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 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研究近年来集中在新疗法、新的针灸器械、多模式针灸上,疗效评价显示这种新器械、新疗法相较于常规针刺、电针疗效更优,总有效率高,疼痛控制效果好。
【关键词】针灸;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190-02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肌肉筋膜无菌性粘连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的疼痛性疾病,其治疗方法较多,其中针灸最受推崇,既往常采用常规电针治疗,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但疗程长,近年来针灸疗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创新,现报道如下。
1.合谷刺法
王绪玲等筛选患者60例,随机对照分组,其中30例采用合谷刺法纳入观察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取穴T1~T7夹脊穴、肩井穴、天宗穴、肩中俞、肩外俞、阿是穴,同时结合压痛点、结节、条索状物,阿是穴采用合谷刺法,其余采用斜刺。对对照组取穴与观察组同,均采用刺法。观合谷刺法有效率大奥96.67%,高于对照组90.00%[1]。
2.电鍉针
程卫平等采用电鍉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0例,纳入A组,30例采用电鍉针罐治疗,纳入B组[2]。结果显示,治疗后,B组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提示电鍉针罐治疗镇痛效果优于传统的电鍉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鍉针罐是著名医师与致顺发明的专利,是一种新型的医疗器械,其通过负压作用,与中低频电刺激结合,发挥三种治疗作用。现代医学证实,低频电针可刺激神经系统释放镇痛为主,发挥镇痛效果,阻断痛觉传导通路。
3.浮针疗法
苏艺等试评价浮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筛选61例患者,31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30例采用浮针治疗,纳入治疗组[3]。治疗组,沿脊突寻找压痛点,标记,而后使用浮针进针器,问询患者疼痛感受,待疼痛消失后,留针40min左右,期间3次扫散手法,效果不佳者抽出,隔日治疗1次,3次1个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6.67%,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浮针疗法是一项新型的针灸疗法,基于中医经络学,结合现代医学神经反射原理,通过针身脱离,突破增生筋膜,配合扫散、患者运动,贯通第流阻通道,降低液压,改善微循环,同时起到舒张血管、松弛肌肉,最终活血行气、消肿止痛。
4.电热针
胡熙耀等一项研究显示,采用电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0例。标记压痛点,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针刺到位,不提插捻针,连接内热针治疗仪,缓慢提高温度至40℃~45℃,结束后即可拔去热灸针柄,缓缓提插捻转出针,24 h内局部不可沾水,5日1次,每次20min,2次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4]。相较于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100.00%高于对照组78.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5.拨针
姒学东等以拨针摩骨法治疗迁延型肌筋膜炎性腰腿痛60例,采用华佗夹脊带上下磨骨,1周1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医用超然拨针(申请专利),取华佗夹脊区域,寻找软组织异常改变点、激惹点,标记入针点,消毒,局部麻醉,入针开眼,l号拨针由上位椎体进针处进针,穿过筋膜层后,30°角度入针,穿过肌肉,抵达下位椎体椎板与小关节形成的嵴线与椎板垂直面区域,上下提插摩骨,出针后施针部位采用消毒玻璃罐拔罐,见5~10ml出血即可,消毒,覆盖,卧床休息24h,每周1次,3次个疗程[5]。结果显示,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疗效较高。拨针较粗,可直接进入组织深层,解除粘连,恢复正常的血管、神经解剖生理状态,起效迅速。
6.干针
一项Meta分析显示,干针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6]。干针时加拿大华人医师提倡的一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法,其快速对活化的激痛点进行针刺,可引起肌肉抽搐反应,从而改变肌纤维长度、紧张度,使感觉传导冲动传入脊髓后角细胞,从而去除疼痛,这一理论符合镇痛神经学闸门理论。干针在国内开展相对较少,操作简单,但需要准确的定位神经,当前应用较少。
7.揿针
黄泰铮等一项研究中,取60名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电针疗法,观治疗组采用内皮针治疗,在背部循经取穴,以揿针快速刺入阿是穴,每隔3日治疗1次,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66.7%。揿针操作容易,埋针时间短,浅刺安全性高,操作无痛感、针感,患者接受度高,止痛迅速,可长期留针,易于掌握。
8.小结
当前,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研究仍主要集中在疗效观察评价上,内容集中在新的针灸器械、新的针灸手法上,绝大多数研究效果显示新疗法、器械疗效更好,在镇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些新的器械经过改良往往联合电、热等多种模式镇痛,同时具有分解粘连、恢复解剖等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绪玲.合谷刺法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D].哈尔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30.
[2]程为平,王轩,于致顺.电鍉针罐对肌筋膜炎镇痛效应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7):31-33.
[3]苏艺,于世超,孙永强.浮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J].风湿病于关节炎,2016,5(4):18-21.
[4]胡熙耀,穆敬平,程建明等.电热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5):574-576.
[5]姒学东,唐茶娣,陈可为.拨针摩骨法治疗迁延型肌筋膜炎性腰腿痛疗效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2):104-105.
[6]刘琳,黄强民,彭金凤等.干针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3):269-275.
论文作者:严小勤1,郭耀光2,杨玲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针灸论文; 筋膜论文; 疼痛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综合征论文; 疗效论文; 针刺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