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黄胜勇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医学中心南院超声科)

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8例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18例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作为健康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所有受检人员进行检查,对比检查结果。方法 观察组中发生斑块的人数14例,狭窄6例,闭塞4例。健康组中斑块4例,狭窄1例,闭塞0例,可见研究组血管病变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健康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径、血流量与健康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帮助临床进行辅助诊断。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下肢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以及感觉异常等,严重时可能诱发缺血性坏疽造成截肢[1]。尽早的诊断下肢血管病变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8例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18例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8例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18例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作为健康组。观察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58.6±5.4)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4±2.3)年,期中间歇性跛行者7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8例,周围神经病变5例。健康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57.5±5.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飞利浦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2MHz,容积2mm,最低流速10cm/s,声束与流血夹角低于55°。所以受检者均取平卧位,观察血管管腔的横切面,测量相关数据后进行纵切检查,在血管舒张期测量前壁、后壁以及内膜至中层的厚度,并检查双侧下肢股总静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

1.3 诊断标准

正常:血管管腔内血流速度正常、充盈正常,血流频谱规则,血管壁厚度低于1mm,管壁光滑。异常:血管管腔内无血流信号,管腔狭窄,血管壁厚度超过1mm,血管壁毛糙,可见粥样斑块或闭塞.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应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说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的下肢血管病变阳性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人数明显高于健康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受检者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研究组的18例患者中,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斑块,血管壁毛糙,斑块处彩色血流充盈缺血,狭窄出血流变细,峰值流速加快,频谱增宽,闭塞段内未见血流信号。狭窄或狭窄远端可见单相低速波形血流。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近些年来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非常高。引发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膜出现不规则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扭曲、变硬和条索样改变[3]。随着病情的迁延发展,会造成继发性血栓,血栓阻塞血管后,造成组织缺血和坏死,累及下肢远端动脉。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和定位治疗,延误最佳的诊断时期。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以及图像清晰的特点,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诊断优势[4]。

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大量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内膜中,逐渐堆积形成粥样斑块,引发血管管腔狭窄和闭塞,因此,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健康人群[5]。这一说法在本次研究中得到证实,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逐渐加重,侵犯患者腘动脉以下的中小动脉,其中以足背动脉的受损程度最严重,受累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要明显缩小降低,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的腘动脉、股动脉以及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糖尿病患者时可见动脉内膜增厚、血管壁粗糙,可见单发或多发低回声及强回声硬化斑块,由于管腔狭窄会造成血流减慢,因此,超声可见狭窄出血流信号减弱、流速降低,呈单相低速波形改变,管壁增厚至管腔消失,血流信号消失。慢性闭塞合并侧支循环建立时可见增宽明亮的高速血流信号[6]。

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是血管造影具有创伤性,且价格昂贵,患者的接受程度较低。与血管造影和磁共振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检查中灵敏度更高,费用也相对低廉,通过对血流动力学的观察和研究可进一步确定病变的位置和情况,为早期诊断治疗胎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技术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通过超声诊断技术可以提高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对疾病的在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秦腊香.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研究[J].临床研究,2016,24(5):166-167.

[2]刘秀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42-43.

[3]叶希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8):91-91.

[4]郭子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4):31-32.

[5]李井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3):3248-3249.

[6]王少璐,刘艺,陶山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74-75.

论文作者:黄胜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黄胜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