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市政道路工程等建设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关系到人们日常出行安全和社会各方面的流通,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可靠十分必要。因此,加强市政道路质量通病的研究,探索合适的解决对策,提高市政道路质量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通病
1.1市政道路中混凝土起砂、蜂窝麻面、开裂问题
由于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的稳定性不够,或是搅拌时配置的混凝土中石灰和水的比例失衡,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不够,而道路施工完成后的使用中避免不了磨损,就容易出现起砂的问题。部分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选择的收抹压光时间不合适,为了改变混凝土的湿度,人为的洒水或增加干水泥,路面未达到足够的强度时便强迫通车,养护工作做的不到位,就会造成路面脱皮和开裂的现象。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当或者是搅拌不匀,没有做到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和要求进行浇筑,没有完全排除其中的气泡,或是没有规范路面模板拼接,会造成道路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1.2坑槽和沉陷
坑槽和沉陷往往是一并发生的,它们的出现也是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不管是坑槽还是沉陷,起初都属于轻微病害,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处理,就会成为比较严重的路面病害。
路面坑槽是指在行车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坑洼。沉陷是指路基压实度不够或构造物地基土质不良,在水、荷载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不均匀的竖向变形。引起沉陷的主要原因为路基的强度不足或不均匀,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的作用下,路面形成一定的下陷或局部滑动,最终引发路面沉陷现象。
1.3车辙
车辙是路面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的积累永久性的带状沟辙,是一种永久性的压痕。车辙一般在冬、夏两季经常发生,夏季居多,在高温、水侵害、轴重影响下很容易出现。需要注意的是,在市政道路中一旦出现车辙,路面极为不平,不但会影响乘车的舒适性,而且也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因此,一定要及时防治车辙病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2.1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工程的质量,就必须提高工作人员在质量上的意识,时刻要将工程的质量放在施工的第一位,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在管理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提高员工的责任感。此外,在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质量体系,明确每一个岗位上人员的职责,确立岗位责任时,并对其进行完善。针对交付给监理需要签字认定的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大型结构物和质量责任单位,对质量责任进行明确。
2.2控制好施工材料
市政道路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性能,会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对材料的使用必须经受严格的审批。质量监管部门需要对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材料质量监督要贯穿整个工程建设。此外,作为施工单位需要针对质量检验建立严格的体系,如果质检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要对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同时作为监管工程师,要对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材料的来源进行严格控制,仔细检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对材料质量的检查应当通过复试和抽样测试的方式完成,从而确保施工材料质量。
2.3做好施工设备的管理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大量的机械设备也可能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机械设备的性能存在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因为设备性能导致道路建设上存在瑕疵,从而对工程的外观、坚固性以及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设备的性能必须满足相关的标准,同时在施工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测,只有通过性能检测的设备才能在施工过程中使用。
2.4建立健全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市政道路施工单位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保证市政道路施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细化每一项工作的管理要求,把制度落到实处,确保道路施工质量。有关单位要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并针对施工的实际情祝,制定相应的管理准则和工作细则,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5市政道路质量通病的治理对策
2.5.1路面出现沉陷,局部路面出现裂缝的措施
管线沟槽回填是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薄弱环节,管腔部位及管顶50cm范围内采用中粗砂回填,管道下腋窝处避免因大粒径粒料堵塞形成空洞。
回填时分层回填,层厚应根据压实机具合理控制回填厚度,若有足够的作业宽度,尽量采用压路机碾压密实,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时,应保证足够的夯实变数,并保证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施工横向雨水管时,施工人员为操作方便,追求进度,施工时人为简化施工程序,不进行底板浇筑,直接进行混凝土包封,这就可能导致混凝土管包封不完全,造成施工时流水浸泡路基,出现路面沉陷。在施工时严格按施工工序施工,先进行底板浇筑,安装混凝土管后固定,防止混凝土管产生位移,然后浇筑包封混凝土,并振捣密实。砖砌雨水收水井砌筑完毕后用防水砂浆抹面2cm厚处理,并对混凝土管与收水井井壁接缝部位用防渗砂浆处理,防止雨水渗入路基;市政工程中除雨污水管线外其他专业管线较多,如弱电、交通信号、电信、天然气、路灯、电力、热力等,这些管线都是由其专业队伍施工,很难同步施工。设计单位应综合考虑,业主单位也应统一协调,避免结构层或路面施工后再新增管线,对施工完的结构层破除,破坏路面结构整体稳定性,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裂缝;在新旧路基接头施工时,旧路基或先做的路基应按规范设置台阶,将松散或浮土清理干净露出实底后再做接头施工,施工时应分层按要求压实,保证接路基压实质量;在施工结构层时要铣刨或预留好接茬台阶;接缝处可用土工格栅或土工布作加强处理。
2.5.2路面车辙的处理措施
发现路面出现车辙病害以后,一定要本着及时的原则,防止出现积水,更要避免损坏范围的进一步扩大。①如果车辙的长度小于30m,且辙槽深度小8mm,行车时仅仅感觉小幅度的摆动,此时,可以清除车辙周围的杂物,对车辙区域洒水,使其湿润,然后用加热板对车辙区域路面烘烤、耙松,再用相同的热材料填充并压实即可。②如果实测车辙长度已经超过30m,且辙槽深度在8~30mm之间,行车时感觉到车辆明显跳动或颠簸,则需要先进行铣刨处理,然后根据严重程度清除掉路面上面层或中上面层以至全部面层,再用与原路面相同的新料对面层重新摊铺。③如果车辙面积过大、深度大于3cm,应采用挖槽修理,处理方法与上述坑槽的修补方法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所划轮廓要比损坏的略大些,挖槽的深度不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做到浅洞深补。④如果车辙是因基层施工所致,则首先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将损坏的基层处理好之后再摊铺面层。
总之,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关系着城市的建设以及市民的正常生活,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理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抓住关键工序,重视每一个施工细节,严格遵守施工技术标准和设计进行施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正常交通带来不便。绝大部分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通病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也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要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通病,稳步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杰浩.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9,29:284-285.
[2]李昆鹏.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2,12:143.
[3]车慧.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对策[J].数字化用户,2013,10:76.
[4]卢立波,张运山.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1,11:284.
论文作者:张锦涛,张宝成,周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车辙论文; 质量论文; 通病论文; 路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