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气”、“刘禹”废除原因考_刘豫论文

“伪气”、“刘禹”废除原因考_刘豫论文

伪齐刘豫被废原因考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因论文,伪齐刘豫被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45.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34(2006)02-0153-08

金人灭辽取宋,初无直接统治中原之意,遂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让张邦昌帮助他们管理黄河以南地区。张邦昌被宋人废掉以后,金人又于天会八年(1130年)拥立刘豫建立伪齐政权,仍将河南陕西之地交给刘豫管辖。到了天会十五年(1137年),金人又明令废掉了伪齐刘豫。为什么刘豫被立不到八年就被废掉了呢?这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问题。然而,现存史料对这一问题的诠释则不甚一致,又为我们认识这一问题蒙上了一层薄雾。因此,笔者不避浅陋,想就史书中所记载的有关刘豫被废原因的各种说法作一考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所裨益。不正确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伪齐刘豫被废原因的第一种说法,我们可以概括为“宋人施行反间说”,即认为刘豫被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金人中了宋人施行的反间计。比如,《宋史·张浚传》就曾记载:“先是,浚遣人持手榜入伪地间刘豫,及郦琼叛去,复遣间持蜡书遗琼,金人果疑豫,寻废之。”这种说法主要出自《张浚行述》。[1] (卷117)现存朱熹《晦庵集·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行状》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这一说法。此说又为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及明刘元卿的《贤弈编》等书所引录。宋高宗时大臣张焘在一次上书中也曾指出“郦琼虽叛,实为伪齐废灭之资”[2] (《张焘传》)。说明张浚施行反间之说在当时已经相当流行并得到张焘等人的认同。与此说相同的还有《宋史·岳飞传》记载的岳飞施行的反间计,书中说岳飞“知刘豫结粘罕(宗翰),而兀术(宗弼)恶刘豫,可以间而动。会军中得兀术谍者,飞阳责之曰:‘汝非吾军中人张斌耶?吾向遣汝至齐,约诱至四太子(指兀术),汝往不复来。吾继遣人问,齐已许我,今冬以会合寇江为名,致四太子于清河。汝所持书竟不至,何背我耶?’谍冀缓死,即诡服。乃作蜡书,言与刘豫同谋诛兀术事,因谓谍曰:‘吾今贷汝。’复遣至齐,问举兵期,刲股纳书,戒勿泄。谍归,以书示兀术,兀术大惊,驰白其主,遂废豫。”岳飞施行反间计之说主要出自岳珂《鄂国金佗稡编·经进鄂王行实编年》,他书不见记载,王曾瑜“疑为岳珂杜撰”[3] (卷7王曾瑜注)。刘跃进仍然赞同《宋史·岳飞传》的说法,认为刘豫被废与岳飞施行“反间”有关。[4]

宋金战争期间,双方互派间谍,刺探军情或进行反间活动是常有的事情,张浚和岳飞可能多次对金进行反间活动,也可能取得一些效果,但在金人废弃刘豫的问题上则不会起到决定的作用。因为刘豫投附金人以后,即死心塌地为金人卖命,从来没有过三心二意。宋朝在刘豫僭立之初,也曾想过争取刘豫弃暗投明,但都没有成功。比如,宋汝为出使金朝,曾于建炎四年(1130年)十二月至东平见到刘豫,将吕颐浩写给刘豫的劝降书交给刘豫,“勉以忠义,开陈祸福,使归朝廷”。刘豫听了宋汝为的劝降以后说:“使人使豫自新南归,人谁直我,独不见张邦昌之事乎,业已至此,夫复何言。”[1] (卷40)原来,张邦昌被金人立为伪楚皇帝以后,并没想真心实意地为金人卖命,所以在宋高宗即位以后,主动取消帝号,投附宋高宗,结果,张邦昌的主动投附并没有得到宋人的宽宥,仍然在大臣们的一片反对声中丢了性命。前车之鉴,刘豫不能不为之胆寒。因此,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就拒绝了宋汝为的劝降。确实,宋朝在处理张邦昌一类人物时,未加任何区分,也未留有任何缓和余地,没有注意讲究任何争取那些降金之人弃暗投明的斗争策略,因之成为降金之人不敢南归而死心塌地为金人卖命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后,又有沧州进士邢希载等人劝刘豫“遣使密通江南”[1] (卷40),刘豫毫不犹豫地将邢希载押入市曹,斩首示众。接着,又有一位老百姓喝醉酒以后,敲打刘豫的家门,大声谩骂说,“刘豫,你是何人?要做官家(指皇帝),大宋何负于你?”[5] (卷181)刘豫又将这位醉酒之人的脑袋砍了下来。刘豫毫不手软地镇压劝他弃暗投明之人,就是要向金人表明自己的“忠心”,并警告南北之人以后不要再劝他弃暗投明了。刘豫对金人的这种“忠心”,金朝的权臣们都看得非常清楚。比如,金朝大臣李聿兴就曾说过“大齐虽号皇帝,然只是本朝一附庸,指挥使令,无不如意”[1] (卷81),未见丝毫有违金朝之处。所以,宋人想通过施行反间计来离间刘豫与金人的关系,恐怕不会起到多大作用,更不会起到决定废弃刘豫的作用。

章颖所撰《鄂王传》在引述岳飞施行反间计以后,又说“虏之谋齐也久矣”,“琼之叛,飞之间,亦速之也”[6] (卷19)。王曾瑜认为章颖的这些补充,“纠正岳飞行反间,而使金朝废立刘豫之说”[6] (卷19),确实颇有见地。通过章颖的纠正,我们也可以看出,金人废弃刘豫,绝不是宋人施行反间计的结果,而是另有其他原因。

伪齐刘豫被废原因的第二种说法,我们可以概括为“宋金幕后交易说”或“宋人请求说”。《宋史·王伦传》记载,绍兴七年(1137年)宋高宗派遣王伦再次使金,请求议和。临行,宋高宗让王伦向金左副元帅完颜昌(挞懒)请求:“河南地,上国(指金国)既不有,与其付刘豫,曷若见归?”王伦进入金地,见到完颜昌,向完颜昌说“豫忍背本朝,他日安保其不背大国”,请求金人废弃刘豫并将刘豫管辖的河南陕西之地交还南宋。完颜昌很快就答应了宋人的请求,同意废弃刘豫并与宋议和。同年冬,王伦回到南宋,将金人同意议和的消息报告了宋高宗,说“金人许还梓宫及太后,又许归河南地”,同时又说“废豫之谋由己发之”[2] (《王伦传》),把金人废弃刘豫的原因说成是他王伦请求的结果。王伦秉承宋高宗的旨意,以向金称臣纳贡为条件换取金人对刘豫的废弃,实际上是宋金在废弃刘豫的问题上在幕后进行了一次肮脏交易[7],因此,我们把这一说法概括为“宋金幕后交易说”。

实际上,无论是王伦个人的请求,还是王伦代表宋朝政府的请求,都不是金人废弃刘豫的主要原因。因为王伦向金人请求废弃刘豫的重要条件即宋人向金人称臣,并不是从王伦请求金人废弃刘豫时开始的,而是宋人早就有向金人称臣以取代刘豫地位的意图。

比如,金军灭亡北宋,宋钦宗就曾主动“上表称臣”[8] (第129篇),但金人不允许宋钦宗继续称宋朝皇帝,下令“别择贤人,立为藩屏”[8] (第140篇),要重新选立一个傀儡皇帝,帮助他们管理黄河以南地区。宋朝大臣孙傅等人听说金人要选立傀儡皇帝,急忙上书,向金人建议仍然由宋钦宗来充当金人的傀儡皇帝,至于“所有称呼位号,一听指挥”[8] (第142篇),金人还是不同意。没办法,孙傅等人又向金人上了第二状,乞求金人在赵氏皇族中另选一人立为傀儡皇帝,“使长北面,永为屏藩”[8] (第143篇)。金人态度十分坚决,就是不同意再立赵氏为帝,执意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建立伪楚政权。金人北撤以后,宋高宗赵构重建宋朝,他继承宋钦宗之衣钵,仍然以取代张邦昌的地位为自己的最大愿望,恰值这时的张邦昌自知无法立国,主动取消帝号,听命于宋高宗,于是,宋高宗便在事实上取代了张邦昌的地位。宋高宗虽然在事实上取代了张邦昌的地位,但并没有得到金人的承认,于是,宋高宗连续派出使者,向金人请求议和,实际上是让金人承认他取代张邦昌所建立的南宋政权。哪知金人必灭赵氏的意图并没有改变,不但不答应宋高宗的请求,反而以宋高宗废掉伪楚政权为借口,再次大举攻宋。

面对金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宋高宗惶惶不可终日,他无心立都北方,坚持抗金,遂丢弃原来北宋的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仓皇南逃,金军随后尾追而来。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宋高宗逃到建康,再次派遣洪皓等人出使金朝,向金人表示“愿去尊号,用正朔,比于藩臣”[1] (卷23),用向金称臣为条件乞求金人对他傀儡地位的承认。八月,宋高宗又派遣杜时亮、宋汝为等人出使金朝,致书金左副元帅宗翰(粘罕)说:“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此所以諰諰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已。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渉而后为快哉。”[1] (卷26)明确表示自己自即位以来一直愿意向金人称臣,甘愿做金人的傀儡。但那时的金人,一心想要灭亡赵宋政权,不承认宋高宗想要建立的南宋傀儡政权,所以对宋高宗的摇尾乞怜一直置之不理。

金人在以宋高宗废弃伪楚政权为借口再次大举攻宋之初,曾发布《伐康王晓告诸路文字》等文书,谓金人大举攻宋主要是为了“复立大楚而已”,并说“如张氏已遭鸩毒,则别择贤人”[8] (第187篇)。金人本以为他们可以像灭亡北宋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迅速灭亡南宋,哪知宋人对赵宋政权忠心耿耿,誓死保家卫国,致使金军南进和北撤期间屡屡受挫,金人想迅速灭亡赵宋政权的计划很快就落了空。金人意识到一时难以灭宋,遂在没有灭亡赵宋政权的情况下,又拥立刘豫建立了伪齐傀儡政权,让刘豫帮助他们管理河南陕西一带的土地。

宋人见金人不肯承认赵宋政权,又立了刘豫傀儡政权,既对金人不理解,又对刘豫愤恨不已。他们想灭掉金朝和刘豫,又觉得缺乏实力,对金人怀有恐惧心理。于是,一些人又把南宋政权能否存在寄托在对金人的乞求上,仍然执行原来试图取代张邦昌傀儡政权的政策,一心一意想取代刘豫。比如,出使金朝被扣留的宋朝使者张邵就曾在金朝向金人上书说:“刘豫挟大国之势,日夜南侵,不胜则首鼠两端,胜则如养鹰,饱则飏去,终非大国之利”[2] (《张邵传》),请求金人废弃刘豫。另一位使金被扣留的宋朝使者魏行可也曾向金人上书说:“大国举中原与刘豫,刘氏何德?赵氏何罪?若亟以还赵氏,贤于奉刘氏万万也。”[2] (《魏行可传》)魏行可的请求,显然是希望金人废掉刘豫,而将刘豫管辖的河南陕西之地交还南宋,并认为金人这样做,所获利益远远超过刘豫。言外之意就是南宋可以取代伪齐刘豫的地位,继续向金人称臣,成为金人的傀儡政权。可见,宋高宗等人一直希望以向金人“奉表称臣”为条件换取金人废掉刘豫以及对取代刘豫傀儡政权的南宋政权的承认。

以上可以看出,南宋政权想取代张邦昌伪楚政权和刘豫伪齐政权的傀儡地位,是宋高宗等人的一贯政策和主张,并非是绍兴七年(1137年)王伦出使金朝时宋高宗和王伦等人突发奇想,遂以向金人称臣为条件请求金人废弃刘豫。为什么宋人一直以“奉表称臣”为条件请求金人废弃刘豫而金人始终不答应呢,为什么到了王伦请求时才答应呢?显然,宋人以称臣纳贡为条件请求金人废弃刘豫并不是金人废弃刘豫的主要原因,而应该另有其他原因。

实际上,早在王伦请求金人废弃刘豫之前,金人就已有废弃刘豫之意了。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刘麟、刘猊等攻宋大败而归,“金人始有废豫之意”[1] (卷106)。十二月,“伪齐刘豫密知金人有废己之谋”[1] (卷107),又派遣冯长宁赴金,请求立刘麟为皇太子,以试探金人意图。该书在记载王伦请求金人废弃伪齐刘豫时又说:“伦使渡河,见左右副元帅鲁王昌、沈王宗弼于涿州,具言‘刘齐营私民怨之状,且其忍负本朝厚恩,若得志,宁不负上国。’时金人已定议废豫,颇纳其言”[1] (卷114)。在这里,李心传并没有把金人废弃刘豫说成是王伦请求的结果,而是说,在王伦请求金人废弃刘豫时,金人已经决定废弃刘豫了,正好这时王伦也请求废弃刘豫,金人不过是对王伦的请求表示赞同而已。

关于伪齐刘豫被废原因的第三种说法,我们可以概括为“刘豫对金无用说”。这种说法是金人废弃刘豫的公开说法。天会十四年(1136年)刘豫曾遣使请求金人出兵与伪齐一起攻宋,金朝领三省事完颜宗磐对熙宗说:“先帝立豫者,欲豫辟疆保境,我得按兵息民也。今豫进不能取,退不能守,兵连祸结,休息无期。从之则豫收其利,而我实受弊,奈何许之!”[2] (《刘豫传》)建议金熙宗不要答应刘豫关于出兵攻宋的请求,表达了他主张废弃刘豫的思想。天会十五年(1137年),金朝尚书省曾向金熙宗上了一份请求废弃刘豫的奏书,书中说,金朝对于刘豫政权,“与之征讨则兵力不齐,为之拊循则民非我有,凡事多误,终无所成”[5] (卷182),即认为刘豫“治国无状”[2] (《刘豫传》),不但不能给金朝以帮助,相反还给金朝添了不少麻烦,因此建议金熙宗废掉刘豫。金熙宗对尚书省的意见表示赞同,当即批准了尚书省关于废弃刘豫的请求。可见,在废弃刘豫的问题上,金朝君臣在公开场合的说法是一致的,都认为刘豫进不能取,退不能守,治国无状,对金朝已经毫无用处,因此下诏予以废弃。宋人对金人废弃刘豫的认识,多与金朝官方的说法相一致,即认为刘豫在与南宋的斗争中屡屡失败,对金人已经无用,因而被金人废弃。比如,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引吕中《大事记》说,绍兴六年(1136年),张浚亲自行边,“北方大恐,而金废刘豫矣”[1] (卷106)。又引何俌《龟鉴》说:“李横之谋复东京而豫之气已折,岳飞之收复襄阳而豫之锋已摧,内有赵鼎赞亲征之谋,外有张浚董督师之事,张、韩、刘、岳又从而诸道进兵,自是而凶徒授首,强敌悔祸,六年而废豫之谋定。”[1] (卷117)均认为,伪齐刘豫主要是由于受到岳飞等南宋军民的沉重打击,无法立国,因而被金人废弃。这种说法,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元人在撰写《金史》时就赞成这一观点,谓“豫为帝数年,无尺寸功,遂废豫为蜀王”[9] (《挞懒传》)。元人释觉岸在其所撰《释氏稽古略》中也认为,“金主以刘豫不能立国遂废豫”,等等。可见,金宋以后,刘豫因为对金无用而被金人废弃的说法便成了多数人所赞成的观点并一直影响到现在。

刘豫开疆拓土收效甚微,治理国家又遭到汉人的普遍反对,难以取得显著成效,确实是金人废弃刘豫的一个原因,但不是金人废弃刘豫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说刘豫是有用还是无用,完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据史书记载,岳飞等人把金人拥立刘豫的目的说成是“以僭逆诱叛党”[10] (太宗文烈皇帝五)、“以中国攻中国”[2] (《岳飞传》)、“欲自为捍蔽”[2] (《陈橐传》)。因此,我们要考查刘豫对金人是有用还是无用,就应该在这几方面考查刘豫做得如何。从当时历史发展的实际看,刘豫被金人立为伪齐皇帝以后,即领会了金朝主子的意图,积极为达到金人拥立其为傀儡皇帝的目的而加倍努力。史书记载,刘豫为了达到金人“以僭逆诱叛党”的目的,即位不久就在宿州建立“归受馆”等,大力招诱南宋军民。说来也怪,刘豫在宋人眼里,不过是一个不齿于人类的金人走狗,可他的藏污纳垢政策,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建炎四年(1130年)到绍兴七年(1137年)宋朝就有数十起叛附刘豫的事件发生。可见,金人“以僭逆诱叛党”的政策起到了金人自己所无法起到的作用。此外,刘豫为了满足金人“以中国攻中国”的要求,又不断派兵南侵,虽多被南宋军民打败,但也曾攻破“襄阳、唐、邓、随、郢诸州及信阳军”[2] (《岳飞传》)等地,给南宋军民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甚至一直牵制了岳飞那样能征善战的军队,使其无法脱身去全力进攻金军,可以说伪齐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金人的屏藩,这也说明金人“以中国攻中国”、“欲自为捍蔽”的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非是一点用处也没有。

当时,南宋的一些大臣,也没有认为刘豫对金人一点用处也没有。比如,刘长源就曾说过“刘豫之害大于金人”[1] (卷95)。吴伸也曾上书说,“金人得吾土地不能守,得吾人民不可用”,正是靠刘豫来帮助他们守土和治民,也认为“刘豫未灭,则国之安危不卜”,主张“先擒刘豫则金人自定”。[5] (卷156)金人废弃刘豫以后,宋朝大臣张汇等人也曾上疏说,金朝“内有羽毛零落之忧,外失刘豫藩篱之援”[1] (卷134),认为金人没有废弃刘豫时,刘豫政权实际上已经成了金人的藩篱,金人废弃刘豫之后,失去了这一藩篱。这也说明,刘豫确曾起到过金人屏藩的作用。就是金人自己也没有完全认为刘豫无用,比如,《三朝北盟会编》曾记载,绍兴七年(1137年)南宋郦琼率全军投降刘豫以后,刘豫即派遣使者请求金人出兵攻宋,金人不但不答应刘豫的请求,反而“以郦琼率全军降豫,豫势盛,久恐难制,欲因出兵而废豫”[5] (卷180)。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在记载此事时也说,“金主亶虑其兵多难制”[1] (卷114)。《宋史·刘豫传》也说“金人恐豫兵众难制,欲以计除之”,又都把金人废弃刘豫的原因说成是金人害怕刘豫“势盛难制”。既然说刘豫势力很盛,又怎么能说刘豫无用呢?显然,“刘豫对金无用”并不是金人废弃刘豫的主要原因,不过是金人废弃刘豫的一个借口而已。

以上可以看出,上述三种说法都不是刘豫被废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刘豫被废,主要是因为刘豫卷入金朝派系斗争之中,最后成了金人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牺牲品。张汇《金虏节要》记载说:“豫之立也,高庆裔推之,粘罕(宗翰)主之,虏主吴乞买(金太宗)从之,豫知恩悉出三人。又三人,虏之最用事者,豫毎岁厚有馈献,蔑视其他酋长,故余者无不憾之,以谓我等冲冒矢石,拓辟土地,皆为庆裔辈所卖矣。豫虽有此怨谤而未至废逐者,以吴乞买在位,粘罕当权,庆裔用事耳。至是吴乞买已死,庆裔伏诛,粘罕继亡,则豫之废也必矣。”[11] (卷182)即认为,刘豫被金人立为傀儡皇帝以后,见金朝掌握实权的人物主要是宗翰和金太宗等人,遂对这些人谄媚有加,因而得罪了其他大臣,这些大臣早就有废弃刘豫的想法,只是由于金太宗和宗翰等人控制朝政,其废掉刘豫的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等到金太宗和宗翰等人死亡以后,才通过金熙宗将刘豫明令废掉了。应该说,这种说法大体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实际。

原来,刘豫是宋朝山东济南府知府,金军以宋高宗废弃伪楚张邦昌为借口再次大举攻宋以后,完颜昌(挞懒)随从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辅等人主攻山东,初战顺利,很快进至济南城下。当时,身任宋朝济南知府的刘豫,贪生怕死,在完颜昌遣人劝诱之后,杀掉了济南守将关胜,投降了完颜昌。刘豫降金以后,唯金命是从,很快得到了主子的赏识,天会七年(1129年)七月,被任命为京东西、淮南等路安抚使,知东平府兼诸路马步军都总管,节制河南路诸州郡。同时,金廷又令完颜昌以元帅左监军的身份“屯兵冲要”[9] (《刘豫传》),以“镇抚”其地,并允许完颜昌“大事专决焉”[9] (《挞懒传》)。完颜昌取得了山东地区的控制权以后,在当时金朝没有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情况下,有意将山东地区发展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了巩固自己的占领地区并扩大影响,又在金朝“俟平宋,当立藩辅如张邦昌者”[9] (《宗翰传》)的既定方针诱惑下,有意选一个能够听从自己指挥的人物来充当金人所要拥立的像张邦昌一样的傀儡皇帝,以便自己从中获取好处。刘豫揣知金人仍有拥立藩辅之意,也“遣子麟以重宝赂虏酋闼辣(完颜昌)左右求僭立”[5] (卷181)。完颜昌在刘豫的贿赂下,也觉得刘豫能够成为听凭他摆布的傀儡,遂“密有许封刘豫之意”[1] (卷32),意欲通过拥立刘豫而控制将来的刘豫傀儡政权,从而将刘豫控制地区也变成他控制的势力范围。

宗翰的心腹高庆裔听说刘豫贿赂完颜昌以求僭立而完颜昌已经秘密答应为其请封的消息以后,“恐为昌所先”,遂向宗翰建议说:“吾君举兵,止欲取两河,故汴京既得,则立张邦昌,后以邦昌废逐,故再有河南之役,方今河南州郡,官制不易,风俗不更者,可见吾君意非贪土,亦欲循邦昌之故事也。元帅盍进此议,无以恩归他人”[1] (卷32),劝宗翰抢先拥立刘豫为傀儡皇帝,以便把刘豫控制在宗翰一派手中。宗翰听了高庆裔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当即派遣高庆裔等人赴山东筹划拥立刘豫之事,又派遣完颜希尹驰至京师,请命于金太宗,于是,宗翰一派便抢在完颜昌之前拥立刘豫为伪齐皇帝。刘豫被宗翰一派立为伪齐皇帝以后,对宗翰一派感恩戴德,特别是他意识到宗翰一派是控制金朝朝政的实权派以后,更是倾心投靠宗翰等人,“每岁皆有厚赂,而蔑视其他诸帅”[1] (卷105),致使宗翰一派以外的大臣都对刘豫产生了怨恨之情。

完颜昌本想通过拥立刘豫而将刘豫抓在自己手中,没想到宗翰抢先拥立刘豫,心中甚为不快,但宗翰的权势和地位要比完颜昌高出许多,他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随后,完颜昌在泰州缩头湖被宋朝非正规部队张荣的水军打败以后,“锐气沮丧”,再也没有渡江灭宋的进取之心了,遂于天会九年(1131年)“率众北归”[10] (太宗文烈皇帝五)。完颜昌在北归途中路过刘豫僭据的东平之地时,刘豫不但不出来迎接完颜昌,反而遣人对完颜昌说,“豫今为帝矣,若相见,无拜礼”。也就是说,刘豫在贿赂完颜昌请求充当金人傀儡皇帝时,不仅哀求恳切,而且不顾脸面,拜过完颜昌,如今他找到了宗翰等人为靠山,就不想再拜完颜昌了。完颜昌见刘豫是如此势利小人,怒不可遏,“尽却豫贽献之物,不与之见,大憾而去”[11] (卷182)。

完颜昌退回祁州以后,越想越气,遂请于宗翰,“谓西路之军(指宗翰的西路军)有解盐可赡,而东路(指完颜昌等东路军)无之,乞割齐境沧州盐场,以赡其用”[12] (卷11),意欲将伪齐刘豫管辖的沧州一带土地划归他自己统辖。完颜昌以为,这样做既可以削弱刘豫的势力,又可以扩展一些自己的势力范围,增强一些经济实力,可谓两全其美。哪知道当时专擅朝政的宗翰对倒向他的忠实走狗刘豫则力加保护,说什么也没有答应完颜昌的请求。此后,完颜昌不但与宗翰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而且对刘豫更加恨之入骨,又多次“画山东河北图,献于虏主曰:‘河北素号富庶,然名藩巨邑膏腴之地,盐铁桑麻之利,复尽在旧河之南,我初与敌国议,可以河为之界尔,今新河且非我决,彼人自决之以与我也,岂可弃之,今当以新河为界,则可外御敌国,内扼叛亡,多有利吾国矣。’”即主张将刘豫管辖的旧河以南、新河以北的领土收归金人直接管辖,实际上是要由他来管辖,以削弱刘豫的势力并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于“粘罕(宗翰)之徒用事”,完颜昌的请求仍然没有得到金太宗的批准。后来,金太宗见“挞懒(完颜昌)请之再四”,害怕太伤完颜昌之心,“姑取清州聊慰挞懒之意而已”[11] (卷197),即将刘豫管辖的清州之地划归完颜昌管理,以示对完颜昌的安慰。《中兴小纪》对此事的记述,与张汇《金虏节要》的记载大体相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在记载此事时也说,“鲁王昌初在山东,回易屯田,遍于诸郡,每认山东为己有,及宗维(宗翰)以封豫,昌不能平,屡言于金太宗晟,以为割膏腴之地以予人,非计”[1] (卷105)。说明完颜昌一再要求金太宗收回刘豫管辖的一部分土地并进而废弃刘豫,应该是实有其事。完颜昌的这些请求虽然未被允准,但他意欲夺回河南陕西地区控制权的愿望却一直没有泯灭,仍然等待时机,必欲废弃刘豫以解其心头之恨。

这期间,金朝许多大臣对刘豫控制河南陕西之地也都产生了不满情绪,比如,渤海万户大托卜嘉(大挞不也)就曾经发牢骚说:“某契丹之大臣,渤海之大姓,初金人见招,许开国辽东,累载从军,披坚执锐,今虽一郡之守,亦不可得。豫,山东郡守,势孤而降,乃当是任,岂不负我哉!”[12] (卷10)实际上,像大挞不也这样对刘豫有成见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皆谓我等冒矢石,拓土地,乃为庆裔辈所卖”[12] (卷20),对刘豫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但在宗翰掌握朝中大权的时候,他们也无可奈何。

宗翰专权并庇护刘豫,已经引起一些人不满,后来,他参与皇权的争夺,又得罪了不少权贵。太宗后期,宗磐以为自己是太宗长子,一心想继承皇位;宗翰则以为自己是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叔伯兄弟,“年长功高”[1] (卷84),“潜萌窥觎”[10] (熙宗孝成皇帝一);宗干也以为自己是太祖庶长子,想通过太祖太宗时“兄终弟及,复归其子”的约定而争当皇帝。太宗本来有意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但他看到这几派人谁也不肯相让,一时没了主意。宗室完颜勖见此情景,遂为太宗筹划说:“初,太祖约称,元谋弟兄轮足,却令太祖子孙为君,盟言犹在耳。所有太祖正室慈惠皇后亲生男胜果早卒,有孙(指熙宗完颜亶)称阿木班贝勒(谙版勃极烈),以为储嗣”[1] (卷84)。宗翰最不希望宗磐继承皇位,又以为完颜亶“幼主易制”[1] (卷111),遂表示同意。宗干是完颜亶的养父,也不再反对。于是,完颜亶被立为皇位继承人。

可以说,在争夺皇位继承人的斗争中,宗磐是最大的输家,他认为主要是宗翰剥夺了他继承皇位的权力,因此,对宗翰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宗磐“与达赉(完颜昌)情好亲厚,达赉深欲宋王(即宗磐)之立,而尼玛哈(宗翰)废之,故达赉与宋王共恶尼玛哈,常有身灭数国之语。”[1] (卷114)两人紧密勾结在一起,想方设法打击宗翰一派。如果说宗翰在确立完颜亶为皇位继承人时对完颜亶有一点功劳的话,但他在太宗死时仍想争当皇帝①,以及专擅朝政,又得罪了熙宗,于是,熙宗即位以后,便在宗磐、完颜昌等人请求下,诛杀和废罢了宗翰及其心腹之人,彻底清除了宗翰一派的势力。

宗翰一派失势以后,宗磐和完颜昌等人掌握了朝中主要大权,他们大力清洗宗翰一派势力,对宗翰的走狗刘豫怎会置之不问呢!于是,不管刘豫如何死心塌地为金人卖命,不管刘豫怎样向完颜昌表示“忠心”,其灭亡的命运都无法避免了。刘豫被废,主要是完颜昌和宗磐等人请求的结果,这不仅从前述历史事实中可以看出来,就是从后来完颜昌协助宗磐阴谋夺取皇权失败以后,熙宗重新发动攻宋战争时发布的《金人复取河南》诏书中也能看出来。熙宗在诏书中说:“刘豫再立,位号皆自我师,援之拯之,守之护之,仅有存焉,亦以使我军士就护安息,不谓向者达赉(完颜昌)等入奏,援立刘齐,非所以利,适足以害人也”[1] (卷135引《绍兴讲和录》),明确把金人废弃刘豫说成是完颜昌等人请求的结果。这说明,完颜昌和宗磐确实是主张废弃刘豫的主要人物。当然,刘豫投靠宗翰,也得罪了宗弼(兀术)等一批大臣,他们也都希望废弃刘豫。于是,完颜昌和宗磐一心想要废弃刘豫的愿望就比较顺利地实现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关于伪齐刘豫被废原因,“宋人施行反间说”、“宋金幕后交易说”和“刘豫对金无用说”都没有找到刘豫被废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刘豫被废,主要是因为刘豫被金人立为伪齐皇帝以后,卷入金朝派系斗争之中,得罪了宗翰一派以外的大臣,特别是得罪了完颜昌、宗磐一派人物,等到宗翰一派失势,宗磐、完颜昌一派掌握了朝中主要大权的时候,刘豫灭亡的命运就无法避免了。至于“刘豫对金无用”的说法,虽然在金人废弃刘豫活动中成为金人向世人公开交待的一种说法,但由于金人废弃刘豫的真正原因是不可告人的,所以,金人公开标榜的废弃刘豫的理由,不过成为金人废弃刘豫的一种借口而已。如果说金人的这一借口在金人废弃刘豫的问题上也起到一点作用的话,那也是与“宋人施行反间说”和“宋金幕后交易说”一样,最多也不过是起到一些加速的作用而已,绝对不会起到决定的作用。

注释:

①《大金国志》卷8《太宗文烈皇帝六》记载:“太宗既崩,宋王宗磐与武元之子凉王固碖及左副元帅粘罕(宗翰)皆争立,而亶为嫡,遂立之。盖粘罕为窝里嗢所代,已失兵柄,故不得立。”说明在太宗死时宗翰仍有意争夺皇位。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伪气”、“刘禹”废除原因考_刘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