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交通道路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公共基础性设施,发达完善的城市交通网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极大便捷性同时,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长足动力,综合城市交通道路所赋予的种种职能而言,对城市交通道路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阶段的道路施工中经常用到的施工技术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该种施工技术具备的优势显而易见承载力高,基层纲度大,强度大等特点。本文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详细应用展开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前 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力度加速,使得我国各大城市涌入的大量人口,不仅为交通出行增加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也对我国城市交通道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城市交通道路基础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最终的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不仅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都具有自身独特性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发挥该技术的优势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概述
该种施工技术主要是以碎石作为基础骨料,在铺设好的碎石中填入按比例配置好的灰浆与凝胶,在此基础上借助机器进行摊铺与碾压,确保碎石基层能够很好的符合施工道路所要求的密实度,碎石基层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器摊铺、压实度的稳定性影响,因此基层初期就具备较高硬度和结实度,之后随着时间的长久,基层板结其强度和硬度会更高。因此整个交通道路工程中的碎石基层其抗冻性、抗渗性以及抗压性都要比一般基层相对较高。由于这些优势的突出,使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中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施前的准备工作
2.1施工所用设备准备
一般在进行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需要用到的重要机械设备有路面碾压机、材料搅拌机、运输车以及其他多种类型的设备,针对这些设备尤其是其中的重要设备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对其进行调试并仔细查看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发现问题进行及时修理。确保机械设备处于高性能工作状态,避免影响施工进度以及施工环节里发生任何故障性问题。
2.2碎石破碎的工作准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对碎石的破碎工作要求度较高,针对这一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结合道路工作所确定的碎石颗粒大小要求开展碎石的破碎工作,在实施碎石破碎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时常检查其碎石的均匀行,以保障碎石在投入道路工程基层铺设中具备足够力度的承载力。一般道道路铺设中的碎石均匀系数要求不能低于5,而最佳的碎石均匀系数是10,结合道路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碎石均匀系数,切记不能因为碎石均匀系数过大或是过小而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
2.3所需材料的准备及检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需的施工前准备工作,还需要准备其他原材料以及对其相关的质量性能检测,这也是影响基层施工结果的重要因素,为此通过对不同原材料的检测准备,采用抽样检测法,以保障所投入的各种原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指标,实现最终道路工程所要求的工艺水平,保障建成道路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分析
3.1拌制操作的技术要求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拌制操作时,建议采用现场拌合法,在工程施工附近选择其当的材料拌合点,并准备三到四个材料拌合斗,并配置立式散装的水泥贮藏罐,其规格选择30吨以上的比较合适,在实际展开道路基层铺设工作中至少需要两拌合设备,以保证可以高效便捷的为道路工程基层摊铺现场输送所需的供料。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在进行材料混拌时其中的各种原材料配比情况,选择恰当的比例确保有效的搅拌质量,考虑到搅拌的材料容易在运输与碾压过程中容易发生水分流失情况,这一问题尤其在夏季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在材料搅拌过程中材料含水量要高于实际含水量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是最为恰当的选择。
3.2运输与摊铺
将搅拌好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材料运输到具体的摊铺工作现场时,其中的运输路线需要事先规划设计,以保证运输过程尽可能通畅,直接时间段,避免由于运输时间长以及运输道路的颠簸出现混合材料离析或是泄漏情况的发生,一般对混合材料的运输与碾压时间间隔范围控制在2小时之内,混合材料运输过程中加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混合材料蕴含水分的蒸发流失,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材料涌出问题,进一步保障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质量。将混合材料运输到指定的摊铺位置处,按照确定的摊铺系数,实施先下后上的摊铺次序,控制好摊铺机与拌合机之间的距离,确保拌合机可以持续不断的向摊铺机提供混合材料,摊铺过程中一方面要预防混合材料在基层出现离析情况,另一方面避免有纵向接缝。针对可能发生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摊铺之后出现的路面凹凸不平问题一般是由于基层下层或是排水问题引起,只需要施工人员再一次将混合材料实施另一遍即可解决。
3.3碾压施工技术
这一环节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通过机械碾压确保路基整体的平整度与耐压性。道路工程施工人员适时了解已经摊铺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含水量,选择恰当的时候,施工人员设计处科学的碾压顺序,并在施工现场配置大吨位的路面碾压机,结合道路工程实际情况,尽可能的确保在路基水泥终凝之前完成所有的碾压工作,并保障碾压操作顺序按照由高到低不断逐层横向推进的方向进行,碾压机在从起点到终点的碾压操作不能随意的更换行进的方向,使其从碾压之后从终点返回起点位置。碾压的初次初压数度控制在1.5千米每小时,另外两次的复压与终压数度控制在2到2.5千米每小时之间。碾压机在完成第一次碾压操作时,尽可能不要在基层出现大范围大角度的碾压机调转操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碾压过程中在距离碾压终点位置处,要有效的放缓碾压机前进速度,司机可以实施挂空挡前行的操作方式。对于道路基层面水平相邻的边界位置处,碾压机在两者往返轮迹重合大约确定在三分之一位置处,一般如果是城市道路工程考虑到交通通行压力大,所以在路基两侧的边缘位置可以考虑进行多压几次的操作,并对碾压之后的路基密度进行必要的检测检查,确保路基碾压合格,为之后的交通道路投入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4接缝处的处理与养护
接缝是道路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之后常见到的问题之一,对此相关的施工人员针对接缝问题对策就是遵循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原则,切割接缝纵向两侧,将混合材料进行涂抹在发现的缝隙内部实施处理完善。另外针对出现的纵缝,如果是道路工程路幅较宽的情况下,必须实施两幅施工作业操作,并确保摊料装载机前后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进一步确保整幅施工。针对横缝的处理方式,在摊铺施工结束之后,设置垂直于纵向的横缝,对横缝采用末端为5厘米的混合材料实施碾压,以方便之后的切割机实施操作,并对没有碾压的地方用水泥处理横缝。最后的养护工作建议采用洒水方式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必须多于七天,期间必须禁止通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质量对于城市交通的安全出行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道路工程的基础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操作中,要切实发挥技术优势,保障施工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应用优势,提升路基安全稳定性,打造可靠安全的城市交通道路,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交通出行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雅莉.城市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7):135-135.
[2]白小可.城市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6(3):142-143.
[3]岳沛琼.城市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8):85-85.
论文作者:丁福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8
标签:碎石论文; 基层论文; 道路论文; 水泥论文; 稳定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