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论文_刘世裕

是“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论文_刘世裕

刘世裕(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解放路小学 甘肃 酒泉 735000)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4-0151-01

近日辅导学生做补充四字词语练习,其中有“暗()陈仓”一词,有的填“度”,也有的填“渡”,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小人书封面插图上写“暗渡陈仓”,而语文课本中却是“暗度陈仓”,本人困惑,于是下功夫做了一番研究。

通过查阅工具书,发现答案不一,但大体可分为两派:一派主张用“暗度陈仓”,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辞源》《古今汉语词典》《应用汉语词典》等,都只收“暗度陈仓”;另一派主张用“暗渡陈仓”,如《中国成语大辞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以“暗渡陈仓”为主条,而以“暗度陈仓”为辅条。另外好几部工具书还存在矛盾现象:如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与《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前者收录为“暗度陈仓”,后者为“暗渡陈仓”。《中国成语大辞典》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词目中却用“暗度陈仓”,表现出该工具书也存在前后不一的矛盾之处。

再查历史古籍,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汉王之国, 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輒烧絶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 楚汉相争时,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就向各诸侯分封领地,其中把巴蜀、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立为汉王。刘邦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烧毁了栈道,他这是向项羽表白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刘邦待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后,便抓住时机迅速挥师东进,其野心是要与项羽一争,韩信便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陈仓是刘邦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两地之间有险山峻岭阻隔,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刘邦按韩信的计策派了最信任的大将——樊哙带领一万人去修五百里栈道,并以军令限一月内修好。当然,这样浩大的工程即使三年也不可能完成。正是这一点,迷惑麻痹了陈仓的守将。陈仓的雍王章邯万万没想到刘邦的精锐部队摸着无人知晓的小道翻山越岭偷袭了陈仓。刘邦采用韩信计策,表面上派士兵修整栈道,而实际上却暗中用主力偷取陈仓,直逼咸阳,获得大胜,从此拉开了他开创汉王朝事业的大幕。这就是“明修栈道,暗dù陈仓”的故事。后遂以“暗dù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也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究竟这里的“dù”是“度”还是“渡”呢?实际上,在文献材料中两者都有使用。如《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群音类选?〈桃园记?独行千里〉》:“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有贼兵来犯着,杀得他怎生逃。”还如清朱佐朝《轩辕镜》传奇:“军情事,令所当,须教暗里渡陈仓。”

那么,是不是用“暗度陈仓”是对的,用“暗渡陈仓”就错了呢?两者都没有错。古时“度”与“渡”在作“过”解时是相通的。如王之涣《凉州词》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史记?高祖本纪》:“淮阴已受命东,未渡平原。” “暗度陈仓”或“暗渡陈仓”的“度”和“渡”都是作“过”解的。用“度”或“渡”都解释得通。现代汉语用于时间概念一般用“度”,如“欢度春节、度日如年、光阴没有虚度”;而用于空间概念一般用“渡”,如“横渡海峡、远渡重洋、红军强渡大渡河”。“陈仓”是个地名,故是空间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渡”更贴切。但目前来看“暗度陈仓”一词被普遍使用,也有充分的佐证支撑,且“度”与“渡”均有“过”的意思,因此,教学或日常生活中不必非改为“暗渡陈仓”不可。当然,这对异形成语在未来的异形词整理中如何取舍,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论文作者:刘世裕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是“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论文_刘世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