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潇潇[1]2014年在《新时期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审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艺术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电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反映生活的重要载体,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会在电影中得到赞扬或批评。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的社会语境、都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审美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看电影成为都市人群重要的休闲、娱乐的方式,电影影片所传达的信息也对观众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产生影响。爱情作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电影创作的重要的构成内容,都市爱情电影的发展也就成为了新时期以来都市人群审美观念变化的重要反映。面对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非审美化倾向,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都市爱情电影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本文从艺术美学的视角和电影类型学角度切入,在仔细梳理新时期以来国产都市爱情电影创作脉络的基础上,力图对其审美特征、成因及其嬗变做系统性分析研究。针对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爱情电影流变的脉络梳理,笔者主要从叁个阶段对其进行总结,分别是:(1)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开启暗藏已久的“爱情”,背负时代主题的爱情影片兴起,此阶段的“都市”成为爱情电影故事的背景地;(2)20世纪90年代,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在市场驱动下,都市爱情电影数量激增,都市爱情电影作为满足城市平民娱乐需要的大众文艺形式应运而生,渐成一种类型电影,影片呈现出市场化特征,表现内容生活化,艺术风格通俗化和文化特色的本土化;(3)21世纪以来,中国都市爱情电影中“都市”成为重要表现对象,对爱情的表达方式百花齐放,物质杠杆仍居主位,并且出现后现代和网络特色相互交织的特征。通过对其创作格局的梳理,可以将新时期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审美特征总结为:(1)八十年代中国都市爱情电影朴素原始,主要呈现出“宏大叙事”,爱情成为政治理性审美的附庸;思想破封,现实主义审美传统仍是主流;伤痕与反思,人性开始回归等特征。(2)九十年代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市场化特征显现,呈现出审美文化转型:从精英审美转向大众化审美;审美多元化;迷失与异化的现代性反思,宏大叙事审美被消解等特征。(3)二十一世纪工业化、信息化背景下,后现代和网络特色相互交织,都市爱情电影的表达方式百花齐放,但物质杠杆仍居主位,都市爱情电影呈现出消费主义盛行,重物质而轻精神,审美情感成为“审美消费品”:后现代主义审美泛滥,都市人群情感陷入焦虑;视觉文化的冲击显出扬感官而弃深度的特征。通过对审美特征及成因的分析可以看到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审美嬗变趋势为物质审美在不断发展,精神审美却在逐渐压缩,同时凸显出当代都市人群爱情的审美困境。基于以上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审美特性,笔者从两个维度进行了成因分析:(1)社会语境的转变。包括社会组织、经济的转型对其的推动作用;西方影视审美文化对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冲击与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商业文明也冲击了整个电影业。(2)人们的审美方式的转型。主要表现在都市人群审美方式的改变与人文精神的审美失落。
丁璇[2]2012年在《论新世纪国产都市爱情电影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在类型电影的创作蔚然成风的背景下,都市爱情电影逐渐形成了一股集中的创作力量而将这一爱情片种的亚类型推向中国电影观众的视线,取得良好票房成绩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股社会舆论热潮。虽然自中国电影诞生之初就有了都市爱情电影的雏形创作,并且在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史中也时断时续地存在着,但其作为具有类型化特征和类型化创作规模的电影形态则诞生于中国现代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进入新世纪,中国城市发展速度大幅提高,都市爱情电影也在类型观念、类型模式的探索中呈现出与时代相贴合的新特征。本文立足都市爱情电影的内容生产,分析新世纪此类型电影在内容、形式、营销叁大方面的新特点、新趋势,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以此为都市爱情电影的类型健康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戴哲[3]2017年在《新世代受众与华莱坞电影生产范式的转移——以新世纪以来的华莱坞都市爱情电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华莱坞电影的快速发展昭示了新的生产范式——以受众作为导向进行电影生产,即从消费到生产的范式转移。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华莱坞都市爱情电影为例,从内容制作、明星机制、影像呈现等方面,试图探究"从消费到生产"这一电影生产范式之下,新世代受众的特征及其如何影响华莱坞都市爱情电影生产。
徐蓉[4]2014年在《新世纪中泰爱情电影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爱情电影作为最具票房号召力和艺术表现力的电影类型之一,不仅越来越为市场所重视,也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对象中心之一。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是,新世纪以来泰国的爱情电影异军突起,成为欧美传统电影强国和日韩等新兴电影强国之外崛起的一股新力量。而泰国与中国同处东亚,又都是发展中国家,故其成功之处对中国内地的爱情电影发展具有更为直接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本论文通对中国和泰国爱情电影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探寻泰国爱情电影的可借鉴之资,与此同时,也对中国爱情电影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总结。通过对中泰爱情电影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的相同点在于:第一,都具有强大的衍生力,经常与其他电影类型融合,形成新的爱情电影子类型,这种类型融合成为新世纪中泰爱情电影的新趋势;第二,近几年中泰喜剧爱情电影在大众文化的催生下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票房号召力较强;第叁,“情圣”、底层人物以及具有时代气息的男女成为两国爱情电影的主要人物形象;第四,线性情节结构为中泰爱情电影的传统。而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第一,以都市爱情为题材的电影占据中国爱情电影的主体位置,而以校园为背景、描述初高中生的清新爱情的青春爱情电影则据泰国爱情电影的半壁江山;第二,相较泰国喜剧爱情电影中爱情和喜剧水乳交融的局面,中国的喜剧爱情电影则出现了爱情和喜剧各自为战的状况,因此审美价值稍显不足;第叁,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泰国爱情电影的导演们对于青少年和酷儿群体的情感世界持更为宽容的创作态度,拍摄出的作品也广受全球观众的好评,然而中国却少有广受关注的青春爱情电影和有关酷儿题材的爱情电影;第四,从故事层面来说,中国爱情电影较泰国出现剧本原创性不足、爱情本位缺失和可信度低等方面的短板;第五,中国的“小妞”形象受到都市白领女性的追捧;第六,中国爱情电影更注重故事的情节结构的革新。中国爱情电影要想取得国际性的进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1,讲好爱情故事;2,探寻、发掘适合本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3,以人文关怀开拓情感世界的表现领域;4,强化喜剧爱情电影的审美意义。
邢成武[5]2012年在《都市爱情电影的坚守者—张一白导演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都市爱情电影成为了我国电影市场上的重要样态。而要考察都市爱情电影,始终绕不开“新都市电影”这个概念。张一白从2002年《开往春天的地铁》开始,就一直坚守着都市爱情电影的创作。他的影片以浓郁的都市感、后现代的叙事风格、炽烈的人文情怀,成为了我国都市爱情电影的重要代表。同时张一白的电影创作道路,也充满着艰难的探索,艺术性对商业性的桎梏,成为张一白电影创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将爱》的成功实践,使得张一白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他在处理艺术与商业的矛盾问题上的探索实践,为其他导演的电影创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王为维[6]2011年在《论2010年国产都市爱情片中的性别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年的都市爱情片《非常完美》创造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由此引发了2010年从影工作者拍摄都市爱情片的热潮。纵观2010年国产都市爱情片,不论内容上的"女性的等待"还是"父亲的缺失",在性别建构方面上,都呈现出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特点。
张银[7]2012年在《我国情人节档期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以贺岁档、暑假档为首的对票房有重要刺激作用的电影档期。在这其中,情人节档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一方面,上映影片、观影人数、市场票房不断处于上升趋势,另一方面,也存在观众口碑与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不吻合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和学界鲜有人对情人节档期及其电影做出系统的论述。对情人节档期以及电影的研究多以单片为主,对电影营销的研究也多停留在营销策略的分析上。尤其是电影营销对电影文本的反作用,学界和媒体更是鲜有人做出系统的阐释。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部分主要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的概念、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第二章影片文本研究部分主要从爱情类型片的角度,分析浪漫爱情片与喜剧爱情片的类型化特征;第叁章,重点从影像的角度反观影片对都市空间和都市之人,以此呈现影像中的都市文化,并指出当前都市电影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营销研究主要分析了营销的定义、情人节档期营销现状以及营销对情人节电影的反作用,并指出营销运作对电影文本风貌的影响。
孙方华[8]2011年在《论张欣小说创作的嬗变》文中提出张欣是中国文坛20世纪90年代升起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她丰富了当代都市小说,推动了当代都市爱情小说的发展。她的文学成就显而易见。其小说经常被各种期刊杂志争相刊登、转载,或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并获得了多种奖项。在她近叁十年的创作历程中,她的创作前后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主要从题材、主题思想和创作技艺这叁个方面入手讨论张欣的小说创作在不同时期的嬗变,并力图发现其嬗变的时间、关键性作品,深入挖掘背后的深层原因。随着生活经历的变化,张欣的小说题材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最显着的一方面是从早期的展示部队医院以及文工团的生活转为对繁华都市的描摹。自从1984年转业后,她渐渐从长达16年的军旅记忆中走了出来,慢慢融入广州这个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城市,于是她的创作题材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张欣题材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从描写爱情故事写到官场探案:2000年,她一改单纯地爱情故事的撰写方式,写下了探究明星死亡原因的《沉星档案》,开始了探案小说的书写,后面的《浮华背后》、《深喉》等就是官场探案的继续。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的主流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生观、价值观都得以改变。这使张欣小说主题思想也随之改变:在对爱情的描写上,她由早期的赞美爱情的美好转变为感叹爱情的艰难;在表现友谊上,她由展现友情的纯真变为揭示友情的脆弱;在价值观念上,她转宣传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为认同世俗的实用金钱意识。张欣小说创作嬗变的第叁个表现就是创作技艺的变化:她前期写的都是纯粹小说,后来逐渐开始了对真实新闻的想象、虚构,形成另一种写作方式;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从初期的塑造扁平人物变为后来的刻画圆形人物;由个体塑造变为群像雕刻:由典型的“二元对立”的人物模式,转为“多元共存”的群像雕刻。
王萌[9]2014年在《“小妞电影”:都市爱情电影新类型》文中认为“小妞电影”是最早欧美风靡的一种电影类型,目前这个新兴的类型电影在中国也开始骤然兴起。像好莱坞的几部知名的“小妞电影”《保姆日记》、《冰雪公主》、《公主日记》、《麻雀变王妃》等都影响巨大,于是便有了一批主打年轻女性观众群,夹杂着诙谐时尚、浪漫的爱情轻喜剧开始风靡全球,“小妞电影”的名字也在好莱坞开始诞生并且出现。“小妞电影”又叫做小鸡电影chick flick,这本身就是一个新词汇,它指的是近十年以来,在欧美电影影坛上出现的一种新兴电影的类型。而在文学上,又叫做“小鸡文学chick literary",又叫做摩登女郎看的刊物,chick这个词来源于英美的俚语,这又是一种对于年轻女子的称呼,影片当中往往用那种幽默诙谐、轻松活泼的方式来展示现当代年轻女性观众所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小妞电影”作为商业类型的一种,它也是属于类型电影的一个范式,是一种介于都市爱情电影与女性电影这两者之间的一种亚类型,特别用以象征那些年轻女性为主角的影片,同时带有诙谐时尚的一种浪漫都市爱情轻喜剧。其作为舶来品,现在在我国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但它无疑已经是一种非常值得业界关注和研究的电影类型,并且它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也丰富了我国类型电影的影片样式,提高了我国影片的娱乐和观赏性,它是以女性、都市、时尚、爱情、喜剧等元素为主要特征,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都市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也特别受到了女性观众的喜爱。从《非常完美》到《失恋33天》的高额票房,再到姚晨主演的《爱出色》和赵薇导演的大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一些电影取得的绝佳票房,我们就能充分认识到在我国的都市爱情电影中,“小妞电影”这一类型也已渐渐开始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小妞电影”予以科学的定义,在第二章中结合“小妞电影”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对“小妞电影”类型的兴起背景和典型特征进行梳理,从而对这种类型电影自身独特的特征有更深的认识。随着我国大众文化的兴起,作为商业类型的一种,结合其时尚化的视听风格和景观化空间消费的介入,表现“小妞电影”和商业化之间的关联,从而通过以上几个层面展开对其特有特征的剖析。作为本文的重点第叁章,主要是针对“小妞电影”叙事策略的研究,通过对相关影片个案来进行剖析,展示其具有独特性的叙事策略,从它的人物角色、视听语言、喜剧情境、都市空间意向性为探究分析的重点,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其价值进行解读和深思,从而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结合,更深层的了解这种类型电影独特的内涵。同时结合“小妞电影”旨在吸引都市年轻女性观众的噱头,结合新女性主义文化的体现和诠释,解读该电影在角色分类中是如何真正意义上对新女性主义的书写,研究该类型电影广受欢迎的原因和女性消费群体现象,力求从影片的多个环节剖析其叙事策略和魅力,建构起国产“小妞电影”特有的叙事模式。在第四章中是对中国式“小妞电影”的未来发展之路做出展望,通过深入分析该类型目前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打造导演和明星的品牌效应,在对于好莱坞“小妞电影”借鉴和创新的道路上,为整个中国电影产业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从而达到研究目的。鉴于好莱坞电影“小妞”类型的成功,中国的电影生产也逐渐开始与世界接轨,渐渐需要开辟出一条专业化的产业链,中国的类型电影开始借鉴外国电影的成功模式,这对于中国类型电影的未来发展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和借鉴意义。既然是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类型在我国电影市场出现,那么国产的“小妞电影”想要去创新和超越,并且做大做强,影片在意义的表达就需要结合真正中国新女性主义的视点,去展现和表达她们实现自我的故事、她们的情感以及思想,从而真正意义上将这种类型成功的移植到中国的土壤上,实现“小妞电影”作为我国国产都市爱情电影新类型的一种新标志,实现它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当然这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实践,再加上更多中国电影人勤奋和努力,相信会给我国都市爱情电影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启示。
田津舟[10]2015年在《新世纪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伦理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都市爱情电影作为一种中国电影市场上新出现的电影类型,在收获成功票房的同时,正受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这类电影通常以爱情发展的各个阶段(如:萌生、发展、曲折、团圆、离散等等)作为其叙事线索,主要吸引力在于爱情的艺术表现,叙事动力主要是爱情双方对于爱情的追求与遇到的阻碍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表现爱情至上的绝对超越性来思考与讨论人类共通的艺术话题和情感诉求。艺术源于生活,电影是对社会当下的艺术考察,它是社会方方面面的一面镜子,也是一种大众娱乐的艺术形态,因此,电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及个人特色,电影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更是现实生活中种种社会现象的艺术影射。从古至今,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人,伦理道德规范一直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扮演着最高评断标准的角色。只有符合真善美的标准,才会被中国的传统价值所认同。而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把伦理中心主义原则作为其最高原则的,这里面价值的存在是一种道德的存在,伦理的价值高于认识和审美的价值。中国电影从诞生以来,一直具有表现道德伦理的传统,到了新时期,中国电影人在新的历史和时代语境下,一直坚持传播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用影像的方式不断延续和更新中国民族的道德伦理血脉。本研究从伦理的五个维度,即性爱观、家庭观、婚恋观、价值观、伦理观,对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都市爱情电影进行梳理与研究,努力在这些电影的光影之间寻找到中国传统伦理价值与新时期中国伦理观念的影像展现,进而去窥探当代中国都市群体的精神面貌与价值取向,并试图梳理和强调一种“美与善”的评判标准。论文前五章的行文布局总体遵循“传统观念,现代观念,文本分析”的篇章结构,首先对伦理学中伦理的一个子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阐述,并将视点投入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去探寻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道德伦理积淀,第二节聚焦到当下,关注和分析了当前处于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群体所展现出的道德伦理风貌,第叁节则在众多新世纪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光影片段中细致地考察它们的伦理道德表现和艺术表达。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繁荣与发展,电影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受众群体,电影中包含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对其受众群体产生了越发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却是消极的,所以论文第六章基于前五章的分析与思考,在整体上对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社会影响做了分析,并对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创作路径以及新时代都市群体的道德伦理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审美特征研究[D]. 陈潇潇. 西南大学. 2014
[2]. 论新世纪国产都市爱情电影的新特点和新趋势[D]. 丁璇. 上海戏剧学院. 2012
[3]. 新世代受众与华莱坞电影生产范式的转移——以新世纪以来的华莱坞都市爱情电影为例[J]. 戴哲. 当代电影. 2017
[4]. 新世纪中泰爱情电影比较研究[D]. 徐蓉.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5]. 都市爱情电影的坚守者—张一白导演研究[D]. 邢成武.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 论2010年国产都市爱情片中的性别建构[J]. 王为维. 今传媒. 2011
[7]. 我国情人节档期电影研究[D]. 张银. 暨南大学. 2012
[8]. 论张欣小说创作的嬗变[D]. 孙方华. 湖南大学. 2011
[9]. “小妞电影”:都市爱情电影新类型[D]. 王萌.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0]. 新世纪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伦理性研究[D]. 田津舟. 西南大学. 2015
标签:中国文学论文; 小妞电影论文; 爱情论文; 张欣论文; 电影类型论文; 爱情电影论文; 喜剧片论文; 张一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