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办法论文_杨嫒嫒

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办法论文_杨嫒嫒

兰州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向周边扩展,以及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道路建设也越来越多,在各类道路设计中,混凝土路面仍为一个普遍选型。通过对其研究总结,不断完善理论和施工经验水平,对后续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 质量通病 产生原因 预防办法

1、情况说明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各种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在其施工和运行中经常出现各种相类似的质量通病,主要有不规则裂缝、跳车、强度不足、平整度欠佳、断板、井周碎裂、缺边掉角、蜂窝麻面、压纹不均匀等。究其原因十分复杂,但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能够总结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和预防措施。

2、原因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从外观看形式多样,通过研究归纳总结,可将质量通病分为两大原因: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指水泥混凝土强度本身不足,外因主要指操作欠佳和不利环境因素。如强度不足、断板等主要原因可归为内因,跳车、平整度欠佳等归为外因,而不规则龟裂、缺边掉角、压纹不均则内外原因都有。本人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实例调查研究,查阅相关工程资料,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通病内因产生原因归纳如下:

⑴砂、石、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不完全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混凝土拌制过程不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如骨料中针片状石子含量过高,针片状石子在混凝土中易出现架空现象,空隙率增大,受压易折断,从而影响混凝土强度。选用较细的砂且杂质含量过高,根据规范规定:砂的细度模数应在2.5以上,含泥量不超过3%。水泥随意掺合使用,因不同水泥中混合物质量及掺量都不同,掺合后将使水泥性能发生改变,标号降低,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粗骨料采用砾石,砾石因其表面光滑、无棱角,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不佳,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应采用机轧碎石作骨料。

⑵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和易性和塌落度等指标不符合规范和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根据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耐磨性、和易性来确定的。根据规定其计量误差为:水泥1%,粗骨料3%,水1%,外加剂2%,同时计量不准确也影响砂石材料的级配。没有一个好的级配,混凝土的密实度就难以保证。

⑶混凝土输送方式、浇筑、振捣时间、振捣半径估值、密实标准判断、初凝时间的掌握、环境温度的判断等原因,因外而内的原因。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通病外因产生原因归纳如下:

⑴基础出现薄弱区段。

⑵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不符合要求。主要指浇筑过程、振捣方式、收面时机等。

⑶实验数据不敏感或不准确。

⑷混凝土开始养护时间、养护方式方法、养护时间问题、开放交通时机掌握不够。

3、预防办法

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的原因复杂多样,通过研究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前期预防和期间处理,让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达到预期效果,运行安全可靠。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⑴加强材料采购进场关,保证砂、石、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合格。

⑵通过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详细设计,保证混凝土成品水灰比和塌落度等指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⑶混凝土施工操作规范化。混凝土输送采取措施防止水分蒸发,浇筑期间采用遮阴网或挡风板控制风速,改善局部环境。规范振捣工艺,在施工前通过试验确定同一部位振捣时间、振捣半径、初凝时间、抹面时间、浇筑厚度等浇筑参数。

⑷提高局部施工精度水平,平整度达到更高要求,预防跳车等现象,提高车辆通行舒适度。

⑸混凝土养护合理科学。主要指开始养护时间、养护方式方法、养护周期等参数,可通过试验、经验参数和规范数据选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⑹井周、角隅钢筋和传力杆钢筋放置正确,安装牢固。

4、其他控制措施

一般情况下,通过上述相关措施基本能够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整体质量,但实际情况往往更复杂多样,可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混凝土质量。以下是其他控制措施:

⑴基层含水量不足或过多。该情况基本是水泥混凝土道路铺筑的普遍现象:问题很浅显,技术人员很清楚,技术含量不高,但因施工人员素质高低、责任心欠缺、施工部位变化和施工状态的动态变化,导致水泥混凝土浇筑的基层往往含水量达不到最佳,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含水量不在最佳状态进行收敛硬化,混凝土强度可能达不到设计数值。

⑵采用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纹。在高温天气下,水泥水化作用加快,内部水化热不易及时散开,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可在第一次收光后根据实际进行第二次抹面收光或拉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表面收缩裂纹。

⑶及时切缝,减少断板或裂缝。由于温度应力而产生的裂缝主要是因昼夜温差太大或水化热散热不及时,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没有设置伸缩缝和对混凝土面板及时切缝而造成的,所以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置纵横缝,每5米设缩缝,每100米或宽度变化、厚度改变、基层改变、弯曲范围等处应设置胀缝,以防断裂。

⑷预防基层产生的反射裂缝。由于基层的裂缝没有进行及时处理,而反射到面层,使面层断裂。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采用以水泥碎(砾)石稳定基层为主,因温度应力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基层浇筑好后,在一定范围内会自然断裂,该断裂缝可能反射到面层,对面层造成破坏。可在基层上设置一些伸缩缝,但会增加不少施工难度,并因施工精度不好控制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⑸材料控制。1)控制水泥安定性不良引起的裂缝。应选用低碱性水泥并加强进场检验。2)减少水及砂中有害杂质对水泥混凝土的腐蚀作用。根据有关规定:对砂、石材料的试验检测每料场做一次,稻田水和水沟水一般情况下不能作拌合用水。3)防止砂、石材料中的活性材料与水泥中碱产生不良化学反应,使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可按下列办法:新出厂的水泥不要立即使用;采用低碱水泥和非活性集料。

⑹加强外观色泽质量管理。根据有关报道:当用肉眼能看出混凝土路面存在颜色差异时,配料中误差水泥>7%、用水量>10%、集料>10%,由于计量不准造成色泽差异,对混凝土强度有严重影响,因此当发现现场使用的同批次混凝土颜色出现差异时一定要严格查明原因,确定水泥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后再使用。

⑺表面压纹不均匀。由于路面压纹操作工艺不当、压纹时间掌握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压纹深度不均匀、不直顺。目前,采用先拉毛后割缝的施工工艺,对行车安全较好。

⑻严格控制平整度和线型。平整度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工具选型不当或抹面操作人员经验不足,另外平板振捣梁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采用铝合金大尺,横跨模板上来回抹平数次,然后转90度再抹平,使平整度得到有效控制。线型不顺一般是立模不到位、放样不准确或者模板变型跑模造成的,只要提高施工责任心则可受控。

5、安全措施

5.1交通导行

作为道路工程,有时不可能全封闭施工,必须边通行边施工,此时就要求对现行车辆和行人进行疏导。为此,在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交通导行方案,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方可执行。并且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过往车辆驾驶员的警惕性而自动减速慢行,并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5.2坑洞覆盖

道路工程的附属工程往往线路复杂,各种检查井众多,施工期间需不断提升井孔,导致检查井敞口状况频次极高,给施工安全造成巨大隐患,因此,必须要由专人对各类检查井的覆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降低安全隐患。

5.3交叉作业

人机交叉作业是道路工程又一特点,作业期间必须由专人指挥,并且在施工组织部署期间就要统筹考虑,尽量减少大规模人机交叉作业状态,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6、结束语

要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体质量,就要内外原因兼顾,综合考虑,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选用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责权利明确,管理到位方可受控。另外,积极探索、总计和改进施工工艺,以克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保证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

论文作者:杨嫒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试析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办法论文_杨嫒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