线杆需要倾斜时,杆头位移不超过其直径的1/2。在终端杆立好后,通常向拉线侧预偏,因此紧线时不必向受力侧倾斜。安装线路单横担环节,安装在直线杆受力侧,拉线一侧安装分支杆、90。转角杆与终端杆,确保电杆平衡,保证施工质量;安装变压器环节严格把握质量,一、二次引线施工中,保证引线整齐牢固,检查油枕、油位正常后,需要多次复查,确保没有问题时才能进行接地施工,接地电阻值满足设计要求。套管压线时保证螺栓部件齐全无遗漏,安装环节中,变压器台距离地面高度满足标准要求,通常在2.5-3.0m范围内。平整变压器平面坡度,坡度小于0.01。准确掌握下线与母线之间的距离,一般在0.35m左右最佳。
2.7人工筛选电气元件
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主要措施就是投入运行前人工筛选系统元件,电力配网投入运行后的一段时间内,存在较多的故障,主要因为早期设计与施工、原材料及制造工艺存在问题。当电网进入耦合期后电网故障率趋于稳定,电力部门应该在这一时期加强维护,延长维护时间。当电网进入损耗期后故障率不断提高,主要在于电力磨损、机械老化及绝缘老化等引起的,该时期电力配网元件慢慢失效。筛选老化元件的原则就是提前结束系统早期,耦合器延长,在损耗期到来前更换不可恢复的元件,提高电力配网运行的可靠性。
结束语
作为线路运行的基础,设备维持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正因如此,在日常的检修和运行维护中就要加强对他们的重视程度,能够将故障及其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这样才能够让排除方法的针对性更加明显,能够将停电的时间和范围减少和缩小,这样就能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在进行配电线路的检修和运行维护的时候,也要使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保证配电网稳定、长期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培培.基于TOPSIS法的配网管理评价及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张翼鸣.唐山配网自动化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杨军,徐世利,唐传明.浅析配网电缆线路的运行和维护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2:139.
[4]田红兵.基于GIS的中低压配网故障定位系统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
论文作者:徐亚军,赵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网线论文; 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绝缘子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