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黄纳佳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黄纳佳

身份证号码:45010519790122xxxx

摘要:随着国家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也随之不断壮大,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的造价管理已成为其重点。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各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进而将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本文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在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算管理是重点问题,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贯穿。因建筑工程的耗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需考虑周围环境,结合地质条件状况开展工程建设。所以,对于建筑工程资金投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要求建设者必须加强造价预算管理,防止因资源不合理使用,导致浪费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造价管理经验,立足建筑工程角度,探讨造价管理的相关问题,提出一些针对的造价控制对策。

1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预算管理意义

首先,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降低工程消耗。目前,在材料市场中,各类物料价格不断上涨,在整个工程建筑中,强化成本管理,可使工程能耗下降,以便于提升能源利用率,降低工程浪费率,立足各个细节,使施工造价明显下降。

其次,强化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目前,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但究其原因,是因各环节造价管理,出现不合理竞争。某些建筑工程企业为降低整体造价,一味节省材料成本。而加强预算管理,促使企业造价控制、成本控制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竞争力[1]。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分析

首先,缺乏系统性、全过程预算管理机制。在传统造价管理中,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二分式管理模式影响。在预算管理中,缺乏系统性、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机制。在造价管理中,因过程较为复杂,设计、咨询和施工,包含多方建设主体,管理工作极大复杂性,增加了全过程管理难度。在实际建设中,工程造价管理通常由几个单位共同完成,仍然采取分阶段和分单位的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2]。

其次,工程计价方式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均通过预算方式,明确工程造价,根据定额方式计算费用,根据取费标准,计算税金和利润。按照相关文件,给予补充和调整。合理计算直接和间接费用,选择定额取费标准。在定额方式,包含物化劳动、生产实物等消耗量,包含各项消耗指标单价,是一种量价合一定额方式。而取费标准,是按照施工企业资质,国家确定取费标准[3]。

第三,预算管理监督力度不足。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市场交易中,不合理竞争现象十分恶劣,不根据规律建设项目,随意压低造价,盲目缩减工期,不根据资质论价,或拖欠公款,使得建筑工程建设工期延长,工程浪费问题较为严重,进而工程质量下降,对预算管理造成严重影响。出现设计变更时,随意抬高保准,因深度和精度不够,在施工阶段,出现频繁变更。另外,投资方一味追求短期利益,注重低价材料,然而忽视材料供应商、投标施工企业的资质审核,产生转包行为,承包方通过低价中标,以索赔盈利方式,承揽建筑工程,使得工程预算管理处于被动状态[4]。

第四,单价法预测问题。目前,在建筑工程安装中,单价法应用历史较长,由于人财物数量定额,由行政部门组织颁发、制定,在一定技术条件和历史时期下,是人财物的共同性质,和实际项目存在个性差异。所以,选择统一费用定额,无法反映建筑工程个性,难以发挥企业竞争优势和优质优价,违反了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优化控制对策

首先,选择自上而下方式,编制工程预算方案。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工程预算方案编制前,必须充分了解项目结构,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科学配置施工资源和员工责任。上述工作完成后,在很大程度上,可保证工程预算准确性和科学性。所以,对于工程预算方案编制,选择自上而下方式,可有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其次,强化工程预算,确保权责利的对等。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采取全面性、科学性的工程管理模式,包含了许多工作内容,例如人员职责、施工资源等,必须明确规定。针对工程管理和预算管理,根据工作机制,必须适度下放相关权利,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待完成施工任务后,必须严格考核机制,采取合理奖惩办法,提高员工信任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权责利的对等[5]。

第三,强化工程预算,必须重视刚性管理。针对建筑工程预算,必须强化刚性管理,提高管理体制约束能力,在实际施工中,保证项目预算权威性与严肃性。针对项目管理人员,根据工程预算计划,给予有效监督。若出现人员违规行为,必须立即制止,保证预算执行力。

第四,提高预算人员素质。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预算编制是一项耐性、细心的工作,预算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且道德品质优秀,不仅了解预算编制的定额、内容和工程量内容,按照相关计算规则编制,具有丰富的项目从业经验。针对建筑工程预算,预算人员直接影响着管理成效。目前,许多预算人员素质不高,与管理工作不相适应。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员工素质培养,开展素质培训、知识交流等活动,使预算人员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进而提高工程技术处理能力。

第五,建立项目经理机制。在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工程项目经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经理必须认识预算重要性,了解相关业务知识,尤其是技术和生产管理岗位,必须认真、严格选拔项目经理。另外,重视工程整体运行,保证各方关系的有机协调,确定各工程预算职责,避免发生职责不清好互相推诿现象,最终影响了预算执行。同时,另外,必须维护工程预算严肃性、权威性,避免决策随意性,防止外界因素干扰,确保预算管理的科学实施[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建筑市场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与之相关的人员要不断的完善自身,对工程造价实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造价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舒昌俊.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王冲.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及运用[J].企业经济,2013,(2):73-75.

[3]殷小非.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4]李菲.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5]景建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81+190.

[6]李荣.关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要点问题探析[J].南方农机,2015,(5):92+96.

论文作者:黄纳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黄纳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