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知识的挖掘和处理——“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教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合法权益论文,消费者论文,教材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政治老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和根本。从表面上看,思想政治课教材可读性很强,通俗易懂,但我们许多老师认为这样的教材难教。作为教师,既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更要有恰当处理教材的功夫。近阶段,本人有幸连续听了十几堂相同教材的公开课,使我真正体会到:一堂思想政治课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处理是否得当。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设计出好的教学思路;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应对来自学生方面的各种疑难问题。下面我就以“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教学单元为例,谈谈自己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知识挖掘和处理的一些看法。
一、挖掘框题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总体框架
一般说来,每一框题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教师不能浮于表面,要善于抓住教材的中心主题进行深究,深刻领会教材。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必须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这四个层次来进行深入挖掘,把本框题的各知识点融入到这四个层次中,形成本框知识的框架。
第一步,搞清楚消费者权益是什么。消费者权益指的就是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它包括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获得消费方面知识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等。同时必须知道这些权利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第二章规定的第七条至第十五条相对应的。
第二步,搞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但为什么要那么重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第一,生产、经营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消费,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因此,消费者的行为关系到生产、经营者能否实现生产目的,能否保证其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这个方面来看,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二,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和消费的同时,也会给生产、经营者一个信息,哪些商品是消费者欢迎和需要的,这就有助于生产经营者调整自己的经营决策,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消费者受侵害的事件层出不穷,消费者作为“上帝”的重要地位远远没有得到肯定和保护。第四,消费者权利行使得怎么样,关系到给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是否正确的问题。因此消费者权利行使得越充分,越有利于生产经营者按照消费者的愿望生产、供应商品和劳务;消费者的权利行使得越充分,越有利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障生产经营者的权利。这样,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商品服务市场规范运行。
第三步,搞清我国近几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得怎么样。第一,应该看到近几年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并通过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维权行为及百城万店无假货、中国质量万里行等活动,给假冒伪劣商品以严厉的打击;生产经营者也推出了各种“承诺制”和“优质服务”;消费者自身权益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中国消协接受的投诉信件连年上升,接待来访人数越来越多。第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然严重。如有毒大米、有毒食用油、有毒瓜子、黑心棉、陈馅月饼,等等。
第四步,搞清怎样才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把教材的内容作如下的处理:第一,国家是怎样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通过立法和一系列的组织机构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二,生产经营者是怎样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生产经营者依法经营,遵守职业道德;第三,消费者是怎样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学法、懂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与生产经营者的争议。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要遵守社会公德,依法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以上这几个方面的教材挖掘,重新处理教材,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更有利于教学中思路清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挖掘教材要注意教材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对教材知识的钻研,有一个从厚到薄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把教材读“厚”,然后传授给学生要“薄”,把精华部分和适合学生接受的东西,引导学生把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读“厚”教材呢?我想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挖掘是其有效的途径。
1.挖掘知识深度,就是要加强对每一个知识点知识在内涵上的深化,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消费者权益中的自主选择权,首先把握其含义,其次把握消费者为什么必须具有这一权利。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等价交换的要求;二是由市场经济一般特征中平等性和竞争性所决定的;三是由商品服务市场上商品交易原则中的自愿和平等原则决定的。通过这一挖掘,不仅教师自身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学活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挖掘知识广度,就是要在知识点自身外延上拓宽和加强政治教材内部及各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当然也要拓展政史地三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基本做法为:
(1)运用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然导入。对于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知识,我想可以这样着手:家庭消费是个人的事情,国家尊重和保护个人消费,但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有家庭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当然根本的是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家庭消费状况究竟怎样?除了受这些因素之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吗?有,即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观念是否合理、科学,消费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好坏同样也会影响着人们的消费状况,这就提出了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议题。通过这一挖掘,学生容易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不会造成知识把握上的支离破碎。
(2)唤起已有知识经验来触类旁通。在各知识点的挖掘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深入浅出,融会贯通。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市场主体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分析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运用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商品服务市场的交易原则,分析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利;运用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知识,分析消费者如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等。通过这一挖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会从联系中把握知识。由于是高一学生,可联系的知识面相对狭窄些,如果是高二、高三的学生则更广些。
(3)在比较与辨析中准确地理解知识。在前后知识的联系中,特别要注意相似概念和原理的比较,一方面可以加深教师自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保证概念原理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不会出现似是而非、鱼目混珠的现象。如本课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平等原则与公平交易原则,等等。通过这一比较,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明辨是非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挖掘,老师把教材是读“厚”了,但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不能一古脑儿地把所有东西都倒给学生。教师还要注意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把握好“度”,不能过深或过浅,要恰到好处,可以根据学生的内在知识结构,或详或略,或增或减,灵活处理。
三、挖掘教材要恰当注入“新”和”实”的成分
钻研教材并不是就教材而理解教材,还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新观念,作必要的补充,以弥补教材滞后性所带来的缺陷,充实学生的知识。另外还要从新的角度多方面分析把握基本知识,以拓宽知识面。把教材知识同相关的国内外大事和现实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结合我国今年"3.15"主题“共筑诚信”、中国第一例OK镜伤人赔偿、王海专业打假评论、国家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明明白白消费”等,联系同学们自身的实际或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挖掘教材最后的任务是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所谓教学重点,一是指教材的重点,即教材中最核心和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或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二是指教学活动重点,即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材重点而着重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对于教学重点的确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①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重点;②通过政治课教材分析去把握重点;③深入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④联系当前形势、国家的重大决策确定重点。所谓教学难点是指教材中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或思想上不容易接受的部分。对于教学难点的确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①从分析教材内容中找难点;②从分析学生实际中找难点;③从实现教学目的要求的可能性上找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造成学习目标差距的主要原因,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消除学习目标的差距。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重点是消费者权利的主要内容,难点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及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途径。
五、挖掘教材不能忽视教材中附带资料
教材中往往有漫画、想一想、议一议、图表、资料卡等方面内容,作为教师同样要对它们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于这一框的漫画可作两种处理,一是在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师的幽默感和学生分析能力的漫画不但不能舍,还应结合教材再找一些,如对教材前面已经出现过的“客高一尺、商高一丈”,“朦胧价”等集中进行分析,既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对漫画的认识。二是在教学中为了更生动、直接地说明消费者所享有的权利,对那些不十分直观的漫画大胆地舍弃,换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图片。同样,对于想一想、议一议,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可在课堂里讨论,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灵活处理。对于资料卡,学生能看懂的就应由学生自己去学,其中有难度的,教师也可稍作讲解。
教师通过以上各方面的知识挖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择其精而教之,上课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自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挖掘教材并不单纯指教材知识的挖掘,还有学生能力因素、情感因素、思想道德因素、意志因素、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挖掘,也应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