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多媒体课件创意的探索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意论文,多媒体课件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当前,设计合理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在对学生层面调查的基础上,就化学学科中多媒体课件的创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问题的提出
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其优点毋庸置疑。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本来枯燥无味的内容显得生动了;原本虚无飘渺的微观运动(分子原子的运动、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等)变得直观了;还有大型复杂的化学工艺(例如,炼钢、炼铁、石油炼制等)也可一览无余了。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若选材和创意不当,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会转移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使多媒体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对多媒体课件创意的调查反馈
笔者结合自己制作的并得到好评的“乙酸”和“胶体”两个课件,对所任教的两个班级104名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共分四个部分),现将调查内容和结果汇总如下:
1.多媒体课件结构创意设计效果的反馈
表1
测试内容 好
较好一般较差
% % % %
引言设计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
72.1
27.9 — —
突破重点和难点 54.8
37.5 7.7 —
实验采用局部放大的效果 76.3
22.1 1.9 —
课堂容量大小
31.7
53.814.5 —
界面设计美观和艺术性
40.4
48.111.5 —
课件的交互性
59.6
29.811.6 —
轻微的背景音乐 26.8
52.422.6 —
2.多媒体课件价值性的反馈
(1)在进行习题教学时,当学生回答正确或错误时,设计为“你真棒”“你真聪明”“别泄气,继续努力”等激励性语言,你对这样设计的看法是:A、较好(占66.3%)B、没有必要(占20.2%)C、无所谓(占13.5%)。
(2)你认为使用多媒体投影和普通投影仪进行习题课教学,选择哪种较合适?A、多媒体投影(占38.5%,使用多媒体价格高且制作较费时间,但投影清晰度高)B、普通投影仪(占61.5%,使用普通投影仪价格低,且书写方便)。
3.学生课堂效果等方面的反馈
表2
测试内容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 %%
整节课听课注意力 62.5
32.7
3.8
—
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52.9
45.2
0.9
—
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67.3
26.6
4.8
0.9
本节内容的记忆效果50.2
42.3
7.7
—
本节内容的掌握
43.3
49.8
6.5
—
课堂气氛 57.7
32.7
9.6
—
课堂测试效果
33.7
55.8
9.6
0.9
4.教学内容适宜性与多媒体教学的选择
(1)你认为化学中的哪些内容较宜进行多媒体教学?哪些内容不宜进行多媒体教学?(2)学生普遍认为,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有:①微观知识;②晶体结构;③难于进行或现象不明显的实验;④较难的实验装置的组成和连接;⑤有机化学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⑥较抽象和难懂知识等。不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有:①概念(定义)教学;②教师演示实验;③学生实验;④教师的板书不要全部利用多媒体投影代替;⑤习题课教学等。
三、反馈调查结果对化学多媒体创意的启示
从上述反馈调查并结合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遵循三个重要的原则,即:教学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交互性原则。
1.多媒体课件创意的教学性原则
(1)排除干扰,激发兴趣。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如果学生对某一课程或某一内容不感兴趣,上课时就会心不在焉,信息的传输也就产生干扰;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有少数同学因对多媒体的新奇,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电脑上或其他设备上,分散了听课的注意力。如何解决这些干扰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制作的创意要尽力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这样,可消除少数学生因对多媒体的好奇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整节课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方面认为“好和较好”者达到95.2%,取得了预期的理想效果。另外,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投影过多的文字和图表、文字或图模糊、用光不当、色彩不好等界面设计,以及不当的音乐普遍不欢迎。所以,制作创意还须充分考虑界面的美观性和艺术性,防止课件中出现干扰因素而影响学生的兴趣。
(2)突破重点和难点。从调查的结果分析,《乙酸》和《胶体》这两个多媒体课件,对突破难点和重点的创意设计为三维动画,学生认为“好和较好”者共占92.3%,从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这两个课件在突破重点难点和学生掌握重点难点方面取得了成功。对于这两节课的重点、难点,其创意将重点落实在“抽象问题具体化、微观现象宏观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学生可从动画中清楚地看到旧键如何断裂、新键怎样形成的全过程,这样具体形象、直观生动的动画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突破重、难点,调查发现学生的记忆效果甚佳。
(3)强化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扎扎实实地搞好并加强实验教学是保证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怎样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呢?在调查结果表中,学生对“实验局部放大处理效果”认为“好和较好”者共占98.1%;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认为“好和较好”者占93.1%,这说明该创意的实验教学优势是很明显的。然而,实验教学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实验现象的明显程度也并非完全相同,所以,实验的多媒体创意,决不能“全盘现代化”,对那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以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等,还是应该使用“常规化”的教学手段——亲自动手,探究体验。从实践和调查中看到,多媒体的化学实验选材,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微观现象,二是难于成功或所需时间很长的实验,三是操作难度大的实验,同时尽量与教师的演示实验配合为佳。
2.多媒体课件创意的经济性原则
在创作化学课件时,必须深刻体会多媒体的“辅助性”和“不可替代性”,注重现代教学手段和常规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①实验操作②习题课③教学内容相关的简单板书④较简单易懂的知识等,不适宜使用多媒体教学,而应选择常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也恰好体现了“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多媒体绝非万能,它不可能完成一切教学过程,更不可能使一切教学过程全优化。同时,常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再者,多媒体课件的创意制作要花大量时间,价格又高,所以制作创意决不要因上多媒体课,而全盘“多媒体化”,绝不能走“用昂贵的多媒体代替效果相近的极廉价的投影纸”之路。
3.多媒体课件创意的交互性原则
教师认为,要上好一节多媒体课,除了必须熟悉教学内容和电脑操作外,多媒体制作必须具有极高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从总体来讲,课件设计的创意应为:主菜单、子菜单、操作文字提示、操作指引、交互按钮等一套操作体系;教师只要在操作提示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轻按鼠标,即可立即显示所要内容,进退方便、快捷自如、操作性强。对于学生来讲,可设计成“热键”形式,学生只要根据需要,在操作提示下按动鼠标,就会把学生带入所要学习的内容,故操作一定要简单方便。综上可知,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创意应该有一定的规则可循,此规则是:①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围绕如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②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目标要求和使用价值,有选择地创作多媒体课件;③课件的界面创意必须具有艺术性和美观性;④创意决不能“全盘多媒体化”;⑤应考虑学生需要“多媒体”的表扬与鼓励,等等。这样创意的化学多媒体课件,才有可能是学生喜欢的精品。
标签:课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