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择偶观的动态与发展关系到婚姻家庭的幸福以及社会的稳定。电影是社会的折射与缩影。本文对电影《一吻定情》采用了文本分析法,梳理了影片中颜值至上、爱情核心和男高女低三种主要的择偶观,依据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发现影片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和解压需求,并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维度分析得出影片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现实婚姻的和谐。
关键词:青春电影;大学生;择偶观;《一吻定情》
当下社会飞速发展,但是择偶与婚姻家庭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据民政部数据显示,中国离婚率持续7年上升,结婚率持续4年下降。[1]择偶与婚姻是青年以及大学生人生中重要课题之一,大学生又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择偶观的动态与发展关系着婚姻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稳定。择偶观是人们内心对配偶设定的一个标准,常常包括对方的外貌、身高、学历、个人修养、家庭状况等。[2]它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文化现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3]
目前我国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多元价值观等待着判断与选择。择偶观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在知网中统计得知,主题为择偶观的论文有1705篇,其中使用调查报告或者描述统计研究方法的论文占70%,但是,以电影为研究样本的成果较少,并且研究方向多集中在社会学、马哲等领域。因此,从电影入手研究大学生择偶观现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本文计划从电影《一吻定情》入手,使用文本分析法梳理影片中呈现的主要择偶观,进而分析择偶观的成因,讨论影片带来的负面影响。该部影片改编自被誉为“恋爱圣经”的著名青春漫画《淘气小亲亲》。作为经典IP,该漫画先后被日本、中国台湾、韩国等多地翻拍成电视剧。在原版漫画的基础上,本片导演陈玉珊进行了本土化的再创作与改编,收获了1.72亿元的优秀票房成绩。
一、影片人物的择偶观
择偶观是择偶过程中的标准与选择,体现出不同人的价值判断。影片中主要展示了三种类型的择偶观,分别是颜值至上、爱情核心和男高女低。这三种择偶观,属于当下青春电影中,大学生择偶观的典型呈现。
颜值至上的含义就是在择偶过程中,择偶标准只有颜值高,其他的择偶因素,如:性格、教育程度、个人收入,电影角色选择忽略。女主角原湘琴是颜值至上择偶观的代表。高中入学的第一天,F班的原湘琴和A班的江直树意外相撞并接吻。虽然原湘琴不了解江直树,但是被他高大帅气的外在形象所吸引,于是就“一吻定情”,不计回报的付出。此外,学校里的其他女学生角色也属于颜值至上的择偶观。只要看过江直树一眼的女学生,都会沉迷于他的颜值,将他当成最佳择偶对象。女同学们还自发成立江直树粉丝团,每日分享着江直树的美图和动态,免费给他送食物和饮料。
爱情核心的含义是指择偶过程中,电影角色只关注爱情,愿意为爱情付出一切。影片中男主角江直树属于爱情核心的代表。即使原湘琴的颜值平庸、家境贫寒且智商低,在外人眼中两人极度不匹配,但是江直树喜欢原湘琴,愿意接受她的一切并为她做出改变。江直树喜欢独处和智商高的人,但是每晚耐心的给原湘琴补课;江直树表面嫌弃原湘琴缝制的状元符简陋,但是即使摔跤和迟到,都记得将状元符贴身保存。公司遭遇危机,与宫纱绘商业联姻可以带来融资,但江直树坚持追求爱情,娶原湘琴为妻。
男高女低的含义是指男性选择偶对象时,倾向于选择家庭、地位、收入等择偶因素与自己相当或者低于自己的伴侣,而女性则倾向于选择家庭、收入、地位等择偶因素高于自己的。[4]男主角江直树颜值高,IQ200,是潘达公司的继承人。女主角原湘琴智商低且相貌普通、家境贫寒,在最差的F班学习。男配角阿金和原湘琴是同班同学,学习差且家境平庸。女配角宫纱绘和江直树是同班同学,智商高、颜值高、家境富裕。江直树和原湘琴没有选择和自己条件匹配的宫纱绘和阿金,两人均选择了“男高女低”的择偶模式。
二、影片择偶观的成因
影片中的择偶观并不是导演的随意安排,而是富有深意。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卡茨在《大众传播调查和通俗文化研究》中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出发,把受众看成是积极主动的并且有着特定需求的社会个体,把受众自主选择接触媒介的活动看成是基于这种特定需求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5]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可知,影片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和解压需求。
首先,从情感需求来说,颜值至上、爱情核心和男高女低是当下十分典型的大学生择偶观,但在现实择偶过程中,青年的处境却没有影视剧中发展的那般顺利与美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相爱的概率极低,“门当户对”、“同类匹配”论仍然占据主流,再加上小三现象频发,离婚的概率日渐提高,因此,诸多受众只能将美好的幻想寄托于影像世界中。在这个虚幻空间里,男主角颜值帅气、衣着时尚、家境富裕;女主角貌不惊人、家境贫寒、智商平庸。男主角总会放弃美丽优秀、家境富饶的女配角,爱上平凡的女主角。在浪漫场景和巧妙情节的助推下,电影为受众带来情感层面的精神享受。观众沉浸于导演编织的美梦中,弥补现实中婚姻的情感缺憾。
此外,从解压需求来说,当前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生活压力随之增大,越来越多的青年疲于工作和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妥善处理择偶与婚姻的问题,最终变成媒体口中的“剩男”和“剩女”。但是在电影中,角色们可以冲破现实的压力和世俗的偏见,勇敢自由的选择人生伴侣。不仅如此,在光与影的世界里,男女主角不用承受彩礼嫁妆等物质压力,也不用担心婆媳不和等代际矛盾。导演将现实中会遇到的烦恼和痛苦统统收起来,将择偶与婚姻最快乐和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转移了受众的注意力,舒缓了受众的压力。同时,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把自己带入电影角色之中,在现实中不敢做的事情,他们在光影之旅中酣畅的实现,达到情感的宣泄。
三、影片产生的负面影响
本部影片获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和口碑。自2019年2月14日情人节上映,在与《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超强对手同期竞争的环境下,首日上映票房仍达到了9113万,排在了单日票房第3的位置,最终收获1.72亿元的票房。[6]但是,不可否认,本部影片会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影片不利于观众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影视剧中用夸张的手法、戏剧化的处理,整合了受众喜爱的元素,故意给平凡人物设置了跌宕起伏的人生,注入非凡的因子。有时候为了吸引受众,甚至偏离实际,放大极端个例。虽然这种剧情设置刺激了观众的猎奇感,提高了票房收益,但是过度脱离现实世界构建镜像,会使电影离现实愈走愈远,使电影的真实性受到冲击。受众认知了媒体建构的非写实甚至错误的符号世界,产生了非理性甚至错误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
此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影片不利于现实婚姻的和谐。一方面,观众渴望拥有影视剧中的完美伴侣和浪漫恋爱,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个愿望的概率微乎其微。苦苦寻觅未果,受众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落差,对婚姻失去信心,选择单身。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追捧颜值至上的择偶观,忽略择偶对象的其他条件,那么走进婚姻生活后就会暴露种种矛盾,影响婚姻的和谐;如果一个人拥有爱情核心的择偶观,那么他就会坚信有爱就有了一切。现实婚姻生活中,没有物质等其他条件支撑的爱情禁不起考验,最终以悲剧收场。同时,男高女低模式弱化了女性的家庭地位,女性的独立意识渐渐减弱,倾向于依赖男性,成为婚姻家庭的配角,不利于婚姻的长远幸福。
基金项目: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重点科研项目“青春电影中大学生择偶观的呈现”(2018sk0001)
参考文献:
[1]陈合群.民政部:中国离婚率持续7年上升 结婚率持续4年下降[EB/OL].[2018-08-13].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08-13/d oc-ihhqtawy0379708.shtml
[2]迟舒文.浅谈中国当代女大学生择偶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04):51-52.
[3]李银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J].中国社会科学,1989(04):61-74.
[4]唐利平,黄希庭.择偶观的进化论取向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43-48.
[5]曹潇丹.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的受众研究——以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为例[J].新闻传播,2019(13):30-31.
[6]捉娱记.2019情人节单日票房创新高,2部电影上亿!《一吻定情》带来惊喜[EB/OL].[2019-02-15].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 -08-13/doc-ihhqtawy0379708.shtml
作者简介:
单雪琦(1996—),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新闻学
徐阳(1985—),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讲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文化
论文作者:单雪琦,徐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择偶观论文; 受众论文; 电影论文; 影片论文; 现实论文; 婚姻论文; 需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