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与靶向治疗药的疗效论文_赵微微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肿瘤内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500

【摘 要】目的:探讨与非小细胞肺癌有关的治疗方法与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其中有15例曾经接受过加量放疗计划,有18名患者的全身都采用了化疗方法,有27例被注射了一定数量的生长因子,并用作一种抑制剂被使用,然后进行了预后反应的观察与讨论。结果:在对这些患者的观察中发现,他们的平均生存时间是11个月左右,其中生存1年到2年的患者为39.8%。结论:存在脑转移现象的肿瘤、化疗周期以及病理因素是最大的影响预后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靶向治疗药物可以使病情有一定的缓解。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预后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Methods:select January 2014 to 2016 January 2009 in our hospital accepted treatment of 60 cases of patients,of which 15 cases had received radiotherapy plan,18 patients with systemic use chemotherapy,27 cases were injected with a certain number of growth factor,and used as a kind of inhibitor is used,then the observation and discussion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this disease.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of these patients,the mean survival time of them is about 11 months,with a survival of 1 to 2 years were 39.8%.Conclusion:the presence of brain tumor,chemotherapy cycle transfer phenomenon and pathological factor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the maximum effect,combined with targeted drugs can make the illness have eased.

Keywords: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targeted therapy;prognosis

非小细胞肺癌是在众多的会产生脑部转移的病情中最常见最不好控制的疾病,该种疾病不会因为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很多患者出现脑部转移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由于治疗方法的限制,有些治疗过程总是会影响到大脑正常的神经活动,且全脑放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同时也是最容易引起脑部转移的一种手段【1-3】。就是说,如果患者只接受单纯的脑部转移的治疗方法也同样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根据统计研究发现,一般经过脑部转移治疗的患者平均也只能够生存半年左右,但是如果通过加量的放疗治疗就会让患者多生存一段时间。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开始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符合下列标准:都是被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心、肝、肾的指标均在正常情况下,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任何铂类药物的治疗,所有患者都是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治疗计划下进行的治疗,所有患者在临床上都是中晚期的病情。

1.2方法

提取患者的肿瘤细胞作为标本,把它们用中度性质的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并放在安全的地方用石蜡包裹,把每个标本都进行切片,并保证切片的厚度不超过0.5mm,接着进行染色工作,以确定肿瘤细胞的位置与大致的区域,剩下的部分就用于基因的提取研究。其中所涉及到的溶液或者药物是:二苯甲、纯乙醇溶液、高密度盐酸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以及伊红等试剂,并且这些溶液与试剂都来自国内外最具有知名度的公司。

1.3预后效果观察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其中要包括患者的诊断结果、临床分期情况、组织的改变、治疗方案、治疗周期以及治疗效果等内容。其中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是根据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最新推出的评估标准,并把最后的结果分为彻底治愈(即所有病变都变得正常)、部分改善(即肿瘤的体积有明显的减小,且最大的横截面积不超过50%)、疾病基本被有效控制(即肿瘤有轻微的变小,且最大的直径会增加不超过25%)、疾病加重(即肿瘤的体积变得更大)。其中前三种是治疗有效的表现,如果疾病加重了,则需要改变治疗方案。

1.4统计学上的解释

对结果进行一定分析,并采用SPSS最新版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如果P<0.05,则认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主要表现在:患者客观条件、临床表现与基因不同对预后效果有比较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χ2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后得出人口特征、临床表现与化疗效果是基因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些指标,它们间的关联非常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性别与预后治疗的关系

在这60例患者中有30例是有贫血症状的患者,其中男性有40例,女性有20例,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X^2=0.796,P=0.365),得出性别与预后治疗效果没有很大的关系,见下表。

3.讨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这样的疾病,除了通过手术治疗的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外科治疗的方法,以此来达到对癌症适当控制的目的,并知道淋巴转移的情况,对病情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利于对癌症进行合理的分期治疗与诊断,并让后续的治疗有规律可循【4-5】。此外,辅助治疗是可以提高生存率的途径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生的压力,是重要的医疗内容之一。并且,在化疗水平与靶向治疗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肺癌患者的病灶控制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观,给医学界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参考文献:

[1]毕良文,时前军.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状况及预后因素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4,(12):2891—2892.

[2]栾祖鹏.DCE-MRI及DWI与非小细胞肺癌血供情况及靶区勾画得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

[3] 于杰.MicroRNA-520a-3p对非小细胞肺癌增殖、淋巴转移影响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15

[4]郝李刚.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分子标志物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

[5] 孙殿水.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标记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论文作者:赵微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与靶向治疗药的疗效论文_赵微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