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赵小东 杨红梅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 621700
【摘 要】目的:对超声波评分系统预测胎盘植入凶险程度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某院接受分娩的60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胎盘植入类型不同将60例患者进行区分,其中粘连型组和非粘连型组各为30例。将粘连型组和非粘连型组的超声波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非粘连型患者的超声波评分和粘连型组相比较高。根据超声波评分系统计算粘连型组和非粘连型组中患者的总得分,在此基础上对ROC曲线进行绘制。曲线下面积是0.935,评分≥5.2,敏感度是0.857,特异度是0.937.粘连型胎盘植入和非粘连型胎盘植入的超声波评分临界值是5分。结论:当患者在接受剖宫产手术之前,应用超声波系统对胎盘植入程度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应用前景良好。
【关键词】超声波评分系统;胎盘植入;凶险程度
胎盘植入指的是当胎盘的绒毛进入子宫肌层之后,达到或者穿透子宫浆膜层之后,如果严重的话有可能对对膀胱甚至是直肠造成影响。根据胎盘入侵子宫肌层的深度分成粘连型、穿透型和植入型。如果胎盘植入程度过深,育龄妇女的子宫需要予以切除,可能会引发出血情况,甚至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胎盘植入的常见高危因素是前置胎盘、多次人工流产史、高龄产妇等。经过研究数据表明,产科育龄女性子宫切除最主要原因是胎盘植入,比例是73.3%,而导致产妇死亡率竟然高达7%,并发症发生率是60%。对胎盘植入情况进行诊断的主要手段是运用超声波检查方式进行。基于此,选取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某院接受分娩的60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粘连型组和非粘连型组的超声波评分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某院接受分娩的60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胎盘植入类型将其分成粘连型组和非粘连型组,各为3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22~35岁,平均年龄是(28.0±6.0)岁。在这60例患者当中,多数是初产妇,一共45例。
1.2研究方法
超声波检查和评分:使用Philips IU22、GEVolusi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中探头频率是3.5MHZ。产妇需要常规取仰卧位,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取侧卧位,在对产妇进行检查之前需要让膀胱充盈大约300ml。对经腹部进行全面检查,需要特别注意胎盘位置、厚度等是否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膀胱线是否完整,胎盘内的无回声进行检查,陷窝内的血流是否能够比较快速的射流。并且需要对宫颈形态和宫颈内和周边的血流情况进行注意[1]。
1.3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对患者进行研究的数据输入到SPSS20.0软件包进行相应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利用卡方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则用()来表示,并以t完成相应的检验,判断标准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超声评分比较
将粘连型组和非粘连型组的超声波评分进行比较。经过研究发现,非粘连型患者的超声波评分和粘连型组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ROC曲线寻找最佳分界点
根据超声波评分系统计算粘连型组和非粘连型组中患者的总得分,在此基础上对ROC曲线进行绘制。曲线下面积是0.935,评分≥5.2,敏感度是0.857,特异度是0.937.粘连型胎盘植入和非粘连型胎盘植入的超声波评分临界值是5分。
3讨论
在当前社会,随着人们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也不断得到了发展。目前多数研究是针对“胎盘植入”进行诊断,在临床上,因为胎盘类型不同,会使得处理方法不一样。超声和核磁共振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对胎盘植入产前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而且超声这种方法更加经济实用,并且不会在此过程中对孕妇造成过多的辐射,因而受到产妇的广泛应用,但是超声诊断各超声征象特异度和灵敏度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对于不同程度的胎盘植入的判断内能统一标准。研究表明,重型胎盘植入的死亡率比较高,大约是7%[2]。对于采用超声波对胎盘植入类型进行预测或者是预测手术风险的研究,现在依然没有进行太过深入的研究。在重型胎盘植入当中,其主要植入深度是根据本身肌层瘢痕缺陷导致绒毛深层次乳清所导致的,使得瘢痕部分患者的子宫壁存在缺陷,从而使得胎盘附着其上时出现重型胎盘植入。在现代医学当中,孕产妇中剖宫产史的比例逐渐增加,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植入风险。超声波不但可以诊断胎盘植入,还能够对粘连型、穿透型和植入型进行有效区分,但是它也存在一定弊端,即对于出血风险不能准确预测,缺乏客观的量化指标,无法广泛推广使用[3]。
本研究主要是将粘连型组和非粘连型组的超声波评分进行比较,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非粘连型患者的超声波评分和粘连型组相比较高,使得能够具有针对性的充分准备术前准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谢平,金晓倩. 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并植入31例分析[J]. 西藏医药,2016(3):17-18.
[2]李琴,邓学东,王中阳,等.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6,13(3):218-223.
[3]刘生贵. 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超声诊断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7):11404-11404.
论文作者:刘红,赵小东,杨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9
标签:胎盘论文; 超声波论文; 评分论文; 超声论文; 患者论文; 凶险论文; 产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论文;