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教育部在2014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从此,我国地方高校相继提倡、开展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发展途径
1导言
2014年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5年总理再次强调“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同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将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作为2015年教育改革的工作重心。由此看来,中国高等教育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愈演愈烈,此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更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办学理念,创建应用型职业院校是未来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2转型发展是竞争所需大势所趋
高校转型发展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存在的一个热点问题。2014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鼓励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成为本科职业教育的主体。2016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自2016年3月的两会政府报告热议高校“双一流”建设及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等问题后,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如何适度控制规模,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转型发展道路,逐步成为地方本科高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家教育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规划了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也意味着本科高校只有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提升内生动力、增强学科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高校生存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出路应当是向应用技术型大学方向转型发展,这是竞争所需,也是大势所趋。
3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
3.1组织智障的滞塞
地方本科高校作为一种培养人的规范组织,同其他行业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组织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学校组织智障。这些智障问题对转型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滞塞作用。突出表现是:第一,高校的一些部门、教师只关注自身的工作,而不关心这种工作对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有何贡献,有时候各部门的工作分开看都很有成效,但综合起来看却不尽如人意。第二,部分高校成员通常习惯关注个别事件,喜欢就事论事,关心短期利弊,忽视长远效果和预期问题。第三,一些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因循守旧,以经验为主,职能部门缺乏激情,事务处理周而复始、了无创新,高校日常工作机械、呆板,缺乏积极主动的整体性思考。第四,习惯归罪于外,一些高校管理层之间常出现沟通不够、多头领导等现象,导致决策缓慢,难于协调。比如,如果学生就业率降低了,就业部门可能会认为教学部门没把学生培养好,教学部门可能会认为招生部门招的生源差,招生部门可能会认为就业部门服务没搞好,潜意识里就会出现协调难题。高校组织智障的表现还有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或延迟转型发展。
3.2体制约束
推动地方普通高校转型不仅需要高校给出确实可行的实施路径,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健全的保障机制和科学的教学评估制度,但从转型的现状看来,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政策支撑都不健全。转型不是喊口号,必须落实到行动,政策的贯彻执行没有资金的保障是万万不行的。我国高等学校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扶持、银行贷款、学费收入和社会资助,许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属于民办性质,政策的扶持作用不到位,此外,建校历史短,学费收入大多应用到硬件投资方面,再加上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资助寥寥,转型的保障机制也不到位。
3.3前景不明的疑虑
目前,尽管全国已有不少地方本科高校确立了全面转型的办学方向,但占全国地方本科高校总数的比例依然不高,很多地方本科高校仍在观望。在全面转型的高校中,一些高校升本时间较短,本科基础较差,从正常途径申报学术型硕士点、国家特需学位硕士点基本无望,这些高校希望通过参与转型获得专业学位硕士点,甚至把转型作为学院改大学的捷径。很多观望的地方本科高校大多升本时间较长,本科基础较好,升本后也一直有良好的发展。现在忽然面临转型,这些高校较为抵触,同时又存在对转型的政策趋势、外部环境以及改革的效果与可行性等方面的疑虑,因此不敢贸然行动。
对于转型的政策趋势,由于目前与转型相关的政策体系和评价机制还不健全,许多高校担心如果转型失败,非但没有获取新的发展,反而丧失了原有的优势和机遇。所以要想让许多高校抛弃原有优势立刻实施转型也不现实。尤其是转型要求搞应用型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但教育资源的分配依然是依据学术型本科层次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教育主管部门或第三方组织的评估体系同样如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关转型高校的体制改革、权利架构(特别是和行业企业之间的权责划分)、拨款机制、评价机制、招生政策、就业政策以及内部的专业改置、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引进、仪器购置、实习实训基地和科研平台建设等相关方面的配套措施,目前都还没有明确,许多政策规定还在探索协商之中。
4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途径
4.1在办学定位上转型
办学定位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及科研社会服务目标等。我国的高校应当划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应用技术型、职业技术型等不同的类型。严格地讲,各不同类型高校的区别在于社会功能和定位的不同,而不能简单的按照高低划分为不同层次。例如,隶属于某地市的某职业技术学院,能够培养当地甚至全国急需的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是培养某一领域(如飞机制造)的“大国工匠”的摇篮,这样的高校与我国培养人文社科领域顶尖理论人才的北京大学是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的,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功能不同,比较的结果也就没有实际意义。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鼓励高校比学科优势、比学科特色,而不是简单的对高校整体笼统地作高低比较或好不好之分。办学定位决定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学校的竞争力决定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2在评价机制上转型
毋庸置疑,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提出,很大部分原因是基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低就业率。希望通过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在评价机制中,无形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仅凭这点,部分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问题上由于考虑到就业率问题而会徘徊不定,犹豫不决。应该科学规范评价机制和转变评价标准,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作为评估的起点和标尺,重点评价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评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对办学定位创新的支撑度;评价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运行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之间的吻合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器材等软件硬件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度。
4.3做实产学研结合
加强校地企联系,助推做实产学研合作,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应用型高校特别是应用技术类高校,必须把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学研结合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一些高校已经做了成功的尝试,例如有的高校开办正规学历的校企合作班,不仅解决了人才培养方案接地气的问题,而且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条件。但也有一些高校校企合作协议签订的多,真正落实的校企合作协议少。再比如,应用型经管类高校,就应当积极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及其决策提供参考建议。地方应用型高校不能脱离地方政府和企业而存在,否则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实际意义。不接地气的应用技术类高校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学研结合情况应当是评价地方本科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4.4设置特色专业
转型高校可设立专业设置评估组,由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企业技术人员对现有的新兴产业先进行估评,结合产业特点,归纳出可以引入高校教学的专业,然后由高校教师结合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从企业技术人员归纳的清单中挑选出具体课程,形成高校的特色专业课程,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学术前沿方向,对特色课程进行定期评估和适时调整。同时课程的设置也应该和职业标准对接,将职业标准融入日常课程内容,将职业标准树立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上,让学生离开学校就能顺利过渡到岗位实习过程中,形成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高校是培养我国应用类和应用技术类人才的主要基地,其转型发展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高校竞争发展大势所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当立足基点,抓好做实突出特色、产学研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等关键点,确保成功转型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2]郭建如.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7,19(01):1-11.
[3]乐志强,尹科.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问题的研究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19-25.
[4]黄健毅.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转”与“不转”[J].当代教育论坛,2017(03):1-6.
[5]朱林生.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内涵及策略——基于地方本科高校本体的宏观视角[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4):421-426+559.
1.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8G069;武汉东湖学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dhsk010。
论文作者:陈畅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高校论文; 地方论文; 本科论文; 应用技术论文; 评价论文; 产学研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