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 101200
摘要: 目的选取100例盆底肌异常的产妇分组进行康复治疗,了解产后盆底肌功能情况及盆底康复治疗对比研究后盆底肌力的改善情况,为了全区推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寻找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阴道分娩肌力为0~2级100例产妇分成两组,训练组(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加电刺激)50例进行盆底康复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康复教育及其教会产妇凯格尔运动进行锻炼,采用盆底肌评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于产后3月随访和评估,了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训练组总有效率48例(96%),对照组26例(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产后6~8周常规检测盆底肌力,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盆底联合治疗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结论 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对盆底都有一定的影响,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比盆底损伤相对大,如果产后复查及时发现损伤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联合治疗效果好,见效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干预措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在应对社会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疾病的困扰。诸如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它严重影响女性们的生活质量,尿失禁被形象的比喻为“社交癌”,而慢性盆腔痛让女性苦不堪言。而妊娠和分娩对于女性盆底的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缺陷与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生率约占女性的 40%,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 [1]。不同产后康复形式效果如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2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法
采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采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的方法收集女性盆底表面肌电数据,进行盆底肌力的训练。方法:将消毒后的电极插入阴道内,根据产妇盆底肌力情况,个性化选择和调节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的参数(以患者有电极刺激感觉而无疼痛感觉为准),每次锻炼时间为 30 min,每周3次,10 次为一疗程。凯格尔运动:又称会阴收缩运动 患者取平卧位,双腿自然屈曲分开,于吸气时尽力收缩肛门,每次收缩 5~10 s,间隔放松 5~10 s,以此重复,连续锻炼 20 min,每天 2次,持续 3 个月。
1.2.2 康复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1日至2017年9月31日的产妇,产后6~8周来我院复查的897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及其盆底肌力评估进行分析,选取阴道分娩肌力为0~2级100例产妇分成两组,训练组(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加电刺激)50例进行盆底康复联合治疗组,由专人指导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对照组5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康复教育及其教会凯格尔运动在家进行,采用盆底肌评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于产后3月随访和评估,了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干预措施的效果。100例入组要求:均为初产且未使用阴道助产器械,恶露已净,均无阴道炎及泌尿系感染、无慢性疾病;无造血系统疾病与精神性疾病患者;听力与智力正常且自愿进行盆底检查及接受治疗。由临床医师与责任护士讲解盆底肌恢复与凯格尔训练要点并指导.统计分析监测结果。产后6~8周产妇检查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开始进行规范化康复联合治疗,应用凯格尔运动加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生物反馈等方法进行干预,每周治疗3次,以治疗10次为一疗程。治疗 1 个疗程后观察效果。凯格尔运动通过伸展骨盆底肌来增强肌肉张力,增强盆底部的血流量,改善盆底肌功能。
1.3 评估指标
分析阴道分娩及其剖宫产对盆底组织的影响,并对阴道分娩100例产妇分组实施产后康复治疗干预,研究康复治疗干预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结论
妊娠期子宫和胎儿的长期压迫对盆底组织造成的慢性损伤,因此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都对盆底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阴道分娩胎儿产道的挤压和创伤造成盆底肌的损伤更会大一些,致使阴道分娩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异常率明显的比剖宫产的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盆底肌及筋膜因分娩过度扩张使弹性减弱,且伴有肌纤维部分断裂,其主要表现为阴道前后壁脱垂、尿失禁、粪失禁、盆腔脏器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阴道分娩组明显高于剖宫产组,从而影响广大妇女生活质量,成为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就是指由与盆腔结构受损、老化等而导致的一系列妇科疾病(大小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生殖道损伤等)[3]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早期进行适宜的产后盆底肌电刺激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锻炼盆底肌肉,促进产后早期恢复盆底肌收缩控制能力,通过有效增强阴道、尿道以及肛门相关肌肉群的收缩力对产妇进行有目的的盆底肌活动调节,能够有效防治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4]。产后6~8周常规行盆底肌力康复评定,对于盆底肌力异常的妇女在医生的指导下实施盆底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治疗及凯格尔运动联合治疗,以最大程度降低产后 PFD 的发生风险。早期发现盆底功能异常,早期开展盆底康复联合治疗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珂,王澜静,焦玲洁,等 .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盆底肌收缩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10):757-759.
[2]张春梅,杨志英,李磊 . 盆底肌功能训练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 [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4):763-765.
[3]曹韵清,黄伟俊,温影红,等. 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 100 例初产妇行选择性剖宫产后的盆底变化[J]. 广东医学,2013,34(19):2965 -2966.
[4]江江,彭娟,董旭东.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高危因素及康复治疗效果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1835 ~ 1837.
基金项目:2017 年度北京市平谷区卫生计生委科研项目(项目编号:Pgwjw2017-03)
论文作者:贾宝兰,范巧丽,徐艳艳,赵冰晶,徐淑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产后论文; 阴道论文; 性疾病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产妇论文; 格尔论文; 女性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