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复习课也应讲究生活的原味和知识的品位论文_顾冬梅

政治复习课也应讲究生活的原味和知识的品位论文_顾冬梅

——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复习为例

顾冬梅

摘要: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的印象中,复习课枯燥无趣,无非是把忘掉的一些知识重新拿出来抄一遍,等于又一次重复劳动,如果这是一个普遍现象,那真是不幸,作为教师尤其需要反省,为什么不能抓住契机,整合零散的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呢?另外复习课就不能上得趣味、生动了吗?实际上,如果不断挖掘学生的生活,寻找其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精心设计,复习课同样能出彩。笔者以“生活与哲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为例寻找复习课中的生活原味和知识的品位。

关键词:政治;复习课;讲究原则

一、展示复习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 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分析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并付诸实施。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及方法论。难点: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高考考试说明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质变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4.教学手段:多媒体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继续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上一节课已经复习了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今天的复习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二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设问1: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描述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状态。

2.情境设置

今天第一个方面的复习从“垃圾”这个话题说起。同学们知道我们每人每天都会制造出许多垃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制造垃圾的水平也与日俱增了。小小的姜堰市,同学们能够设想日产生活垃圾有多少吗?(500吨以上)。

设问2:你们知道这么多垃圾到哪儿去了吗?(埋到地下或者焚烧)

(补充)姜堰市在2008年之前的生活垃圾垃圾都运到了姜堰镇前堡村,从2009年起全部运往盐城垃圾焚烧厂。

设问3:一股脑儿的混合填埋、焚烧是我们对待垃圾的传统处理方式,我们真的能“一埋了之,一烧了之”吗?这样的处理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

(补充)填埋费用高昂,处理一吨需要200-300元,就姜堰市来说,每天需要10到15万,占地面积大,如姜堰镇前堡村填埋场,占地55亩,投资140多万,容量为15万吨,使用年限为3年。早已不堪重负。高温焚烧后的垃圾虽然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但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和致癌物……

(过渡)—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总会推动人们的认识向前发展,人们找到了解决垃圾的新方法,并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垃圾分类。

设问4:你知道垃圾分类回收有什么好处?

知识对应——在垃圾处理方式上,垃圾分类属于新事物,而传统的焚烧和填埋则是旧事

物。

3.情境体验:垃圾分类你会吗?(请同学上台在电脑上操作垃圾分类小游戏)

讨论题:

(1)你认为在垃圾分类回收中会遇到哪些阻力?(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蹴而就的)(2)在垃圾的处理方式上,你认为谁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3)我们在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后,还需要进行填埋和焚烧吗?(新事物对旧事物进行了辩证否定)

4.“事物发展的趋势”知识梳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生活感悟:“谈一谈” 你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学了这部分知识,你打算

怎样看待它?

过渡—我们应该以阳光的心态对待挫折,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付出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成功需要积累,需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我们也能从哲学找到依据,那就是事物发展中总要经历两种状态: 和 。

6.观点争鸣 设问—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质变?

A.水温由10℃上升为60℃再到100℃;B.少了一根头发;C.食物发霉;D.从“要我学”到“我要学”;E.鸡蛋变小鸡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探讨。

材料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材料二: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材料三:当我们实现了总体小康后,还在继续奋进,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

材料四:有体育常识的人都知道,无论赛跑还是赛车,在直道上是很难甩开对手的,只有在跑道的弯道区,才容易超越对手。

设问:材料体现了哪些道理?

7.“事物发展的状态”知识梳理。

8.综合练习提升训练。

9.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感悟到人生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坚信前途是光明的,着重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时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三、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是围绕辩证法的发展观的两大问题展开的,知识结构比较清晰,处理的时候难度不大,困难在于说明为什么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以及量变质变的区分、量变是不是必然引起质变等。而这次复习,我认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仔细分析下来:

1.体现生活的原味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曾经说过,在特定的情感目标下努力选择贴近生活、关注热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有目的地选取关注度较高的教学素材,形成教学的最佳方案,所谓最佳就是教育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了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情境教学的最优化。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必须坚持生活化的原则的,真正地考虑教育对象——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那就是说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其获得相应认识的基础,这样的考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根据客观规律进行的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也是落实课标中所提出的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学生所处的鲜活的生活,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资源,因为学生熟悉他们,所以在知识的迁移等方面容易产生共鸣,更易落实三维目标。

另外,建构主义学者非常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的社会性和情境的再现,因为这就是每一个个体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自己从前的生活经验铺设的图式,这些图式是一种认知,包含着原有的经验,原有的信念,原有的感受和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的过程中,头脑并不是一片空白,并且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可以重新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这种新的认知图式并不能看作是旧有的图式的延续,它实现了对自我的否定,是一种发展和创新。

所以,在本复习课例中,笔者关注了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选择了垃圾处理这样一个话题,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每天都在产生垃圾,那么这些垃圾又到哪儿去了呢?在垃圾的处理问题上我们也有一些基本的认知,随意丢弃?深层?高温焚烧?这就是学生所处的鲜活的生活,在生态文明大力倡导的今天,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基本国策,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利益,当前各方都在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对于世界各国来说,他们又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新兴的符合科技进步潮流的做法,我们应该对此持有怎样正确的态度,在当下我们所倡导的垃圾分类回收实践得怎么样,我们又应秉持怎样正确的心态;作为学生,在学习中我们也一定会遇到挫折,也会不断地设定目标,怎样用正确的心态看待失败,用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达成目标,在教学中有目的地以这些来设置情境自然体现着生活的原味,符合教学情境设置的原则。

2.提升知识的品位

在课例的复习讲解中,不仅要讲究生活的原味,还得重视知识的品位,对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知识的品位表现为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这就要认识到情境的设置是服务于知识的教学的,当我们选取了恰当的话题,设置了相应的情境,接着就要通过设置相应的思考题与知识之间呼应,这些知识是学生在复习课中形成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并有助于学生在其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中避免生搬硬套,不是一味成为被动的倾听者和接受者,开发出学生独立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如在本课复习中,通过对现有垃圾总量的思考上反省我们目前的处理方式,掩埋还是焚烧,再反观其他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积累的一些经验,

认识到垃圾分类回收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用自己一步一步的实际行动支持垃圾分类,这是事物发展的正确方向,但现状却不容乐观,要想让更多的人自愿践行垃圾分类回收还需要一段较长的路,从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只有经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发生质变,另外如何对待和分析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能在情境的设置中得到启示。

其次,知识的品位表现为能够让学生获得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政治课从它的课程性质和理念来讲,重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素质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政治课中应当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立成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这样的认识要求教者必须在知识的讲授中能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就这个课例而言,那就是通过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坚定信心,对民族未来,对人生发展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结合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前提等这样的知识培养学生付诸实施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和小事做起的实干精神和优秀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中学 225500

论文作者:顾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政治复习课也应讲究生活的原味和知识的品位论文_顾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