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张淑珍

(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1)

摘要:目的 分析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1例垂体瘤病患,所有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病患术后出现感染问题,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护理满意度达90.48%(19/21)。结论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病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垂体瘤;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垂体瘤指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不仅影响其学习和工作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及生育功能,若不及时予以医治还会并发尿崩症、蝶窦炎、水电解质紊乱及脑膜炎等疾病,危及其生命安全[1]。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为保证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我院医护人员总结临床经验,结合患者建议推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统筹就诊全过程,以规避不良事件,提高治疗安全性。本文旨在分析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现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行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垂体瘤病患中选取2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23-69岁,平均(45.62±3.45)岁。

纳入标准:根据病患临床表现(激素分泌异常、垂体卒中、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确诊;行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病例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合并其它重大疾病(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交流障碍;依从性差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①辅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组织其进行健康检查,结合患者病情、体质及精神状态设计手术方案和预控措施,借助成功病例消除其恐惧情绪;告知家属患者承受的身心压力,多给予其鼓励,帮助其重拾信心积极应对病魔;②术前做心电图检查及内分泌检查,禁食禁水,清洁皮肤口腔鼻腔,修剪两侧鼻毛,组织医生与患者交流,安抚其紧张情绪,术中由专人监测病患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予以诊治,适当给予其鼓励,术后告知交接护士护理要点,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心率、体温),加大夜间监护,结合患者手术效果、体质、潜存风险(术后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早晚按摩肢体,为其调整体位,夜间可用温水擦拭肌肤,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舒适度;③每日通风消毒,清扫病房,定时更换床上用品,忌病房内外大声喧哗,适当告知患者病情,保证其知情权,多与其沟通,帮助患者排解疑惑,给予专业医学指导;注意皮肤、口腔及鼻腔清洁工作,适时为其清理排泄物及口鼻腔分泌物,以免滋生细菌;细心观察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可组织患者开展娱乐活动,利于其保持愉悦身心。④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适当补充营养物质,督促其服药检查,根据病情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⑤患者出院后随访1-2周定时通知其到医院复查,开展健康讲座就患者出院后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1.3 观察指标

运用SAS焦虑量化自评表和SDS抑郁量化自评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态,分值越高证明患者负面情绪越严重;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脑脊液鼻漏、尿崩症、脑膜炎、血肿);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就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与否开展问卷调查(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涉及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用(x±s)、(%)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用t 和2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和SDS评分

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较大,组内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

表1 比较患者SAS和SDS评分[(x±s)、分]

2.2 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21例病患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感染问题,发生率为4.76%;就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与否开展问卷调查,满意度达90.48%,其中非常满意7例、满意6例、一般满意6例、不满意2例。

3 讨论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虽可有效清除病灶,但因垂体位于鞍区,周边分布颈内动脉、视神经、下丘脑等重要神经结构,致使手术风险较大,为降低手术风险,清除潜存安全隐患,医者多辅之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仅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虽督促患者服药检查,但多忽视其身心需求,影响治疗积极性,为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医者先后推出优质护理、延续护理及循证护理,我院医者从患者角度出发,总结临床工作经验,结合患者建议推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筹患者就诊全过程,开展健康教育、重视术期护理、根据其病情及精神状态有的放矢的给予心理干预,出院后随访1-2周多与家属沟通,重视发挥家属的作用,挖掘病患潜力,打造多元化护理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2]。即患者选围手术期护理不仅能缓解负面情绪,还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有学者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发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病患其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同时可减轻医疗负担,具有极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把控病患身体耐受性,术前给予基础医疗和对症治疗,重视术中监测,以提高手术安全性,谨防并发症,促进病患早日康复。总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垂体瘤病患手术质量中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雅丽.垂体瘤患者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健康前沿,2017,26(1):38-41.

[2]吴珂.垂体瘤患者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术后并发症护理[J].心理医生,2017,23(24):200-201.

论文作者:张淑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论文_张淑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