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科技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意论文,园区论文,产业发展论文,科技创新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08)03-0041-06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创意,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严重依赖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因而,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或地区都非常重视依托科技创新,通过建立并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孵化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提供一系列新创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以支持和孵化新建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功能的科技园区开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1]。位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西安高新区,作为我国以科技自主创新出名的科技园区,不但拥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淀,而且经过16年的发展,在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软硬件基础设施、政策扶持等方面也形成了相当优势。大力发展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对推动西安调整与重组本地要素、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快使西安高新区进入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揭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西安高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性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了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1 科技创新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
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发展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起源于著名德国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特(J.A.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而它的兴起则缘起创意这一创新理念的发现和发明。早在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罗默(P.Romer)就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但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创意产业理念的明确提出者,则是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1997年,特别工作小组首次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根据该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确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国家统计局虽没明确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但它对文化产业划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也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指出,文化及相关产业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景区服务、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的活动;以及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等。
经济学家对该产业也进行了定义。凯夫斯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提供宽泛的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该产业会全面影响当代文化商品的供求关系及产品价格,它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等部门)[2]。霍金斯把创意产业进一步界定为是其产品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霍金斯认为,知识产权有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等四大类,知识产权法所涉及的每一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对应,加在一起“这四种工业就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3]。霍金斯的定义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了知识产权的国家强力保护体系之内,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外部保障。佛罗里达(R.Florida,2002)则认为,不能把创意产业简单视为一个部门或行业的分类,创意产业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表明了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而创意人才是遍布于许多部门或行业的。评价创意产业的指标由才能指标(talent index)、科技指标(high-tech index)、宽容指标(tolerance index)组成[4]。这样,创意产业就组成了经济中非常庞大的部门,成为了一个可以提供就业、培训、出口税收和外汇的重要产业。国内学者周子琰、姜奇平(2006)则将创意产业定义为建立在信息资源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技术,主要以人的精神创造力、个人技艺才能为生产要素,以数字化、网络化生产方式进行增值,引起组织和制度变革的经济形态(活动)[5]。此外,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其它国家发布的研究成果也大大丰富和推进了关于创意部门和创意产业的新观点。
综合现有成果,我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背景下,以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全面结合为特征、跨国跨行业跨部门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企业集群。它的核心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业,是数字技术与文化相互交融、技术产业化与文化产业化交互发展、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具有很强渗透性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广告设计、建筑艺术、美术与古董、手工艺品、时尚策划、电影与录像、动漫游戏、音乐与表演艺术、印务与出版、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领域。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以下7个特点:(1)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2)创意产品特别关注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3)创意产品是多要素、需要多种技能才能完成的产品;(4)创意产品存续的持久性与营利的长期性;(5)创意产品注重纵向区分;(6)时间和区位因素对于创意产品的传播销售具有重大影响;(7)创意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也就是说,创意产品的实现过程就是把这些源自个人头脑风暴的、独到个性的文化、理念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的过程。
总之,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个好的文化资源、一个优秀的文化创意要变成文化产品,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技术手段,必须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的影响无处不在。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也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之所以世界闻名,其原因一个是文化创意,一个是科技支撑[6]。美国好莱坞的立体电影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光、机、电、声、化学、仿真等多种技术,使观众可以通过活灵活现的形象或者载体去体验影视文化和高科技带来的或愉悦、或紧张、或轻快、或惊恐等不同的感受。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和电视剧产业,一样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就如集科学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达·芬奇所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创意产业不仅依靠高新技术在竞争中取得了极大优势,赚取了大量利润,甚至影响了受众的生产、消费习惯和意识形态。“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巨大威胁。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就产生了,即如何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创新的关系问题。
1.2 科技创新与科技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
国内外经验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单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相关企业的地理集聚,需要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和发展环境。对创意企业而言,只有充分运用区域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化的创新文化氛围,不断整合从研发到售后服务各个环节的资源,才能更好、更快地创造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创意产品来,实现企业最大效益。这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不仅与科技创新有密切联系,而且,建立科技园区,实现一定范围的产业集聚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非常重要。
首先,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即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区别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创新所形成的生产工艺、加工流程具有可重复性、可复制性特征,这种特征保证了它对产业内所有企业的影响是相同的;而文化创意不具备可重复性、可复制性特征,它会因国别、地域、甚至员工构成的不同而不同,这种差异性将自然地融入到企业的产品、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甚至产业运行态势之中,有利于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二是技术创新具有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使国家或地区间的优势可迅速转移;而文化创意具有黏性,这种黏性使得各个地区或国家都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使其优势逐渐演化为长期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或机制。当然,二者在实践中又具有强烈的互动联系。创意的提出是建立在现有文化资源和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创意设计依赖科技为其提供公共技术平台和共性技术支撑,比如进行动漫设计及网络游戏需要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提供支撑,广告制作需要计算机、软件、光电等一系列技术条件;创意产品的消费同样离不开科技支撑。比如人们在享受电子游戏时,不能缺少作为载体的游戏机、互联网以及相关技术;同时,创意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也需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技能,而这些最终都来源于科技环境的熏陶。无论是文化创意还是科技创新,说到底它们都是培育国家(地区)竞争优势的资源[7]。当前,人类社会已步入体验经济时代,能否塑造出具有特定区域文化内涵、艺术内涵,并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成为决定企业、产品等能否获得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成为区域获得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
其次,科技园区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科技园区拥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证,完善有效的金融结构,充足的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融资支持,良好的社会文化和知识资源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诚信、互惠、合作、富于功效的社会网络,对艺术、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能吸引人才的文化氛围、城市风格和舒适的生活配套环境以及高效的协调机制等。同时,它所具有的形成新产业发展群落以及高技术的基础设施和能发挥集聚效应的市场网络,也对培育文化创意企业群体,打造并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支持、相互衔接的产业链条具有重要意义。依托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平台,知识交流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科技园区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如作为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带头羊”的美国硅谷,其创意产业的发展就非常具有代表性。根据硅谷联合投资公司2007年公布的“硅谷指数”(Silicon Valley Indexes)显示,与2005年同期相比,硅谷2006年第二季度末,创意产业新增就业率为5.6%,高于软件业(5.1%),更高于全部产业(2.9%)的增长率[8]。创意产业开始成为硅谷发展速度最快、区域带动作用最强的产业。
借鉴美国“硅谷”的经验,国内不少城市依托高新区也将该产业确定为发展重点:北京规划要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及园区;上海市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2005年4月28日已由上海市经委正式授牌;深圳则提出了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的目标,规划建设8万多平方米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包括动漫、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印刷、服装设计在内的等设计产业;杭州、南京等在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上也雄心勃勃[9]。依托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抢占文化创意产业战略高地,已经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西安高新区也不甘落后,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把建立或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配套相对完善的科技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2 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急需完善
随着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的不断加强,科技与文化的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使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取代制造业日益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也呈现快速、健康发展态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为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也形成了其冲刺世界一流园区新的增长点。
2.1 西安高新区已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园区高质量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新区利用高新科技,积极建设高质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已经建成了以新纪元国际俱乐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主的体育休闲娱乐设施,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可靠支持的数字化园区和国际软件园,建立起了设施完备的科技企业和国际企业孵化器,初步建成了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平台的西部金融集聚区,而且与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济、总部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继续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仅企业孵化器而言,2006年底,孵化面积101.7万平方米,累计孵化科技中小企业1 572家,毕业企业535家。高新区还建有留学人员创业园、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孵化器、西安高新区软件企业孵化器和相关大学孵化器等。截至2006年年底,已有近2 017位留学人员在高新区发展,留学回国人员创办企业446家。留学人员和高科技创新创业人员正在成为提升园区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市场空间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新区内围创意产业提供服务的基础初步建立,产业聚集效应凸现。
二是园区良好的软环境建设,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软件平台。文化产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大部分是意识形态的产品和服务。这些无形产品的生产一方面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基础,另一方面需要良好的软件设施和环境,这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服务,需要完善的软件配套和政策扶持。经过16年的建设,高新区已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基础、政府提供优质服务的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高新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可为投资者和入区企业提供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规划建设、房地产证发放、人才招聘、出国、户口、社会保险等服务,而且园区还建立起了包括公证、律师、会计、审计、人才交流、创业投资、贷款担保、信息咨询、知识产权交易与评估、劳动仲裁、货运、产权交易等健全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这些都在为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提供着周到完善的、专业化的服务。园区制定并出台专门针对创意产业的扶持政策,设立了每年1 5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并且对符合条件的创意企业享受“515”龙头企业扶持计划、百名院士亿元工程、知识产权补助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这些为西安高新区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聚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区内文化创意产业的体制和机制已初步建立,产业集聚效应初现。1996年,高新区开始出现创意企业,当年仅有企业11家。2003年实施“二次创业”以来,高新区就发展园区文化产业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多年摸索和实践,高新区初步形成了由党工委办具体负责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经济、财政、规划建设和社会事业等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初步构建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唐延路创意产业园(带)为依托,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政府提供政策和财政引导支持的产业发展模式。2006年,高新区管委会正式成立了专门负责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同时出台了《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等鼓励和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正是由于较早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制和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的产业发展政策,才使一批有一定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落户高新区并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2006年底,工商税务关系在高新区的创意企业已达1 079家,总营业收入接近200亿元,当年缴纳地税上百万的企业22家,约占全区地方税收的1/15。仅华商广告就缴纳3 706万元[10]。目前,西安高新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创意企业有“联众世界”、美国ALONG、纷腾互动、天创网络、日本的毅佐网络、翰朝软件、圆梦数码等30多家,集中分布在策划咨询、研发设计、数字娱乐和数字传媒与出版等产业领域。创意产业集群雏形基本形成[11]。
此外,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也使园区从业人员和居民收入稳步提高,这又为园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消费需求。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2.2 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滞后,产业的空间布局相对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各地均非常重视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领导组织机构,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合理布局。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早的英国,为了推动其创意产业的发展,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制定了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而在西安高新区,这一特点表现得并不突出。虽然从“二次创业”伊始,西安高新区就成立了相关机构发展文化产业,但当时发展的重点是发展文化事业,主要是建设能够丰富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的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基本还没有涉及到创意产业的发展,更不用说有什么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由于规划不明等原因,高新区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相对分散,大多分布于住宅区内,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文化创意企业经营总体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产业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尽管自2006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发展较快,但与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如2006年,中关村创意产业经济规模达1 180亿元,创造了全市创意产业40%以上的产值[12]。
二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创意产业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投资主体和渠道单一,投入产出失衡。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的稀缺性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都是以高技术人才、资本要素投入为主体的,这就造成在资源供给方面,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存在矛盾。在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园区主导产业的情况下,造成各方面对园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财政投入不足,金融政策和资本市场支持不够。目前区内还没有成立一家专门针对创意企业投资的创业投资公司或机构,也没有成立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融资和债务担保的政府或社会主导的中介投资机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不足,进而造成文化创意人才外流严重,经营人才匮乏,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奇缺等。据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办公室的调查,区内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了解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熟悉文化产业市场运作的人才非常缺乏,文化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结果导致文化创意企业投入产出不匹配。
三是科技创新对创意产业的支撑作用不突出。不同于一般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能耗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就业效应明显等特征[4]。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其标志可以概括为其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三片”风行世界,即: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代表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以及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13]。在西安高新区,虽然管委会已充分认识到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发挥西安历史文化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的最好契机,但对科技创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还不深刻。具体表现在,管委会和区内企业还没有充分重视运用现代科技,开发基于自有品牌和自有文化内核的文化创意产品,区内文化创意企业的经营对象还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以经营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制造如软件、游戏动漫等的企业还很少;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新区还没有与市内相关高等院校、文化团体建立互动关系,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而且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缺乏。尽管在商务流程外包(BPO)方面,西安高新区在全国已具有了较高知名度,但从全球产业链来看,高新区仍处在产业链条的最底端。
所有这些制约因素表明,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及其相关决策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付出巨大努力。
3 依靠科技创新做大做强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措施
高新区不仅依靠科技产业不断壮大,而且依靠创意也可实现跨越式发展。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进一步完善西安城市功能,提高西安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西安创意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西安高新区必须依靠科技支撑,走高端创意产业发展之路,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为此,高新区管委会将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项目密切结合意识,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主要包括重视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利用园区科技创新基础和优势,整合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各类创新资源,建立各类应用技术平台和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搭建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软件企业研发和文化创意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提供公共技术开发工具平台、测试平台等服务;鼓励企业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加强行业技术标准的研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建设;通过科技项目引导和招商引资,提高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完善创意产业链条,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等。
(2)强调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决策机制。已有经验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产业规划为依托、以有效的产业组织为核心的。因此,管委会应在认真贯彻陕西省、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精神的前提下,结合高新区的现实,首先建立健全高新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组织领导机构,并制定详细的产业扶持政策;其次,应制定园区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将高新区打造成“以数字化、信息化高科技文化产业为特色的”、“现代文化主题突出的产业园区”。具体来讲,高新区应成立“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管委会主任兼任,组员由管委会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代表性企业和文化单位的著名专家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由专人负责。现在,办公室已经建立,但产业发展规划还没具体化,下一步就是要明确产业发展发展方向,切实将创意产业发展成为西安高新区的特色。
(3)设立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支持基金,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扶持力度。科技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某个或几个项目的技术支持上,这种支持还体现在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是全方位的支持。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支持问题上,高新区一方面应设立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支持专项基金,采取财政补贴、贷款担保、无偿和有偿补助等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稳定投入,基金规模保持在2亿元左右;另一方面,高新区还应加大对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支持和引导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在重要产业领域开展创意产品实现消费所需要的、面向应用的关键技术研发,使高新区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处于国际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4)建立创意产业联盟,实现文化创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融合。西安高新区虽在游戏动慢、媒体传播、文化娱乐等领域形成了相当发展基础,但受财力限制,要使这些产业齐头发展,可能性不大,为此,高新区应利用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确定研发设计、数字娱乐、文化艺术、数字传媒与出版、广告策划等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同时,借鉴北京中关村经验,建设创意产业加速器,打造创意产业联盟。同时,高新区还将积极开发远程教育软件、嵌入式软件、办公自动化中间件、开放式软件综合开发平台、游戏动漫开发软件等技术和平台,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今后,高新区重点发展的创意产业为:一是承接国际游戏动漫外包服务,发展动漫与网络游戏业;二是发展基于数字多媒体内容的产业,构建西安国际数字内容提供服务中心;三是构建西安国际设计中心;四是构建集知识产权登记、展示、发布、保护、策划、交易、服务等于一体的西安版权中心等。通过这些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使民族文化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相互交融,形成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5)实施人才培育和中介机构引进战略。文化创意产业对人的素质要求不低于高科技产业。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区应积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力量等相关资源,积极开展园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现人才引进与内训相结合;变单纯按劳分配为按技术、资本多元分配和实施股权与期权激励相结合的激励分配制度,在高新区最终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高端人才领军、主导产业人才为主体、创业创新人才为技术服务支撑、本地化优秀人才为中坚、国际化人才为有机构成、长远人才为战略储备的高素质创意人才队伍。同时,要按照创意产业的特点,积极构建和完善创意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创意产业孵化器、加速器,引进包括文化风险投资机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以及产权交易机构在内的中介机构,将创意成果真正转化为一个产业经营资源。
标签:科技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西安高新区论文; 科技园区论文; 西安建设论文; 创业论文; 创意产品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学论文; 高新区管委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