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变电站在电网运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数字化和网络化通信平台为主,可以自主性的完成一些采集、测量和维护等工作,并且还可以按照需求来支撑电网的智能化调整。因此,相关人员应该意识到智能变电站中运维技术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又能促进电力网络的安全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技术;设备故障处理
1 智能变电站的现状以及潜在问题
1.1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现状
中国近几年推出的智能变电站,比传统变电站有更高的集成,布局更加科学,更加经济环保,装备的适用性高,有着一体调控的优势,是电力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很大的未来发展前景。国家在电力步伐上不断的加快更新,现在电网单位已经广泛的运用到智能变电站,基于现实来看,中国已经建设了很多所智能变电站,根据资料来说,现阶段已经有2800多所。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大力的开展智能变电站的试点工作,并且预计还会再多建8000多所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国际推广上,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兼容性。在中国现阶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正在持续的增长,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重点也要着重于工程建设,虽然在智能变电站发展方面我国是走在国际前列的,但规范工作,推进标准化依旧是我国智能变电站下一步发展的着重点。
1.2 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问题
智能变电站在设备与工程招标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在变电站的设计期间,对于水土文化气候,地貌地质特征,变电站电网运营等相关情况缺少数据与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投入使用之后的电力系统技术和在环境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它甚至会影响到后续的运营。现阶段电站正处于更新换代的一个重要时间阶段,电力行业进行变革虽然看到了希望和机遇,但同时也看到受到时间影响上的还需要更进一步完善的管理和技术,相关部门必须对此进行重视,要加快优化速度,并且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的维运管理不是很全面,技术交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供货商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样就影响了运维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质量,导致运维管理结构不清晰,会导致管理失控的局面发生。
2智能变电站运维
2.1合并单元
合并单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将数据合并在一起,共同接受并且解决掉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之间的信号问题,然后按照国际的相关要求来传输信号。另一点则是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步性,让确保电压和电流互感器之间的独立性,根据需要来完成单元合并。合并单元之间的相互交流模件,一般是通过互感器来采集和模拟量的信号,对一次互感器所传送的电气量也可以进行同步的处理。母线在进行单元合并的时候,可以将其称为是一级合并单元,而间隔所合并的单元是可以称为二级合并的。同步处理的关键点,在于可以采集和消除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关系。此外,在进行组网的时候,为了同步合并单元中的抽样数据,还要加强同步信号衔接。
2.2智能终端
同一次设备所采取的电缆线接的方式相比,在二次设备光纤衔接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它的维护和测控工作,这样才能确保这项设备的测控性能。使用COOSE的数字化衔接口,与间隙层设备实行相应的通信,有时候也可以采取常规性的电缆或者是一次设备来实行相应的线接口工作。智能终端一般是通过采集模块的开关量对信号量进行相应的控制,利用模拟量对采集模块和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做一个综合性模拟。智能终端还能合理化的接收间隔层并且传输GOOSE指令,这个指令中包含了维护跳合闸,遥控开关等。在设置成功之后,接收到指令的时候再进行相应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运维人员有极强的操作能力,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变电站运维设备的故障处理措施
3.1做好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
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可以顺利运行,最好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构建严格的工作人员职责规范,确保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在设备检查的过程中,必须要定期的检查变电站内的每一个设备,这样可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则是在智能变电站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全方位的监控设备,如果设备遇到了故障,就要及时的处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影响人们的安全健康。例如,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注重电压和电流遥测值和开关遥信量的数字化之外,更应该将重点放置在信息共享,调控标准值上面。通过互联网+操作程序的方式,注重对间隔层和过程层等方面的优化运行和有效维护,逐渐成为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高新信息技术+变电站的运行模式。
3.2构建一个完善的变电站建设和网络交换环境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重点在于新一代的智能和高效率的控制,可以自动化的完成信息的测量和采集等工作,通过预置式光缆电缆的混合模式,进而打造成一个高度集合,结构紧凑的智能变电站。实现全站数字化和信息共享机制。从现阶段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构架,一般是采用GIS室内的SF6集成式的隔离断路器。通过110kV双母线接线、SF6气体绝缘母线,实现了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的一体化,而且这种模式下,更为注重的是运行和管理,也要将传统的被动选择,转换成为主动化的引导设备。从目前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在我国的使用时间还不是很长,进而导致各个方面的使用经验都有所欠缺。要想更好的改善这一情况,则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运维管理机制,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管理体制。例如,在二次压板的操作中,相关人员是不可以随意更改的,而是应该在压板推出之后再使用,也要对其数值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压板投入的状态下,也需要相关的操作人员适当的控制压板,并且将数值调整到一个固定的区域中。
3.3强化集成化的智能设备,加强一体化的业务流程
集成化的智能设备则是指传统变电站中一系列半自动器件所转变成为完整且全自动的智能化设备。这种设备更为的先进,而且也拥有一个良好的集成化特点。智能变电站的一体化业务讲究的是生产过程中更为低碳,运行过程中更为的环保,可以实现一键式的控制。最好是在原有的变电站标准控制中,按照设置好的系统来规定顺序,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大部分的既定操作。例如,在某市的110kV东郊变和高新变采用的就是这种系统,通过预制舱设计,将所有的二次装置都由智能设备和辅助设置所控制,进而真正的实现一体化的设计,极大的降低了变电站运行中的协调问题。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智能终端的检修过程中,一定要确定终端检修硬压板中的断路器是否处在一个正常的位置上。如果是在一次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智能终端的检修工作,必须要确定跳合闸是否已经退出,在没有电气联系之后,才可以投入智能终端硬压板。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工程也随之发展起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继电二次保护、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等方面。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中关键的运维技术,针对其中的故障,也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任艳琼.基于状态检修技术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策略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4):206+208.
[2]李鹏,卫星,郭利军,张巧霞,陈哲,李永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45(19):123-129.
[3]梁海超,许晓峰,贾弘德,蔡成,孙凤亮.智能变电站运维模式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9):148.
[4]明朗.智能变电站运维调试技术实用性分析[J].通讯世界,2017(16):155.
[5]严孝顺,陆茹.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运维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2):122+124.
论文作者:刘成柱 孙永鹏 燕赵龙 冯 权 苏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终端论文; 压板论文; 的是论文; 操作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