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选择、呈现模式、探究质量与衔接技巧&以“教师一长技能”至“改革与改革方法”三题为例_洋务运动论文

材料选择、呈现模式、探究质量与衔接技巧&以“教师一长技能”至“改革与改革方法”三题为例_洋务运动论文

材料选择、呈现方式、探究质量与联系技巧——以人教版必修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以人论文,方式论文,质量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苏省江阴市青年历史教师赛课的课题为《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有五位青年教师参加了这一角逐,上课教师的总体水平较高,但也有明显的参差高下。笔者担任了此次比赛的评委,现将能反映上课教师主要精华和明显不足的四个方面呈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一些评价和建议。

一、运用材料与材料选择

历史教学的前提是尊重史实,尊重史实就是尊重历史,任何离开史实依据的结论都是无说服力的。历史教学必须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引导学生建构史实与史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历史意识和学科方法。运用历史材料是联系史实与结论的纽带和桥梁。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注重的又是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技能的习得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要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让学生接触相关的历史材料。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因其抽象性的特征,教学时更要让学生接触较多材料特别是第一手材料,通过材料来寻找思想发展的轨迹。但因为历史教学有时间等限制,我们不可能把有关材料全部列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选择出较能全面、真实、客观反映思想发展的典型材料,来保证史论结合的有效和优质。这是对教师知识储备和教学智慧的一种考验。

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为:通过洋务运动实现富强(自强、求富),对外消除外侮,对内镇压人民反抗,从根本上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一位教师出示如下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另一位教师出示如下材料:“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洋务派“师夷长技”的具体目的一是“剿发逆”,二是“勤远略”,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下,“师夷长技”的主要目的应是前者,并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师夷长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在处理洋务派“师夷长技”目的的教学中,我认为前一段材料可以运用,但运用后一段材料更佳。因为后者能结合清朝内忧外患背景说明洋务派“师夷长技”内外两个方面的具体目的;而运用前一段材料只能说明洋务运动前期的目的,因为洋务运动除了“自强”目的外,后来还增加了“求富”目的。运用前一材料,因教师对“自强”内涵没有作铺垫性的讲解,最后只能由教师来取代学生诠释。如要提出“镇压人民斗争”这一目的的话,就有脱离材料之嫌。再者,运用后一则材料较有可能出现教学生成或产生新的教学问题,这是比简单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教学成果,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新的出发点。因为后一则材料中的“剿发逆”一词还有“剿发捻”的版本,部分学生会有探究的欲望,另外开展洋务运动的两个具体目的中哪个是主要的也存在着不同看法,有的学生会关注到这一点,最后是运用后一则材料可让学生生成“剿发逆”、“勤远略”、“自强”(教材上“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等多层次、多角度答案,教师可以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探究,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引向深入。

二、教学呈现与呈现方式

历史教学是依靠呈现来逐步完成的,而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各种呈现方式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一切根据内容、学情、时机等定夺。有时为了教学的逻辑性和有序性,需要剥笋式的层层分析和步步推进,有时为抓住学生和教学中心倒序追问,制造出峰回路转的感觉,起到石激浪起的奇效。总之,在教学呈现时,乱的要理顺,繁的要简约,平的要出奇,死的要盘活,缺的要补足,重的要整合。一般的呈现方式是材料为先,过程在次,结论在后。问题教学应是问题在先,探究在次,顿悟在后。媒体呈现要合情、合理,强调辅助,恰到好处,有利于教和学。思想史教学尤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冲破旧传统观念下的强行灌输式的、先入为主式的呈现方式,选择建构式的、前后比较式的、个性体验式的教学呈现方式。让思想体现动态发展,让思维与前人对话,让心灵与情感交融,达到“神入”的状态。

笔者认识到,脱离材料或先入为主的教学呈现使课上得单薄、牵强、机械、说教,结合材料的教学呈现使课上得厚重、灵动、自然、贴切、真实、在理。有位教师与众不同,整堂课通过精选材料,结合关键问题让学生阅读,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分析思想演进的原因、表现、特点、意义和局限,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挖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学生得出的结论和认识基本源自材料,又高于材料,显得自然贴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得到了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客观公正、辩证唯物的生动教育。教学呈现时可穿插些选择题、判断题,但必须恰到好处,有利于推进教学和问题解决,不能过量使用。如有位教师让学生判断《海国图志》书影的字体的做法是可取的,因为这虽与本课教学无关,但用时不多,却充分运用教材资源盘活了教学。再如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洋务思想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与维新变法思想维护清朝统治的区别也是可取的。

本堂课上教师在教学呈现方式上还是存在问题的。思想史教学有别于其他专题史教学的地方是它更有其核心和灵魂。本课的核心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倡西学,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在教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维新变法思想时,教学呈现方式应与必修1、必修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本课中,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只能作为这两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影响来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大讲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现象实际反映出教者没有把握住本课的核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但教者都没有讲清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笔者认为,这一思想提出的背景可以用以下材料作铺垫: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中认为:“中国文物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指出:“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中说“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了这些材料的铺垫,这一思想提出的时间、与魏源思想提出时的形势的不同之处(魏源——对外,张之洞——对内)、与李鸿章思想相同之处(学习西方技术与现有中国制度的关系)、与曾国藩思想提出形势的不同之处(前者对内是镇压人民斗争,后者对内是为了抵制资产阶级民权运动,因为此时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民权运动达到了高潮)等一系列问题都通过材料和材料之间的联系迎刃而解。

由此让我联想到,有的教师在教新文化运动时把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简单归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实际上这一倾向的出现还有很深刻、很复杂的时代因素和个人因素,即封建复古思想泛滥,真正民主政治难以实现;陈独秀等人较多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认为真正民主政治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封建思想没有彻底肃清等。历史不能简单地套用公式,历史人物的思想既是时代发展使然,也跟历史人物的经历和认识有关。历史教学应该反对简单处理、片面理解。

三、教学探究与探究质量

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探究教学已成为教师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探究,就应该讲究探究的质量。探究质量受探究问题质量的影响,有的问题只是知识性、过渡性的,由于没有多少思维特质,根本没有探究的价值。教师必须认识和处理好新课改形式和本质之间的关系,探究必须有一定的课前准备,并以某一论点、多个论点或一定情景和能全面、客观反映情况的材料为基础。个人探究要留足探究时间,并给予学生陈述探究过程、总结探究经验教训和展示探究结果的时机。合作探究不同于个人探究,要分工明确,要有多组辩论交锋和组内成果展示,探究的结果要与材料吻合,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学识挂钩。探究时,教师还需为学生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并帮助学生实现认识上的提升和情感上的升华。

一位教师设计的探究题为:回顾111年前,康、梁的主张能被哪些人接受?哪些人肯定会反对?为争取更多的支持,康有为采取了什么策略?为什么康有为打出了孔子旗号?请结合史实说明。笔者认为,这位教师的探究题前面应增加如下材料:“上师尧舜三代(为孔子所推崇),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康有为认为孔子推崇先王是因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有了这两则材料作铺垫,让学生回答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就有了材料的支撑,而进一步提出康有为为何打出孔子旗号这一问题也有了上述材料的呼应,进一步的评价就不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在本课教学中,这位教师设计的探究题题量太多,探究时提供的材料不足,探究的时间捉襟见肘,探究的结论与学生的已有经验难以挂钩,如林则徐、魏源思想产生的四个方面影响基本上是在课件放映过程中由教师按序述说一遍,所谓的探究有其名而无其实,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影响。另一位教师把近代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早期维新派、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思想作为四个“救世药方”,并把学生分为四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探究的问题为“药方”的提出者(人物)、“药方”的主要成分(主要著作和思想)、“药方”的药效(结果和影响)。这种另辟蹊径的教学创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把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但此设计最大的弊病是缺少了较有探究价值的“为何要采用此药方”一环,到真正需要汇报探究成果的时候,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思维质量不高,教师的作用基本上是学生简单回答的又一重复,而没有充分运用历史材料来探究那些与思想发展有关的问题,比较重要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等被教师晾在一边。一堂课显得历史感不足且单薄、冗长、乏味、低效,所谓的合作探究只是虚晃一枪的假探究或低质探究,而真正有价值的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却没有进行探究。

四、过渡联系与联系技巧

历史和历史教学是由环节、阶段、过程、层次等构成的。思想史的内容更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发展性,各个层次、阶段的衔接需要过渡联系,但过渡联系离不开必要的技巧。找准某一联系中心点非常重要。为使教学动态精彩,一节课也可多角度进行联系。对比式的、材料式的过渡联系也是常用的方法。

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反映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参照,而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承和发展。继承和发展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既有军事的,也有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这三部分内容中前两部分内容是同质的,第三部分内容总体上是异质的。以西方列强发动的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来进行三部分内容的过渡联系是可取的。运用同质继承发展(前两部分内容间的关系)、异质发展飞跃(前两部分内容与第三部分内容的关系)来进行三部分内容的过渡联系也是可取的。

有位教师过分关注“药方”本身,而忽略了“为什么采用此药方”一环,忽视了思想产生的背景、原因、条件,教学中虽然有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过渡联系,但只是浅层次过渡,学生学习后“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学生还是不识近代思想演变的庐山真面目。其实,人类认识的深化有个动态的反思与自省的过程,历史反思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脱离具体历史条件的分析不是历史分析,得出的结论更称不上历史结论。

有两位教师在教“师夷长技”一目背景时,运用鸦片战争前和鸦片战争中清朝“闭关锁国”、“闭目塞听”、“妄自尊大”、“鄙夷”、“落后挨打”的材料,通过材料分析自然引出鸦片战争爆发后地主阶级抵抗派为“御侮强国”而“开眼”、“开放”、“关注世界”、“师夷”等问题,并让学生猜测在鸦片战争中最能让人亲身感受到的英国打败中国的原因(坚船利炮),再运用《海国图志》中的外国“长技”在军事技术上的三方面内容的材料,让学生体验此时“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特点,带动最后的评价,可谓过渡自然,所有问题自然也能迎刃而解。

由第一目转换到第二目,可由前者的不足即思想没产生较大影响(出示材料进行史证)、没大规模付诸实践来实现过渡。接下来自然会涉及下一问题,即为什么此时要大规模实践(面临形势有何不同——内忧外患;具体目的侧重与地主阶级抵抗派有所不同——前者只有一个具体目的,后者有两个具体目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人民斗争;根本目的是否相同)。洋务派实践的内容与前者相比有什么关系(同质而广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习方针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洋务派比较中国与西方优劣的基础之上);此方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学习技术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此学习方针除了有利于冲破封建顽固势力的阻力,有利于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外,还有什么可取之处(至少没全盘肯定或否定),逐渐变“夷”为“洋”(出示材料)是在学习基础上对西方认识的一个飞跃,在此基础上对“中体西用”的评价也就会水到渠成。

由第二目转换到第三目,有的教师直接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和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来过渡,有的从“器物”层次的学习上升到“制度”层次的学习来实现过渡。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过渡虽也运用有关事件或有关特征进行前后联系,但前者在联系时没有建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与洋务运动之间的联系;后者联系虽是抓住了思想发展的特点,但为什么会有如此本质的变化学生却不得而知。笔者认为,由第二目向第三目过渡时,最好能建立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局限性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间的联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局限性可用李鸿章的“风雨一生裱糊匠”的自喻来说明。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如他裱糊的对象是什么?他裱糊所用的材料是什么?然后再运用课后拓展题,即慈禧太后是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她为什么会支持洋务运动?从洋务思想的局限性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来说明洋务运动不可能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为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必须继续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维新思想发展的经济和阶级条件。维新思想发展的两个条件都与甲午中日战争这一事件有关,甚至所要建立的政治模式也与这场战争中打败中国的日本有关。因此,建立洋务运动与甲午中日战争的联系很有必要。

标签:;  ;  ;  ;  

材料选择、呈现模式、探究质量与衔接技巧&以“教师一长技能”至“改革与改革方法”三题为例_洋务运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