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籽粒穗萌芽对发芽率影响多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芽率论文,籽粒论文,多大论文,萌芽论文,小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夏收期间,黄淮海小麦主产区在收获期间遭遇连阴雨天气,小麦种子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甚至一部分种子田的部分籽粒已经发生萌动,出现“穗萌芽”现象(“穗萌芽”是指禾谷类作物种子自灌浆中后期遇连日阴雨且温度适宜条件,种子在收获前产生穗上萌芽的现象)。有一句农谚叫“麦不回芽”,为准确掌握今年小麦种子质量真实状况,我们针对小麦“穗萌芽”籽粒的发芽能力进行了相关试验,作出初步分析研究和探讨,以期为种子生产企业、种子经销商、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争取把影响小麦种子发芽率的隐患排除。 一、试验结果 试验选用3个小麦品种,分别挑选出已经“穗萌芽”的籽粒(目测小麦籽粒种皮已经萌动破裂,露出胚芽),初次计数为置种后4天,末次计数为置种后8天。分别采用纸培法和沙培法进行试验,置种后每天观测。通过对近两年来种子室内正常检测结果不完全统计,今年小麦发芽率比去年降低“4个百分点”,不正常幼苗增加了“1个百分点”。 二、试验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已经“穗萌芽”的小麦籽粒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仍然具有一定的活力,可以正常发芽,采用纸培法表现得更直观、更明显,只是随着“穗萌芽”程度的加重,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步降低,畸形苗增加。 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就会萌发,俗称“发芽”,遇上连阴雨天气且收获不及时,籽粒在麦穗上就会出现种皮破裂萌发现象,俗称“穗萌芽”。“穗萌芽”后的种子并不是完全不再萌发,由于穗萌期间种子萌动已经进行了部分生化反应,消耗了种胚一部分养分和能量,使种子活力下降,后续再次萌发就会导致“动力不足”,使得发芽势、发芽率降低,种子发育迟缓,或苗弱,或苗不整齐,畸形苗增多等现象,甚至不再萌发。一般来说,“穗萌芽”率越高,后期再次萌发的发芽率就会越低。 三、对策建议 为种子加工环节搞好技术指导,以期把小麦种子质量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今年秋季小麦种子生产用种质量安全,笔者建议如下: 1.避免选用穗萌严重的种子。生产上为了供给安全,保证种子活力和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尽可能避免选用穗萌的种子,对“穗萌芽”严重的种子田坚决淘汰。 2.加大种子筛选力度。对于“穗萌芽”比例较低的种子,由于种子养分萌动被消耗,千粒重和容重都会降低,同时种子自身强度随之下降,种子加工时机械损伤比例会增加,所以,建议采用大型种子生产线加工或采用双风选双比重等选种质量水平较高的种子加工机械,加大种子筛选力度,必要时可以进行二次精选,最大限度地提高种子获选率。 3.选用安全系数高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由于“穗萌芽”后的种子感染真菌或细菌的几率提高,为保证种子品质不降低,推荐使用安全系数更高的“农华华丹”(3%苯醚甲环唑)进行种子包衣(可混合国产的“咯菌腈”,以扩大杀菌防病范围),从而提高种子抗性,减少田间发病几率。据试验,“农华华丹”安全性好,对农作物极为安全,杀菌谱广,对种传、土传病害如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等防效突出;同时包衣后不抑制种子发芽,不影响种子发芽率,还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发芽势,生根壮苗,从而实现苗齐、苗全、苗匀、苗壮。 四、特别提醒 以上试验数据和有关人士的观点,因试验条件不同,结果可能不尽相同,仅供大家理性思考分析。 联系电话:0311-8850500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发芽率受穗发芽的影响是什么?_小麦论文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发芽率受穗发芽的影响是什么?_小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