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为何久久无法落地
文/宋涵斌
当今信息社会,大部分人都有手机号。许多人的手机号码已经使用多年,家人、同事和朋友都习惯了通过这个号码来联系,因此,无论对运营商有多不满,信号有多差或者资费有多高,消费者都需要好好考虑下是否可以接受调换运营商带来的换号麻烦。但是就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说明从现在起,换号的烦恼即将得到解决:消费者将不需要更换手机号码,谁家用得舒服用谁家的,就是这么任性。
车主各施其法,大部分人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早回家,早占车位,倒也无意中促进了许多家庭的和谐。从前老公多半不在家吃晚饭,现在为了停车,纷纷放弃应酬,一家人共进晚餐,其乐融融。
所谓“携号转网”,通俗讲就是移机不改号,带着号码转到别的网络去,移动、联通、电信相互之间可以不改号码直接更换运营商。早在2006年,当时的信息产业部就出台了《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吹响了携号转网工作的号角。但直到2010年11月,工业与信息化部才正式在天津和海南启动了携号转网试点,2014年则向江西、湖北和云南开放了第二批试点。但这些试点一直持续到今天,也没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哪怕到了现在,能够办理携号转网服务的还是那5个省市。如今消费者手机号上捆绑的支付宝、微信、银行等各项业务越来越多,但是说好的携号转网却慢慢被运营商们“遗忘”了。
网上曾流传一个段子:要成功携号转网需要30多个程序。而运营商普遍的规定是:手机号码只有“自由身”才能办理转网,很多合约机、绑定电话等都不可以随意转网。另外,运营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持。用户之前用自己手机号码绑定的银行、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业务内容,转网之后会全部瘫痪。虽然运营商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困难,但就是迟迟未见他们拿出行动。
其实,出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号码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促进公平竞争的考虑,全球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大多数国家在内,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实施了携号转网政策。携号转网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有效实施,被证明是一项共赢的政策。它促进了通信市场健康有效的竞争。用户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业务需求及其它个人情况的电信服务。在选择的过程中,消费者再也不用去通知所有朋友和同事自己要换电话号码了,提升了用户的感受度。
回过头看,中国版携号转网政策迟迟难以落地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在于既有的垄断利益无法被打破。本质上讲,携号转网就是让用户自己选择运营商,等同于是让运营商失去对用户的控制权,而成功办理每一个携号转网的用户,也相当于是让自家减少一个用户,并让对手收获一个用户。也正因如此,几家运营商都在规定下钻点小空子,提高携号转网的门槛,想方设法阻拦用户“跑路”,甚至是刻意将携号转网业务隐藏起来不被用户了解。难怪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报告就曾直白地指出,用户携号转网的申请成功率并不高,原因是运营商为避免用户流失,通过技术手段人为设置各种门槛,阻止用户转网。
综合2016年和2017年水稻季可知,在不同水文年间歇灌溉相对传统淹水灌溉均可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比例在3.8%~5.5%之间。在减量施肥且两次施肥的模式下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还可以降低化肥施用量,避免面源污染产生的潜在风险。可为洱海流域过量施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支持。
希望各大运营商今年能够真正落实李克强总理的讲话要求,将用户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选择权真正还到用户手中,让用户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服务,同时运营商也能找到自己的新商业模式和盈利点。长期来看,这必将形成一个消费者和运营商双赢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标签: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