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不良现象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不良论文,中学英语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英语教师通过层层培训学习,对新课程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积极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但毋庸讳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之所以称为不良现象,是因为这些现象在理论上不符合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没有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挥。下面分三部分对这些不良现象作一番评析,以期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注意,并加以克服,从而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符合新课程的新理念,更加有效。
一、与课堂提问有关的不良现象
1.教师拼命问,学生被动答
课堂提问是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启发学生思考,通过问答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教师一味地提问,而学生只有回答的份,那么学生的主动权被剥夺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想。如果我们把一部分权力下放,让学生也有机会提出问题,然后由其他同学来回答,开展生生对话,甚至生师对话,岂不更好?我们应当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由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则在必要时加以指导、解答。让学生提问胜过教师自己提问,因为提出问题的难度比回答问题的难度大,不经过认真思考是提不出像样的问题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也就是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深入理解课文、形成能力的一个过程。因此,从新课程的新理念出发,我们就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2.学生回答捧着课本念,教师听之任之
这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有可能是教师出于降低难度的角度考虑,默许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捧着课本念。其实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学生养成一种不良习惯,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无法真正开口“说话”。捧着课本回答问题,看似在回答问题,答案也是基本正确的,但实际上这不是回答问题,这只能说是朗读。在实际生活中回答问题时不会看着文本念,只有朗读时才会这样做。学生在捧着课本回答问题的时候,虽然也花了一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但并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而常常是把包含答案的整个句子念出来而已,有时尽管句子很长,学生也会照念不误。这种回答并不完全符合问题的要求。只有经过自己大脑加工整理后得出的答案,才会贴切地符合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这种不良现象应该加以纠正。纠正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让回答问题的学生把书合起来再回答,直至答出、答对。
3.学生答不出,教师包办代替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公开课上。授课教师为了赶时间,不耽误上课的进度,就做出了“越俎代庖”的事情。其实,如果学生一时答不出,教师可加以启发和提示。如果还不行,那么可让别的学生帮助回答,或让答不出的学生自己找人帮忙。在此过程中,虽然该学生没答出问题,但却参与了交际,也就使用了语言(这时的语言使用是非常真实的),且借助他人之口完成了交际,完全符合任务型教学的要求。同伴答出后,可再让该学生回答一遍,一般都能答对,再加以肯定,同样有成就感。这样的做法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语言交际的真实性原则,虽然只是一个准真实的情境。
4.学生回答含混,教师放任自流
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身上,或发生在公开课上。对于前者,由于缺乏经验或课堂应变能力不足,常常会因不知所措而放任自流。对于后者,是因为教师自己确实没听清楚学生的话,又怕在公开课这样的场合“出丑”,干脆就来个“蒙混过关”,不予追究,大家相安无事。其实,这样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由于有的学生口齿不清,或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故意含混不清,教师没听清楚,这很正常,其他学生也有没听清楚的,因为回答问题或发言的学生是背对着一部分学生的,很容易造成听不清的现象。如果不了了之,那么,大家都不清楚,等于无效劳动。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叫该学生重复自己的话,或叫旁边的学生进行复述,也可叫某个开小差、不专心的学生复述。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可让其他人集中注意力,听得更清楚;二是可在无形中纠正错误;三是对所涉及的内容加深印象。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即使在学生回答清晰的情况下,教师也不妨加以重复,以便全体学生听得更清楚。
5.提问不得体,与学生对立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放下架子,没有与学生打成一片,以“能者”自居。而且,教师自己往往察觉不到,因此其不良性更为严重。最常见的情形有两种。一种表现为“怀疑学生的能力”,例如此类问题:Can you list the names of world-famous women? What can you do to show love to your parents?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这样的问题给人的感觉是:我能,你能吗?如果我们把上述问句中的you换成we,不是更好吗?不就把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吗?
另一种情形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生回答了问题,朗读了课文,在黑板上听写了句子,或者是做了练习后,有的教师就会重复这样一个问题:Are there any mistakes?这对出错的学生是多大的打击!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问:Is there anything to be improved?这样做既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样能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二、与PPT课件有关的不良现象
1.PPT课件文字过小
有的教师钟爱“蝇头小楷”,课件屏面上显示的文字过多,造成文字字号过小,学生难以认读,尤其是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更是伸长脖子也无法看清楚。虽然从听课的角度看,教学活动仍在正常进行,但真正参与的学生数量肯定减少,看不清楚的学生只好低头看书或“洗耳恭听”别人的发言,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面和教学的有效性。其实,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把学生放在心上,为学生稍微多考虑一点点,就可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须把要显示的内容分成几个页面分别显示就可以了。其实,我们也是有经验可借鉴的。例如电视上的教学节目,一个屏面一般只显示一个句子,甚至几个词而已,不然看起来就非常吃力。
2.PPT课件取代板书
课件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如果在课堂上,所有要呈现的内容都被固定在PPT课件里,那么就会严重制约教师本身的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就会被“人机对话”所取代,从而造成情感交流的缺失。PPT课件缺乏交互性,没有开放性,只能助教,不能助学。如果教师把上课的内容全部做进课件里,那么势必受到课件的制约,无法灵活施展,最终成为PPT课件的奴隶。下面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不少教师都会采用下面的概念图(见图1)作为一堂课的导引,既可复习已学词汇,又可预习本课要用上的一些词汇,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这一内容用PPT课件呈现就不如教师直接用板书呈现更有效,因为结果无法预料,学生的回答不大可能与教师的预设重合,内容会不同,顺序也会不同。如果用课件呈现,反而显得别扭。而用板书,则可与学生的回答同步,如学生有遗漏,则教师可作补充。
图1
3.PPT课件使用过度
如上所述,有的教师喜欢把上课的所有内容都用PPT课件呈现出来。其实,有的内容不用PPT课件呈现更加合理。例如,True/False statements就未必要用PPT课件来呈现,教师口头陈述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接近于语言使用的真实性。对False statements的更正,也完全可以让学生口头进行,学生无法提供更正的,则需要进一步阅读课文,直至找到正确信息。再例如问题和答案,不一定要全部呈现在屏幕上,应视情况区别对待。如需要学生讨论的问题,呈现在屏幕上就比较好,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反复回顾这些问题,无须记住这些问题,从而减轻大脑记忆的负担,使大脑集中于针对问题信息的处理。如果是只要学生直接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口头陈述更好,既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锻炼学生听力,又可提高时间利用率。由此可见,PPT。课件的使用要把握好一个“度”,切不可过度,否则反而降低效率。
4.课件设计缺少人文关怀
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很少有人考虑屏幕在教室中的悬挂位置这个问题。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学校是把屏幕悬挂在黑板的一侧,大约有半个屏幕在黑板以外的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由于目前国内多数学校班级学生数多,教室被挤得很满,图2中右侧前排的学生要看到黑板左侧的板书已经很不容易,也就是说他们要看到屏幕中间和右侧的内容已经很不容易,他们又怎么能看清屏幕左侧所显示的内容呢?由于中英文都从左到右书写,显示的内容大都在左侧,学生能看到的也许大部分是空白。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教师在设计PPT课件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想到学生。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制作课件时根据屏幕在教室中悬挂的位置在屏幕相应一侧留出一定的空白,可用插图点缀此空白区域。为防止因屏幕悬挂的位置过低或偏左而影响观看效果,PPT课件呈现的内容宜少不宜多,字体宜大不宜小。
三、与教学常规有关的不良现象
1.教学目标不明,学生无所适从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让学生明白每堂课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做到“知己知彼”。而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往往不作任何交代,一开始就来个brainstorming,对学生进行一番“轰炸”,然后自然而然过渡到“正课”的学习。这样做当然也无可厚非,但对学生的学习却是不利的。因为教师经过精心备课,对这堂课的目的要求一清二楚,而学生未必能领会教师的一番苦心。结果,学生只好盲目地跟着教师的指令摸索着潜行,无法做出预测,无法提前思考对策,这就是为什么学生的表现常常很难达到教师预设要求的原因所在。由于目的要求不明确,课堂上有意注意的东西、理性学习的东西就很少。我们的英语学习是外语学习,并非二语习得,要想通过自然习得的途径学会英语,效率是很低的。由此可见,不交代教学目的要求的做法不可取。
2.“小组讨论”使用过频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这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很好的一个途径。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的形式之一,最早是针对班额大、学生很难有机会在课堂进行交际活动这一难题的解决方案,尤其在让全体学生同时开展对话活动时更是行之有效。后来这一活动形式就逐渐扩大到其他类型的活动,较为多见的是“小组讨论”。但无论哪一种教学策略,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或原有的作用和优势,小组讨论也不例外。如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频繁地使用这一方法,每布置一项“任务”,就让学生开展一场小组讨论,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效率极低。有的任务仅凭一己之力即可完成,有的问题人人都能答出,根本无须劳师动众,唯形式而已。集体活动是一种体验,但个体活动也是一种体验,学生更应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胸有成竹”,操之过急
所谓“胸有成竹”是指教师经过充分的备课,对授课内容、方法、步骤、任务等已经烂熟于心,于是在课堂上就表现出“操之过急”。这一现象造成的后果是“输入不足,难以产出”。只有在充分输入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所输出,如果课堂上的输入不足,就会给学生的输出带来困难,尤其是口头输出。现在的学生对时尚的东西可能有所偏重,但知识面不一定广,生活经历也比较单调,经验缺乏,因此,想要学生有内容的输出,如口头讨论,必须先进行充足的具体的输入,包括话题内容和语言形式。例如,让学生仅听一遍录音就要学生归纳出所听语篇的主旨要义是否过难?阅读课上,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课文,连快速浏览一遍的时间也不够,怎么能让学生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呢?应该让学生有一个接触所学材料和思考的过程,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切不可操之过急。
4.授课缺乏应有的激情
教师到了讲台上就好比运动员上了竞技场,如果仍然保持十分冷静的状态,就很难发挥出色。运动员在赛场上需要兴奋,而教师在讲台上则需要激情。激情是催化剂,它能感染课堂的气氛,感动学生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有的教师自身素质相当不错,教学业务水平也能胜任本职工作,备课工作也做得到家,授课方法、步骤的采用也符合要求,但教学效果,尤其是给听课专家和教师的印象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缺少一样东西:激情。尽管有无激情跟一个人的性格有关,有的教师天生沉稳、严肃,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我们一走上讲台就抛开一切私心杂念,一心只想把课上好,那么激情自然会勃发出来。有了激情,我们的课就会变得生动,变得受人欢迎,效果就会在不言中体现。
以上列举了一些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可能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但就如“教育无小事”一样,教学中的细枝末节也是不应忽视的,众多不良现象的累积就会给我们的教学造成较大的损失。因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它们的危害性就更加隐蔽,如果不加以注意,那么造成了损失,还不知是怎么回事,那就可悲了。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从小事做起,把上述不良现象一一消除,那么可以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必定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