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历险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险记论文,命题论文,中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有幸参加了盐城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卷的命题工作,期间出现的一个“险情”让我们至今仍心有余悸,现将其整理成文,以警示读者. 一、思维定式,误入歧途 如下是签字后成品卷上的第26题. 题目1 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BAD=60°,AB>,点E、F、P分别是线段AB、AD和AC上的动点,且PE=PF. (1)求证:点P到AB、AD两边的距离相等; (2)求∠EPF的度数; (3)若EF=,请直接写出AP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这是一道改编题,原题为: 题目2 如图2(1),已知∠MON=60°,点A、B为射线OM、ON上的动点(点A、B不与点O重合),且在∠MON的内部、△AOB的外部有点P,且AP=BP,∠APB=120°. (1)求AP的长; (2)求证:点P在∠MON的平分线上; (3)如图2(2),点C、D、E、F分别是四边形AOBP的边AO、OB、BP、PA的中点,连接CD、DE、EF、FC、OP. ①当AB⊥OP时,请直接写出四边形CDEF的周长的值; ②若四边形CDEF的周长用t表示,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剖析:原题(题目2)是已知∠APB=120°,去证明点P在∠MON的平分线上,而改编后题目1是已知点P在∠BAD的平分线上,去证明∠EPF=120°,这相当于是原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 受图1的影响,命题组成员形成思维定式,虽经反复读题、打磨,但都没有发现其中潜藏的危机,直到试卷即将开印之时,一位命题组成员脑子里突然冒出如图3所示的模型,吃惊不小,因为此时∠EPF的大小并不是预期的120°,而是60°,他赶紧动手验证,又画出如图4和图5的模型,这时才明白题目1的第(2)问根本无法求解,∠EPF的大小不确定,试题存在问题. 二、修改受限,进入困境 这一发现让命题组所有成员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该题进入考场,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立即联系准备叫停待印的试卷,同时得到的答复是答题卡已印制完毕,尽量保持不变,所以修改时不仅要保持题目1中的图(图1)不变,而且第(3)问也不能改变. 经过研讨,命题组成员一致认为,要想延用第(3)问,前面必须得到“∠EPF=120°”这个结论,所以拟在题干中给出“在△EPF中,已知PE=PF=4,EF=这样的条件;为了防止出现图5,拟将题意表述为“把△EPF按图1所示的方式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和AC上”,从而得到了如下的修改题目: 题目3 如图1,在△EPF中,已知PE=PF=4,EF=,现把△EPF按图示的方式恰好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和AC上,且AB>. (1)求∠EPF的大小; (2)求证:点P到AB、AD两边的距离相等; (3)若△EPF的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和AC上运动,请直接写出AP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这样修改,虽然题目的科学性得到了保证,但命题组成员一致认为这道题的品位不高,第(1)、(2)问都属于简单题,没有区分度,而且第(2)问与其他两问缺少关联性,意义不大.至此,命题工作陷入困境. 三、考虑不周,险再出错 继续研讨中,一种新的修改意见浮出水面,即题目1是“已知∠BAD=60°,求∠EPF的大小”,这里相当于已知了∠EPF=120°,如果反过来去证明∠BAD=60°,那么难度与运算量不是和原来差不多吗?由此,得到了如下的修改方案: 题目4 如图1,在△EPF中,已知PE=PF=4,EF=,现把△EPF按图示的方式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和AC上,且AB>. (1)求∠EPF的大小; (2)证明:∠BAD=60°; (3)若△EPF的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和AC上运动,请直接写出AP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就在大多数命题成员附和这个修改方案的时候,又有成员提出了异议,他画出了如图6所示的反例,当EF⊥AC时,可保证PE=PF,在∠BAD≠60°的前提下,适当需调节AP的距离,仍可在某个位置上保证PE=PF=4,从而EF=也自然成立.对此,所有命题组成员又惊出了一身冷汗,差一点再次出错. 四、改变角度,柳暗花明 至此,我们达成了两点共识:一是“∠BAD=60°”应事先给出;二是欲保持原有的难度,在第(2)问的解题过程中宜用到三角形全等知识.如何修改呢?经过思考,有成员提出:“AE+AF”是不是定值?经验证,答案是否定的.但这个想法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如果给出AP的长度,那么AE+AF的值应是确定的,进而得到如下的题目: 题目5 如图1,把△EPF按图示的方式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和AC上.已知PE=PF=4,EF=,∠BAD=60°,AB>. (1)求∠EPF的大小; (2)若AP=6,求AE+AF的值; (3)若△EPF的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和AC上运动,请直接写出AP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吸取了前面的教训,我们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质疑,以确保万无一失. 质疑1:AP=6有没有可能成立? 对于这个质疑,我们借助“几何画板”做了演示,如图7所示,当点F(或点E)恰好位于点A处时,AP=4;如图8所示,当EF⊥AC时,AP=8.由此可得4≤AP≤8,所以AP=6是可能的. 质疑2:如果有学生考虑如图5的情况怎么办? 对于这个质疑,大家经过研讨认为,因为前两问中图形没有运动,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对于第(3)小问,按题意是不会出现这种状态的,即使有学生考虑了,也只有如图9所示的唯一情况成立,此时,EF⊥AC,AP=4,不影响AP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4. 质疑3:本题的解决需不需要用到三次三角形全等? 根据盐城市《中考说明》的要求,同一道题目中不宜用到三次三角形全等.对于这个质疑,我们对试题的前两问给出了如下的解法,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1)方法1:如图10,过点P作PG⊥EF,垂足为G. 方法2:如图10,过点P作PM⊥AB,PN⊥AD,垂足分别为M、N. 在菱形ABCD中,∠DAC=∠BAC,所以点P到AB、AD两边的距离相等,即PM=PN. 至此,“险情”完全排除,从问题的发现到解决,整整花了半天时间.万幸的是,问题发现较早,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试题经修改后品质没有降低.但这个事件对命题组所有成员的触动很大,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可让我们受益终身. 命题组从中获得了以下两点启示:一是将原命题改为逆命题时,一定要反复验证,尤其不能受原图的干扰,避免形成思维定势;二是对于动态的几何问题,一定要借助“几何画板”来验证,不能只是凭空想象.标签:ef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