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巨野县广播电视台 274900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所以说,新闻记者就是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信息的传播者。 新闻和新闻记者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大体有五个方面:一是时间的不确定性。新闻事实具有突发性。这一特点决定新闻记者必须保持箭在弦上的精神状态,做到一触即发,召之即来。二是事件的亲历性。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深入实际进行采访,或与事件同步进行采访报道。只有如此,才能较大程度地了解和把握事实的真相。三是职业的危险性。这是其亲历性特点的衍生特性。新闻记者是世界上十大危险职业之一。如战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故的报道和批评揭露型的报道等,新闻记者随时有可能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四是工作的独创性。新闻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与报道者的主观认识的有机统一体。报道者的学识水平与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报道的质量,别人无法越俎代庖。五是强烈的政治性。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阶级性,必须为本阶级的利益鼓与呼。作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其政治性突出表现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新闻工作上述职业特点,决定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个人素养。这种个人素养,从总体上讲,就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将其分解,应从以下十个方面予以强化。
第一,要有一颗冷静而清醒的头脑。新闻是政治主张、政治观点的宣传和直白,同时又是思想情操、伦理道德、人文价值、审美观念的自然渗透。其突出表现,就是政治主见、政治远见和政治预见三个方面。政治主见,主要指坚定而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念,这是政治方向的问题。政治远见,主要指胸怀全局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即政治洞察力。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假象所迷惑。政治预见,主要指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能够正确把握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运动规律,对其发展的趋势及其结局能够有所预测,做到顺应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增强报道的科学性和先见之明。只有具备这三种素质,才能始终保持清醒而冷静的头脑,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原则面前不让步,高屋建瓴,写出具有科学性、本质真实性的新闻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正如著名新闻记者普利策所言,如果把社会比作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记者就是船头上的哨兵,他要随时指出暗礁。
第二,要有一腔充满正义的热血。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为了维护党的权威、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有胆有识,无私无畏,做到理直气壮,挺身而出,讲事实,讲真话,讲真理,敢于开展舆论监督。
第三,要有一双敏锐而深邃的透视眼。要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这是发现新闻和最大限度地发掘新闻价值的基本功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备这一功力,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好新闻真实性的两重性,实现局部真实和全部真实、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高度统一。
第四,要有一副善听八方的顺风耳。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新闻记者最致命的忌讳就是偏听偏信,以偏概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听觉器官,随时随地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掌握新闻线索,丰富自己的信息源和信息库。同时,还要注意倾听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避免以偏概全,确保报道的客观、公正、真实、全面。
第五,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巴。新闻记者的职能就是传播信息,搞好宣传。为了宣传工作的需要而去采访,在采访中也要借助宣传工作的效果,去增强和提高对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发现和发掘能力。如将党的大政方针和新闻宣传的要点、重点、导向意图,向被采访者予以通报,帮助他们升华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对同一事实形成基本的共识,发掘出应有的新闻价值。另外,新闻采访者还需要善于提问,让被采访者乐于回答,有问必答,敢说真话。这也是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必备的采访技能之一。
第六、要有一双马不停蹄的铁脚板。要报道好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一要把握好时间性,做到以快取胜,越快越好;二要深入事件现场及其赖以发生、发展的环境中去涉幽探微。这些都要求记者要腿勤,勤跑基层,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俗话讲,“涉深水者得蛟龙”,“淘深井者得甘泉”,就是对新闻采访的深入程度与新闻报道水平高低的关系的形象表述。要做到这一点,别无良策,唯一的途径就是深入、深入、再深入。
第七、要有一双乐此不疲的妙手。一是养成随手笔记的职业习惯。搜集资料信息,记录点滴心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是勤于写作,把所见所闻所感尽快付诸文字,努力缩短新闻事实的发生与受众感知之间的距离,力求最大的时效性。三是精心修改。“倚马可待”的功夫实不多见。况且“文章不厌百遍改”,“千锤百炼出华章”。要按照“短些、短些、再短些”的要求,删繁就简,多出精品。
第八、要有一颗永不满足的虚心。记者要做“杂家”,是业内同行特别是资深同行们的共识和共行。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七十二行,行行有道。面对这些,不注重学习,势必会“隔行如隔山”,当外行人,说外行话,词不达意,贻笑大方。因此,新闻记者要在学好新闻业务,打好文字表述功底的基础上,学政治,学理论,学政策,学科技,学法律;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行学,向生活学,向人民群众学,向被采访对象学,学而不厌。
第九,要有一身过得硬的基本功。主要体现为打好“五个根底”,即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在这“五个根底”中,笔者以为,理论路线根底是“政治强”的基础;知识根底和新闻业务根底是“业务精”的基础;政策、法律、纪律根底是“纪律严”的基础;群众观点根底是“作风正”的基础。这些“根底”是并举并重、不可偏废的。
第十,要有一套严谨而又实用的良好作风。主要指六种优良作风:一是敬业的作风,热爱党的新闻事业,献身党的新闻事业;二是实事求是的作风,报实情,讲真话;三是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苦,不怕累,有时还要不怕危险,不怕牺牲;四是清正廉洁的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恪守职业道德,坚决反对搞有偿新闻;五是严谨细致的作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防差错;六是勇于创新的作风,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六种作风,有的是动力源泉,有的是道德准绳,有的是保证措施,有的是奋斗目标。尽管各有侧重,但有一个共同的主导体系,那就是新闻工作者的人格修养。
新闻工作者的个体是其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新闻工作者的群体形象又是任何一家媒体人格力量的基础。因此,新闻媒体要想拥有权威性和公信度,必须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从业者队伍。在这支队伍中,不应该允许人格低下的个体存在。不然的话,就会“一粒老鼠屎,坏掉一锅汤”。正因如此,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必须做到忠诚敬业、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严谨细致、勇于创新,自觉地做高尚有为之人,写高尚佳妙之文,千万不可让受众“因人废文”,玷污新闻工作者的群体形象,损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权威力量。
论文作者:田帅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根底论文; 新闻论文; 新闻记者论文; 政治论文; 要有论文; 作风论文; 采访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