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观点综述_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

我国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观点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路论文,观点论文,现实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465(2003)06-055-08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科学论断以来,学术界对于“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便予以了极大关注。尽管如此,其中仍有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从理论上予以深化。有鉴于此,这里就有关问题予以综述,希冀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外延

1.认知工业化。工业化一词在经济学当中的使用频率不能说不高,但是,要对它下一个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概念,并非易事。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工业化比较典型的认识如下(见表一、表二)。

表一 国外学界对工业化比较典型的认识

表二 国内学界对工业化的认识

2.解读新型工业化。(1)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先生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两个方面而言的:一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二是相对于我国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近20年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注: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环境与保护,2003,(1).)

(2)王新天、周振国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其一是经济发展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高质量;其二是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三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注:王新天,周振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跨越式发展[J].求是,2003,(9).)

(3)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魏礼群主任认为,党中央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1)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特别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2)经济效益好。就是要注重产品质量和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3)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前者就是要大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后者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4)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并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增加就业。(注:魏礼群.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N].经济日报,2002-12-30(9).)

(4)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跨越式的发展。(注:李荣融.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吕政所长将其概括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他还指出,工业化不应理解为就是发展工业,而应当在农业的产业化和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去寻找出路。(注:吕政.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讨[N].经济日报,2003-01-15(2).)

(6)胡春力认为,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如何在产品领域里、在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装备领域里,以及整个销售方式和业态里,怎样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问题,因此,信息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注:胡春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调整[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史清琪认为,新型工业化是指从20世纪90年代起,早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步入信息化社会后,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工业化的新任务和所出现的新特征。如果简单表述就是:将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后工业化、信息化三个阶段的任务“三步并作一步走”。(注:史清琪.中国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中国人民大学李悦教授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可概括为“高、好、低、少、优、适、序。”高是指科技含量高;好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好;低是指资源消耗低;少是指保持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少;优是指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适是指工业化发展速度适度;序是指以毛泽东倡导的“农轻重”和邓小平倡导的“吃穿用”为序。一句话,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质与量的统一体。(注:李悦.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9)胡鞍钢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在消耗较少资源、带来较少环境污染条件下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并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的工业化。”(注:胡鞍钢.新型工业化与发展[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0)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是指工业领域,还包括商业、服务业、环保业等重要领域,它涉及到我国未来20年怎么发展的重大问题,涉及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全局问题。(注:张志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序)[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1)史清琪认为,新型工业化当中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学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工业化,努力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三是在跨越式发展中实现工业化——依靠两个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缩短工业化历程。(注:史清琪.中国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2)李悦教授认为,新型工业化当中的“新”可以概括为“一个前提和一个适度”。一个前提是指经济发展速度要以保持生态平衡、避免环境污染为前提,一个适度是指在上述前提下实现经济的适度增长。(注:李悦.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3)胡鞍钢认为,“新”主要表现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注:胡鞍钢.新型工业化与发展[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4)任才方认为,“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不必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二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不必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三是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的国情出发,在工业化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注:任才方.新兴工业化指标体系[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二、工业化阶段划分

1.撒克、霍夫曼等人从理论和经验上证明,工业化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消费品工业(如食品工业、纺织、烟草、家具等,相当于轻工业)居主导的阶段;第二阶段是资本品工业(如冶金、化工、机械、汽车等,相当于重工业)发展的阶段。资本品工业加速发展并逐步赶上消费品工业;第三阶段是资本品工业居主导的阶段。另外,依据发动者是政府还是个人将工业化分为三类:一类是个人或私人发动;二类是政府发动;三类是政府和私人共同发动。(注:李泊溪.关于新型工业化[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史清琪认为,虽然在不同时期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并不相同,而且这些任务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有一些交叉,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机器生产阶段;电器生产时代;化学工业时代;自动化生产时代;网络生产时代。从工业结构的变化方面讲,可概括为三个阶段:重化工业阶段,高加工度化阶段,技术集约化阶段。(注:史清琪.中国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任才方指出,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国际上常用的有:(1)三个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下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2)H·钱纳里提出的按人均收入水平划分工业化的阶段。(注:任才方.新兴工业化指标体系[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表三 按人均收入水平划分的工业化阶段

4.李悦认为,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工业化大致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在工业化前期,工业发展呈轻型结构,一般是农业和轻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手工劳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中期,大机器工业体系日趋完善,工业发展明显地向重化工业倾斜,电力、钢铁和机械制造业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工业化后期,以汽车、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产业和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原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目前,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已处于工业化后期。而我国既不属于工业化前期,也不属于后期,而是正处于中期的初始阶段。那么,我们用什么指标来判断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呢?

参考西方国家学者提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更详细的划分标准,可把工业化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1)从产业革命开始到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超过农业产值这一点,为前期工业化阶段,即走向工业化阶段;(2)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超过农业产值(按钱纳里的观点),由这一点到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到20%,为工业化初期阶段;(3)从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到20%以下开始,到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到10%以下,为工业化中期阶段;(4)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到10%以下,标志着进入后工业化阶段;(5)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到5%以下,可以看作完全实现工业化。

按照上述工业化阶段的划分,中国从19世纪末的洋务运动(1860年以后)引入机器生产到1969年,可以看作是中国的前工业化阶段。1970年,中国GDP中的工业产值所占比例超过农业,这一年可以看作是中国结束了前工业化阶段,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1997年,中国的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到了20%以下,所以1996年可以看作是中国走完了工业化初期阶段;而1997年,可以看作是中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如果农业产值所占比例下降到10%,标志着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结束。(注:李悦.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中国社会科学院江小娟研究员指出,一个国家是否完成了工业化,有“松”和“紧”两种口径。按照较松的口径,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只要工业产值和工业就业的比重超过农业产值和农业就业的比重,就认为这个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工业两个比重超过农业的转折点,称之为进入工业化社会的临界点。按照较紧的口径,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只有当农业产值和农业就业的比重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一般认为,当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例降到20%以下时,这个国家就实现了工业化。(注:江小娟.新型工业化与发展[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李荣融指出,从总体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达到45%左右,但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这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水平仍然比较低,目前我国人均GNP还不足1000美元,仍处在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很不协调,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全部人口中的比重仍高达50%和62%,第三产业占GDP和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仅为34%和28%左右;工业内部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产业集中度低,加工度不高,资源浪费严重,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弱,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注:李荣融.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三、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及条件分析

(一)我国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李悦认为,主要有下述几点。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三是充分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四是解决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五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这个根本转变的必然选择;六是走绿色生产力发展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必然选择。(注:李悦.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江小娟指出:(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结构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人均GDP水平的提高,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强竞争力。一是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二是投资需求不断升级;三是继续扩大出口要求出口商品结构升级。(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保证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扩大就业和改善就业结构的需要。(注:江小娟.新型工业化与发展[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二)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条件分析

1.王新天、周振国认为:其一,当今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在可以预料的较长时期内,我们可以争取到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有利于集中力量搞建设;其二,世界新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三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都是双重的,既使我们面临巨大的压力、挑战,也给我们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其三,从我国自身条件看,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对外经济联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三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综合国内国际条件,我们完全有条件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注:王新天,周振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跨越式发展[J].求是,2003,(9).)

2.李荣融指出:第一,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实现赶超目标创造了条件。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完全可以在工业化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为我国实现赶超目标提供了机遇——更多的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同时,我们可以更多地利用以信息化为先导的当代技术和管理成果,跨越传统工业化发展的某些阶段。我国现有的工业体系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为我国实现赶超目标提供了基础。(注:李荣融.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国家经贸委综合司课题组.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增强对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带动作用[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

1.李荣融指出,应实行七大战略。一是信息化战略。信息化的关键在构筑信息平台,核心在开发运用。要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速信息网络;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重点推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大型系统软件、新一代移动通信装备和数字电视系统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改造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良性互动。二是结构调整战略。在结构调整中,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三是对外开放战略。我们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金、两种资源,进一步加快我国工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吸引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我国的传统产业,促使我国传统产业升级;鼓励跨国公司投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努力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扩大工业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四是体制创新战略。五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六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七是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战略。(注:李荣融.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李悦认为,中国应实行十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大力构建工农、城乡互动机制,并实施重点逐步转移战略;发展环保产业,保持生态平衡,防止工业污染;广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推进产业组织优化;大力发展和调整乡镇工业。(注:李悦.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国家经贸委综合司课题组提出“加快高技术工业发展步伐,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建议。一是围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高技术产业化步伐。主要是集中力量支持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医药和现代中药等高技术产业化,争取实现新的突破,提高相应产业的竞争力,促进骨干企业成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拉动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三是加大利用外资发展高技术工业的力度;四是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特别是金融制度创新,为高技术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27)

4.魏礼群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完成工业化任务,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但是还要看到,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因此,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不是现代化的工业,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行不通;忽视工业化,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片面发展信息化的道路也走不通。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应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加速发展微电子和软件产业,提高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都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积极促进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大型系统软件、超高速网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推动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物流、旅游、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保健和体育事业。同时,要继续发展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修理、美容美发等传统产业,特别是要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积极发展家政服务、托老托幼、生活护理、社区保安、保洁保绿等社区服务业。(注:魏礼群.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N].经济日报,2002-12-30(9).)

5.国家经贸委综合司李寿生司长认为,从企业方面讲,主要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之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和国内市场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低成本”战略的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竞争优势可分为追求成本和追求差异两种;三是不断加大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推进企业信息化,全面实施企业管理创新战略;五是认真学习研究国际惯例和有关法律,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注:李寿生.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战略的新变化[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吕政指出,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其主要任务包括:一是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发展电子信息增值服务业;三是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政府的工作效率;四是用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改造,提高社会再生产的效率。(注:吕政.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讨[N].经济日报,2003-01-15(2).)

7.李泊溪认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特色。因此,第一,要善于利用当代的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国家发展战略;第二,要利用信息化提高工业化的效率;第三,要用信息化推动新能源和新材料发展的工业化;第四,要用信息化提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第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中国缩短与发达工业化国家差距的主要途径。

未来50年世界工业发展趋势为:在原料、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处置的各个环节中进行严格的环境指标监控;把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并以此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保护生态、保护各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使发展得以持续;在工业化中提倡循环使用、回收利用、重复利用,扩大再生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工业化中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新能源技术、实用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并结合国情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和产品的绿色化程度。对于中国来讲,第一,以绿色产品和环境标志为引导,提升我国产品质量;第二,以环境标志为引导,提升工业制成品质量;第三,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联合国工发组织所制定的工业竞争力性能指标包括:人均制造业增值、人均制造业出口、制造业高中技术所占份额及高中技术产品占制造业出口份额);第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商业环境;第五,正确处理社会信息化与经济信息化的关系,防止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第六,正确处理能源、材料、信息相互依存的产业发展关系;第七,建议制定中国新型工业化纲要——具体包括:内涵、目标、途径、空间分布、阶段划分、措施以及政策体系。(注:李泊溪.关于新型工业化[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为关键的就是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对此,江小娟指出,成为主导产业的一般标准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二是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国情特点所要求的标准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就业效应;二是具有明显的可持续发展效应。同时满足几项指标标准的产业,无疑应该成为未来几年的新兴主导产业。具体有:电子及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纺织和服装、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注:江小娟.新型工业化与发展[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9.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质就是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为此,国家经贸委综合司课题组杨正位、张新竹提出工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为:市场导向的原则、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发展与淘汰并重的原则、加快技术进步的原则、各行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体对策为: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二是采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六是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注:杨正位,张新竹.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A].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0.宋海龙、李武军、陈雷指出,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经验看,信息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本力量。集成电路产业、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产业、卫星通讯业、光通讯业、软件业、数据库业、信息服务业等一批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发展壮大,使得制造业、纺织业、服装业、食品加工业、煤炭采掘业、钢铁冶炼业、石油化工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等传统产业,得以改造技术、重组流程、整合资源,“夕阳产业朝阳化”。从中国来讲,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结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化催生了更加有效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从微观上看,信息化能够使企业更有效地设计、安排和组织生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从宏观上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信息的流动,促进了全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均为产业结构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信息化使生产方式更快地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与此同时,信息化也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注:宋海龙,李武军,陈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3,(1).)

11.曲格平认为,清洁生产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正确选择。实行清洁生产主要要把握好五项基本原则:环境影响最小化、资源消耗减量化、优先使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原则及原料和产品无害化原则。其主要技术路线和措施包括源头削减、生产过程控制和回收利用。实行清洁生产,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就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工作环境,保护职工健康,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工业生态园区,是推行清洁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模式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资源和能源在这个工业系统中循环使用,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互为利用,各得其利,共同发展。(注: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环境与保护,2003,(1).)

标签:;  ;  ;  ;  ;  ;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观点综述_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