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对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工作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农机普及的意义,接着从财政扶持、技术创新以及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三个方面对如何做好农机推广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农机推广;财政扶持;技术创新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在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减灾防灾、节本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我国在农机推广方面取得了解巨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机的普及,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为此,本文对农机的推广策略展开探讨。
1.做好财政扶持工作
尽管农机补贴对农民来说是少拿了一些钱,但农民还是要拿出一大部分,一次性投入较大,导致了农民买不起机器,直接的导致了农机推广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多种渠道,加大财政扶持,解决农机推广过程中的农民资金问题。
1.1继续深化购机补贴政策 政府实行积极、持续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不断完善补贴办法和补贴机制,扩大补贴范围和补贴规模,巩固补贴成效,提高补贴效益,以补贴引导农业机械化发展。继续将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等列为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实行差别化补贴政策,拉动地、引导农机发展。1)对区域采取差别补贴办法,对重点发展区域实行高比例补贴;2)对不同机型实行差别化补贴,各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向重点发展机型倾斜,向高性能农业机械倾斜;3)对中央补贴资金和地方补贴资金实行差别化使用办法。中央补贴资金向农业作物集中产区倾斜,向高性能机械倾斜,地方补贴资金一方面突出重点,与中央补贴资金累加使用,另一方面,兼顾其他地区,其他机型。
1.2落实、改革燃油补贴政策 目前,政府实施的燃油补贴政策是直接补贴农民,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些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补贴不公平、不合理等等。所以建议将燃油补贴到农机户,即对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按照其拥有的农业机械台数和动力数补贴。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是,直接按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和动力数补贴,对象明确,便于监管。是一种生产性补贴,有利于调动农民购机用机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1.3扶持开辟融资渠道 采取财政贴息方式,支持金融机构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开辟农业机械化发展融资渠道,逐步完善金融政策扶持农机化发展机制。重点支持方向:1)支持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玉米收获机机械等农业机械提供贷款;2)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生产经营提供低息贷款、按揭贷款和保险担保等优惠的信贷扶持;3)支持农机租赁与旧机回收处理融资,为农机修理设施、场库棚和机耕道路建设贷款;4)支持商业银行为农机企业特别是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或技术改造提供贷款等。
2 以技术创新引领农业机械发展推广
农机的推广,离不开新型农业机械的发展,国家、企业,要不断的加大措施,大力发展节能降耗、性能优越、功能全面的新型化机械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建立健全保护激励机制 构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改变研究者吃亏的局面。一方面,加大政府有关部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力度,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农业机械厂产品严厉打击。对被证明侵犯了有关专利技术的产品,农机主管部门应该取消其补贴资格,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昭示于众。另一方面,提高玉米等联合收获机技术创新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但要申请专利,还要关注市场上的产品,一旦发现技术被盗用,应毫不犹豫地进入法律程序,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对成效果显著的联合收获机技术创新者给予奖励和资金支持。
2.2加大政府科技投入支持力度 主要从两个方面推动农业机械的技术创新。1)以研发换代产品为重点,提升现有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水平;2)在农机高端产品上突破。加快国产在型农机开发步伐,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可靠性,完善配套体系,迅速在国内品牌培植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有序、公平竞争的格局,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2.3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实施引进消化再创新 通过技术交流和引进、利用外资等渠道,跟踪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同时,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援外政策渠道和政府合作,组织引导有竞争优势的玉米等收获机械向发展中国家出口,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强技术创新,在竞争能力中发展。
3.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农机推广的基础,是农机推广的持续动力。要坚持“效益为先,民办公助,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培植新型服务组织、改革和加强基层推广机构、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重点,以提高农业机械厂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动力,开展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建立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等作业服务组织为主体,基层农机推广、培训、维修、信息服务和投诉监督等服务组织为支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1组织各个区域认真研究 明确本地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目标、布局、工作重点和措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发展。要在加强信息引导和政府管理,规范市场的同时,按照市场法规,以农机作业为龙头,积极扶持、引导跨区作业组织模式、中介服务和企业销售与售后服务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培植新型产业主体,推进跨区作业服务产业化。重点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股份(合作)制服务公司、农机专业大户等多种经济成分、多元化的服务组织的发展,积极支持、鼓励建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专业售后服务公司、跨区作业经纪人公司、农业机械租赁服务公司等,推动订单作业、承包服务、系列化作业、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等服务方式、探索社会化、市场化、专业服务和经营的新模式,提升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的产业化水平。
3.2大力发展农机维修业 要加快农机维修技术进步,组织研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维修技术和装备,制定、宣贯、实施有关标准和规范,提升农机维修网点的服务能力,加大农机维修市场执法力度,加强对农机维修质量和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农机用户权益,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业的发展。
4 总结
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事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区特点,采用财政支持与农机创新相结合的策略,不断完善农机服务化体系,解决农民购机的后顾之忧,从而加速农业机械在农村中的推广普及。
论文作者:孙立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农机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作业论文; 技术创新论文; 组织论文; 农民论文; 资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