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研究论文_张安元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研究论文_张安元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隆德县供电公司 宁夏省固原市 756300)

摘要:“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着基本源动力。由此传统电力行业和互联网的融合而产生的行业的变革已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这同样标志着传统电力行业的形态革新和行业内的衍生发展也将越来越趋于常态。最近,国家能源局宣布制定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同时也指出“互联网+”融合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配电网;因为技术;分析

1导言

“互联网+”计划,是国家为了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走向生产领域的重要举措。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促使智能配电网系统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信息社会化、社会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传统电力行业的融合,已经成为电力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

2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的意义

“互联网+”,即以互联网为平台,并有机结合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将互联网与各生产行业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促进行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由于大数据、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得配电网运维工作摆脱了对地理位置的依赖,实现了业务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完美统一,因此已经成为智能配电网运维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互联网与智能配电网的融合,可以使电力能源的调配更加便捷、更加高效,从而有利于实现电能供需的最优化配置,达到一定范围内电能的工序平衡,有利于降低电力调度成本、减少电力传输损耗,还有利于减少配电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于改善如今日益突出能源短缺与能源供求矛盾问题、实现绿色配电,有着重要的意义。

3“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的重要性

3.1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中所面临的难题

电力系统是我国基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国民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有一部分地区在配电网网络设施上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由于投入的成本较高,在项目的开展和运行中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导致有线配电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严重不均衡,对于我国各地区难以实现全面覆盖,致使我国一部分的居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配电网领域的专业的人才和维护修理人才,在硬件设备上应需要专业的维修工具和设备零件。“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工作中,设备零件和技术人员的投入是一笔较大的开销,所以在一些区域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中,效果不尽人意。

3.2“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信息技术融合传统行业和新型行业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态势。“互联网+”可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同时可有效摆脱业务开展的地域性差异,从而使智能配电网成为电网维护和运行的枢纽,使智能配电网的业务和信息做到统一。产业与产业间的融合可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能源的供需要求有着深层次的改良,对能源调度的成品可有效降低,对能源传输中的损耗也有着较好的控制,同时对设备的基础投入可极大降低。所以在“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技术的使用中,可对传统的电力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和避免。“互联网+”不仅仅是整合和分析数据,同时可以对大数据进行发掘,可将服务转化成虚拟空间,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在实际的运行中,可明显意识到实行“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技术对用户的体验有着极大提升。

4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

“互联网+”支持下的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主要是由信息中心、运维诊断中心、运维专家中心、典型案例中心以及服务交互平台等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信息中心主要是利用采集设备全面采集配电网运行维护期间存在的各项故障问题,在收集完成之后由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整理,存储在信息采集中心;运维诊断中心主要是应用统计诊断技术,人工神经网络诊断算法以及故障定位技术等全面诊断故障问题;运维专家中心主要是建立全球配电网运维技术专家群交流中心,对专家在线聊天以及视频会议等信息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典型案例中心主要是对典型案例进行收集,全面分析故障测试数据,跟踪设备零件的错误信息。

4.1信息采集

由于我国地理分布原因导致电力输配线路网络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大部分电力线路都架设在地理环境比较恶劣的区域。当电力线路出现故障时,只能借助人工力量寻找线路故障位置,这样将会严重降低检修效率,延长停电时间,所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线路故障进行查找和分析,实时采集数据。“互联网+”能够将电力业务转化为网络化,实现融合互联网和智能配电网的基础性条件就是将配电网和各个设备与网络进行连接。利用储能设备、发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等对控制器、视频监控以及环境传感器等采集单元进行监测,这样能够实时采集发电数据、用电数据以及安全数据等。

4.2判定电力故障

电力系统输配电网络工作频率为50Hz,按照傅里叶算法的精度要求,需要将正弦波形分为多个采集点;启动定时器,并且将250μm设置为定时中断;在到达定时时间之后,需要启动采集程序,之后利用并口与转换芯片之间进行通讯,这样就能够对离散数据进行采集,之后使用傅里叶算法对离散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最大值和有效值;对比分析数据值与定值。如果比较之后发现数据值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则需要应用发送程序将参数与无线发送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反之,则需要判断故障类型,之后发送故障类型。

4.3维修和数据共享

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的检修维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对设备生产厂家原始数据以及智能配电网设备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线路维修制造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将常见故障和解决措施上传至互联网平台,这样有助于技术人员交流学习。二是需要对用户上传的故障问题进行处理,检修内容主要包括装置测试、诊断维护等。在此期间,需要与检修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交流合作,在对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之后,可以对用户进行远程指导。三是在技术检修人员当中还包括运维支持专家,能够与其他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能够对远程故障进行诊断和维护,对故障类型设计模型进行修改。将传统电力行业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既可以促使用户全面了解互联网平台配电网信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各个应用软件了解电力运行情况。采用新型技术能够全面缩短配电网检修维护技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几乎每个人都拥有智能手机,利用手机APP能够及时了解配电网运行维护情况,对于配电网出现的基本故障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对用户进行指导。此外,还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分析用电节能情况,评估家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情况。

5结论

综上所述,智能配电网运维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行情况,这样就能够对线路负荷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够及时掌握故障发生位置,全面提升运维工作效率,降低改造建设成本费用,全面提升用户满意度。“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平台在较大程度上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安全保障,并且能够确保终端技术的有效性,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敦.智能配电网的工程实践研究[J/OL].集成电路应用,2019(06):56-57[2019-06-05].

[2]吴高宣.旅游区含分布式能源的智能配电网规划特征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5):20-21.

[3]莫良腾.浅析智能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9,26(05):67-68.

[4]程帅.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方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9):221.

[5]岳超,张文松,李美玲,王正辉,祁秋民.智能配电网规划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9(13):81-82.

[6]张潇娟.电力营销中智能配电网的应用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5):165.

论文作者:张安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的研究论文_张安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